实施教考分离
——提高外科学试题库建设初探

2012-11-04 01:47肖林糠汪林黄小明廖于刘长安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教考分析题试题库

肖林糠,汪林,黄小明,廖于,刘长安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0010;2.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1331)

实施教考分离
——提高外科学试题库建设初探

肖林糠1,汪林1,黄小明1,廖于2,刘长安1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0010;2.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1331)

对我校2007级儿科医学专业102名本科生的外科学课程实行教考分离,试卷从自建外科学试题库中抽取,使用试卷定量分析系统对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及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统计分析结果的研究,发现并改正我校外科学试题库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试题库建设的改进策略。

教考分离;外科学教学;试题库建设

为总结教考分离经验,提高试题库质量,完善题库建设,我们对我校2007级儿科医学专业本科生2010—2011学年上学期外科学课程实施教考分离,通过对考试试卷及成绩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试题库建设的改进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以我校2007级儿科医学专业102名本科生的外科学课程为研究对象。

2000年以来,我校外科学教研室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逐步建立外科学试题库,目前题库中已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知识覆盖面较广的各种题型的试题[1]。

本学期参加教学的教师不参与命题、阅卷工作,而由教务处安排外科教研室相关课题组设计人员从外科学试题库的各章节试题中按掌握、熟悉、了解的不同要求,以6:3:1的比例随机自动组成两套试卷,分为A、B卷,A卷正考用,B卷补考用,每套试卷均附有标准答案,试题有单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题。

考试结束后,由未参加本学期教学的教师集体阅卷,统一评分,每名学生的试卷至少有两位以上的教师参与阅卷。全部学生的总成绩及每道题得分情况用Excel2003软件录入计算机,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计算试题的难度(P)、区分度(G)、可信度(B)等指标进行试卷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卷质量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包括单选题:30题,每题0.5分,共15分;填空题:20题,48空,每空0.5分,共24分;名词解释:10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病例分析题:3题,每题7分,共21分。试题涉及所授全部章节的内容。

试卷质量的评估主要参考以下5个指标[2]:(1)正态性:指考试分数的分布状况,主要以平均分和标准差两个指标来衡量,一般认为平均分为70.0~80.0分、标准差为10左右为宜。本次考试最高分85.0分,最低分20.0分,平均分71.2分,标准差9.9,符合正态分布。

(2)难度:常用P表示,是判断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实际上是指试题的深度与广度,难度值越大,说明试题越容易,一般以0.5~0.6为宜。本次考试难度适中的题目占50.75%,太难的题目占7.46%,太易的题目占41.79%,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难度题目数量及所占比例

(3)区分度:常用G表示,是衡量试题鉴别学生水平差异能力的指标。区分度越高,越能将学生的成绩拉开档次;反之,则区分不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差异。区分度评价指标:G≥0.40为很好,0.40>G≥0.30为良好,0.30>G≥0.20为尚可,G<0.20为差[3]。此次试卷区分度为0.19,说明试卷区分度差,具体见表2。

表2 不同区分度题目数量及所占比例

(4)效度:是指考试能测出学生实际水平的有效程度,也就是指考试已测出的质与量与实际的质与量的相符程度,一般效度大于0.4为好。

(5)可信度:是反映试卷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信度高的试卷对任何学生多次测验都会产生前后一致的结果,误差小。可信度采用克伦巴赫系数法计算,一般试卷的可信度要求大于0.50[4]。本试卷可信度系数为0.84,表明可信度较好。

2.2 考试成绩分析

此次考试应考102人,实考101人,缓考1人,不及格3人。试卷分析抽样人数101人,最高分85.0分,最低分20.0分,平均分71.2分,中位数72.5,标准差为9.9。各题型得分情况见表3。把全部考生的成绩各分数段作为频数,分布结果见图1、图2。

表3 各题型得分情况分析

图1 2007级儿科医学专业外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分布

图2 2007级儿科医学专业外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密度分布

可以看出,本次考试成绩分布曲线图呈陡峭型分布,试卷中同等难度的题目较多,梯度偏小;分数分布过于集中,区分度较差,几乎不能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区分开;考试可信度适中,测验可靠。

3 讨论

考试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校掌握教学情况,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5]。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由试题库统一命题,实现教考分离已成为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我校对2007级儿科医学专业本科生,2010—2011学年上学期外科学课程实施教考分离,期末考试试卷从自建外科学试题库中抽取,用试卷定量分析系统对试卷质量及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试题的难度(P)、区分度(G)、可信度(B)等指标,从而检验教学质量、发现试题库问题。本次考试各题型整体难度适中,但试题的区分度差,整套试卷中区分度差的题目所占比例高达58.21%,其中尤以病例分析题明显。病例分析题平均得分较高,难度适中,区分度却很低,仅为0.11,说明学生对病例分析题掌握较好,试卷无法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另外,我们还发现试题中区分度小于0.10的题目有24个,占28.5分,有的题目区分度甚至为负值,例如单选第1题,区分度为-0.04,绝大多数学生都回答正确,说明该试题对“低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这一知识点的区分度不够。而此次考试中存在大量类似的、区分度差的题目,因而无法达到筛选高水平学生的目的。

教考分离能否有效实施取决于试题库质量的高低,而高质量的试题库至少应具备以下两个要素:(1)库中试题能合理涵盖该课程的全部内容和知识点,且对重点部分有所侧重;(2)为组卷需要而对库中试题所制订的指标体系应科学合理[6]。目前,我校外科学试题库能涵盖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和知识点,但在试题结构、比例及原始题目质量上,存在大量梯度偏小、区分度差的题目,且主要是病例分析题和单选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案改善:(1)从现有试题库中抽取一些病例分析题和单选题,由外科学试题库建设课题组重新评价和分析,将质量差的试题筛除或改编后重新录入试题库中,同时保留原有质量高、区分度好的题目。(2)在今后的外科学教学过程中,继续以教考分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考试一方面检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检验我校现有试题库质量,筛选和淘汰质量差的试题。(3)不断加强和兄弟院校的交流,借鉴他们在外科学教学和试题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1]唐勇,汪林,陈晓光,等.外科学课程实施教考分离的初步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519-521.

[2]傅军.完善教考分离加强试题库建设与管理[J].考试周刊,2007(49):1-3.

[3]王舒然,牛玉存,刘影.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试卷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35-37.

[4]芮东升,秦江梅,郭淑霞,等.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本科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J].农垦医学,2009,31(1):89-91.

[5]甘文田,蔡克勤.考试方式与改革刍议[J].高等理科教育,2006(2):34-37.

[6]刘叔才,葛利荣.医学考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4):202-204.蒉

G526.5

B

1671-1246(2012)12-0113-02

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校级教改项目(20080115);重庆市教委项目(09-3-103)

猜你喜欢
教考分析题试题库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教考分离”初探
“教考分离”在体育院校田径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
石油炼制技术课程试题库建设的探讨
中职学校教考分离后试卷分析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试题库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以导游资格笔试科目为例
C语言考试题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高校试题库建设新探讨
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施教考分离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