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谈高校体育建筑有效利用

2012-11-05 08:52王志方
山西建筑 2012年34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理工大学

王志方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24)

0 引言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现有各种体育场馆总数的67%在高校,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在完成其所承担的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积极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同时也应为社会服务,向社会开放。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15)实施计划中认为“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务院发布的自2003年8月1日起实行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规定“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提供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从国家的法规方面对高校体育场馆实行免费或有偿开放给予政策支持。高校充足的体育场馆、良好的设备设施、品种齐全的体育器材吸引各层次社会人员步入高校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

许多城市根据高校自身的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多种多样的体育场馆免费或有偿化开放。成都市规定,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时间非节假日每天不低于2 h,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每天不低于8 h。北京市日前出台了《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评估办法》及《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评估标准》,到目前为止,北京全市79所大学体育设施已全部面向社会开放。

1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场馆教学使用现状

太原理工大学各个校区现有多个体育场馆。共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艺术体操、太极拳、武术、轻器械健美、体育舞蹈、保健等多个项目(或门类)的体育教学课。有田径、男足、男女篮球、男女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训练和比赛工作。有学生体育协会多个,负责组织比赛或活动。开放的项目有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各类体育舞蹈,各类体育培训班等。

太原理工大学场馆管理中心是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场馆管理的职能部门,行使对体育场馆日常管理和经营管理权力,采用责任制的管理办法。在日常管理中,确保为学校教学、训练、科研、竞赛和其他集体活动提供保障和服务,为全民健身、体育休闲、体育娱乐活动提供场所(见图1)。

图1 太原理工大学迎泽校区体育场馆

2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场馆管理现状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场馆管理的基础是学校领导的支持,管理人员观念的更新。本着“一切服务教学,一切服务师生”的前提,掌握合理经营开放的模式,使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服务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和专业化。总的经营方针是由太原理工大学场馆管理中心统一协调管理,根据不同的场馆、运动项目、管理难度以及设备设施等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经营方式。

学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主要基础在于学校的规模大,在校学生、教职员工、社区人口较多;地理位置好,交通比较方便,周边社区人员收入和文化素养较高,对体育活动的需求较高。学校所提供的体育场馆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场馆维修改造费用和日常维护的开销,而学校没有此项经费的拨款,只能依靠有偿开放维持。学校体育场馆实行有偿和开放相结合的方式,相应地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露天、容纳人数较多项目普及性广的场馆(如普通场地的篮球场、足球场),向校内和社会无偿开放;对室内、资金投入较多的场馆实行合理时段的有偿开放(如室内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器械健身、高档网球场等)。有条件的场馆还有偿为校内外社会各界大型活动提供场地和服务。

3 “以馆养馆”是学校体育场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体育场馆是投资大产出小的建筑项目,以建于1997年的上海体育场为例,上海体育场每开放一天就需耗资10万元,每年的维护费用也要近2 000万元,一些老的体育场维护费用则更高,这已经成为国家的巨大财政负担,因此,如何“以体为本,多种经营”,已经成为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者和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场馆本着“以馆养馆”的宗旨,达到有效利用场馆资源、补充场馆资金不足的目的。现有体育场馆收费标准实行“低价收费、内外有别”,学生、教职工、校外人员实行不同的级差。不同项目、不同时段,实行不同收费标准。所有场馆采取在完成场馆主体功能之外,全年和定期开放。即在体育教学、训练之外的业余时间、节假日全年开放。承接各类社会比赛和文艺演出,对社会上各种部门组织的比赛提供场地、器材、裁判等,收取一定的费用。

4 学校体育场馆多功能利用的种类

4.1 学生体育运动需要更多的活动场所和空间

作为传授体育、交流体育、发展体育的场所,高校体育建筑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丰富师生课外生活的保证。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建筑包括室外运动场地(风雨操场)和体育馆两部分。体育用地约占校园总用地的18%~24%。体育运动区与师生尤其是广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校园中建筑利用率最高、吸引学生最多的一是图书馆,二是体育馆。体育运动区虽然既可供学生又可供教工使用,但学生的利用率更频繁更高。也就是说体育区在两者不可兼得时,应更偏向学生区一边。

4.2 体育场馆是开展休闲娱乐等群体活动的良好去处

体育场馆所独有的大空间和大场地,进行多功能利用后,可以为人们提供多种选择的体育活动,使人们可以在一座体育场馆内完成需要的文体项目,这是体育场馆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1)体育竞赛功能。体育建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竞赛服务。太原理工大学体育馆作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指定赛场,中国CBA球队山西中宇的主场。多次举办了大型篮球联赛、世界青少年乒乓球巡回赛太原农行赛区的比赛、中美职业篮球对抗赛、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北京队主场),省党政领导干部羽毛球比赛、学校教工游泳比赛等大型比赛。丰富了学校师生及周边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2)健身锻炼功能。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场馆平时主要定位于本校及周边学校的学生、老师和各界群众健身锻炼的使用。开设的项目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身中心、游泳中心、台球中心、轮滑俱乐部等。使热爱体育健身的人们从中感受体育的魅力,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3)文艺欣赏功能。举办大型的文艺演出是多功能体育场馆的一个主要用途,其场地优势是小型体育建筑所无法比拟的。文艺演出能为体育场馆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太原理工大学体育馆从2005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多台山西省春节联欢晚会、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的“青春万岁”文艺晚会、山西省宣传部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暨“太行吕梁颂”合唱晚会、2007年首届中华寒食文化节联欢晚会等许多大型文艺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4)信息传递功能。高校体育场馆在满足广大学生正常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提供理想场所和有利条件。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场馆曾多次举办各类型大型学术聚会和演讲活动。2010年4月,俞敏洪在太原理工大学体育馆为学生做了创业讲座;2010年11月30日~12月1日学校在体育馆成功举办了2011届毕业生冬季就业洽谈会。体育场馆成了学校的信息集散地。

5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场馆使用、经营模式的创新

以前,每到星期天,学校的体育场馆都很热闹。与露天免费的篮球场上、乒乓球台旁基本是大学生在运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收费的足球场、体育馆多被外来的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士所“占领”。学生抱怨这些场馆的收费太高玩不起。基于上述调查,学校应该在保证教学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免费的场所和设施。太原理工大学场馆管理中心就如何服务教学、如何解决教学和开放之间的矛盾问题深入探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场馆开放及使用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目前,场馆管理中心体育馆从早上6:30到晚上10:00免费向全校师生员工开放,虎峪校区、柏林校区和迎西校区露天篮球场设施也已全面开放。学校各单位、各学院如需使用场馆,经过简单的申请程序便可满足大家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背景下,需要自己造血,如何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来回馈校园体育是更值得长远思考的问题。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的良好发展需要经营管理者和设计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只有多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高校体育场馆的需求,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场馆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为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学校师生文化生活的丰富作出积极的贡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15)[Z].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2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Z].

[3]郭红雨,蔡云楠.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建筑设计[J].华中建筑,2004(5):72-79.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