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查报告
——基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

2012-11-07 06:07宋淑娟袁小鹏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农村学校

宋淑娟,袁小鹏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关于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查报告
——基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

宋淑娟,袁小鹏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基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对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发展状况和队伍素质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改善,始终是关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为此,本研究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办法在湖北省黄冈市、鄂州市、荆州市、宜昌市选取部分农村学校(农村小学17所,农村初中5所,农村高中5所),对农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工作压力、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共发放问卷557份,收回有效问卷526份,问卷整理录入spss11.5和 excel2.1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在黄冈市随机找到50位农村教师(20位小学教师、20位初中教师、10位高中教师)进行访谈。

一、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查分析

(一)农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现状 1.农村教师的收入状况。从图1可以看到,63.3%的农村教师的年工资收入在1.1万元至2万元之间,就现在的物价水平来看,这个收入也就够一家人的柴米油盐、水电等生活必需品的花费,还有少数(3.96%)教师()的年工资在1万元以下,这少部分教师可能是代课教师或者没有正式编制的教师,据访谈了解,在农村学校这种情况确实还存在。从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收入最突出的问题还不是工资条上的工资的差异,更大的差距在农村教师的非工资收入和整个家庭的收入较低。为此,本次调查还特地调查了教师的年收入和家庭年收入。调查发现,只有31.9%的农村教师的年收入高于工资性收入,有34.6%的教师家庭总收入等于个人年收入,也即家里除了自己的收入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本次调查也调查了教师的配偶的工作和收入情况,发现71.7%的男教师的配偶从事的职业是农民、私企工人、个体经营者等,其中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劳动和工作。

图1 农村教师年工资收入情况

2.农村教师对工资收入的满意度。教师的工作量大、负担重,但他们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此次调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中97.1%的教师认为教师的劳动付出多,而收入却比较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因而受到很大的影响。调查发现,农村教师普遍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100%的农村小学教师对自己收入不满意,82.3%的初中教师对收入不满意,68.6%的高中教师对收入不满意。

为了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本次调查发现,95.5%的教师报告自己的工资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从图2可以看到,小学教师工资普遍低于于公务员工资。

图2 各类教师认为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相比情况

3.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本次调查把教师的住房和医疗服务作为考察教师福利待遇的指标。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据统计,绝大部分教师(98.2%)认为自己的居住条件和住房面积在当地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水平。

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过去村小的老师大多是来源于本地的民师,在当地农村有住房,所以村小的教师住房不是很大问题。可现在,村小老师许多是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分配去的,不是当地村民,在学校附近农村没有房子,他们中有的家庭条件好的就住县城或乡镇,家庭条件不好的就住在学校提供的非常简陋的过渡房里,而学校提供的过渡房大多只是一通间,不是单元房结构,没有独立卫生间,住宿条件很差。还有些学校或者生源的增多,或者有些房子成了危房不能住,或者腾出来给寄宿学生住,简易过渡房也提供不了,使老师的一个落脚之处都没有。

农村教师按政策享有的医疗服务方面也落实得不好。从表2可以看到,有近一半学校没有按国家政策给教师足额购买医疗保险。只有20.2%的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了体检,大部分学校很少组织或者没有组织教师体检。超过一半的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近四成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只有不足一成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表1 农村教师享有的医疗服务

(二)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现状 1.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调查发现,从整体上看,农村中学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30岁以下的老师占18.1%,30-45岁之间的老师占67.7%,50岁以上的老师占4%。但是农村小学老师的年龄结构明显老化,30岁以下教师只占到13%,30-45岁占47%,50岁以上的老师占到29.2%。访谈中发现,许多村小超过一半的老师在50岁以上,一些村小老师反应他们学校过去近10年来进人很少,只有近两年才进了几位老师。麻城市一位村小的老师在接受访谈时称,他们学校学生有300多人,共12位教师,其中7位老师50岁以上,40-50岁之间的3位,40岁以下2位,没有30岁以下的老师。所以目前农村小学教师老化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年龄大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教学行为等方面和年轻教师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不管是就提高目前的教学质量来说,还是为以后的学校发展考虑,学校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教师年龄结构。

2.农村教师的学历。随着近年来培训力度的加大,以及各种在职学历教育的增多,目前农村学校的教师学历基本达标。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小学教师100%具备中专以上学历,97.5%的初中教师达到了大专及以上学历,96.3%的高中教师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还有少部分高中教师达到了研究生学历。

但是,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占到67.1%的教师的学历是通过职后学历教育获得的。职后学历教育对提高老师的素质、改善老师的知识结构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与全日制的教育相比,接受学历教育的目的往往是学历达标、保饭碗,教师往往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许多职后教育的质量并不乐观。我们的调查发现,74.3%的教师对职后培训的质量不满意,表现于认为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不是很强等等。还有一些培训流于形式,说白了很多就是交钱拿文凭。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职后教育的老师都比较忙,身兼多个角色,包括工作、家庭琐事等等,所以培训期间旷到的现象非常严重,笔者一次到一个培训班的课堂上去有事,结果发现应该200多人的课堂,到了才近70人。可见职后培训的质量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学历达标了,真正的教学水平是否也已达标呢。

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一些教师的专业和自己所教的课程不对口,比如英语老师,拿的是政治专业的毕业证,数学老师拿的是语文专业的毕业证等等现象很普遍,这样的学历达标背后肯定存在很大的问题。

再就是培训的机会不均等,越偏远、条件越差的学校的老师得到培训的机会越少。此次访谈中一些教师反应,虽然国家近两年采取许多重大举措来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但并不是大多老师都能获得培训机会,就目前来说还只有少部分老师能出来培训,一般好些的学校,骨干教师才能出来。就小学来说,镇小的老师才有机会出来,一般村小的老师很少有机会出来。此次受访的一位村小的年轻女老师说,她这一次能出来参加培训,还是因为他伯父认识教育站新来的领导,在他那儿听说这个消息,然后直接在他那儿要的指标,她才有机会出来参加培训,他们学校的12位老师也就她今年出来参加培训了。

农村教师的职称评定也存在一定的弱势,现行的职称评定大多依据一些硬性指标,如,学历、获奖、论文、普通话等等,而这些方面,由于所处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本身就处于劣势,所以农村教师评职称也处于劣势地位。

(三)农村教师工作压力现状 农村教师工作负荷特别重,从表3可以看到,40%的教师每周要承担20节及以上的工作量,83.1%的教师每天在学校工作的时间超过8小时,有四成以上的教师每天在学校工作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有近七成的教师每周休息的时间只有1天或少于1天,73.1%的教师感觉自己的工作量太大或有点大。教师“包班”、“包科”现象相当普遍,样本中,有45.4%的教师跨年级授课,带2-3门课的教师比例占到45.3%,22.5%的教师要上4-6门课。课后用于做与教学相关的工作的时间也非常长,小学教师平均每天用于备课的时间为2.2小时、批改作业的时间为2小时、辅导学生的时间为1.3小时;初中教师平均每天用于备课的时间为2.7小时、批改作业的时间为2.1小时、辅导学生的时间为1.5小时,还有进行学生管理、家访、给家长打电话等等,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经费的缺乏,农村教师超负荷的工作都属于义务劳动,没有津补贴,甚至给家长打电话的电话费都是老师自己掏。如高老师的工作“一周20节课,还有10节自习,带一个班的班主任。所教科目包括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三年级一个班的音乐、美术、体育、劳动、信技、科学、品德与社会,学校老师都是这么教,没有专职的教副科的老师”,他说。尤其是小学,地方政府害怕增加财政负担,教师编制的很紧,近几年学校新进老师非常少,但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里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音、体、美、劳动、信技、科学、品德与社会这些课程现在一般都要求开设齐全。导致目前的情况是,课程是开齐全了,但是没有任课老师,副课老师都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还有许多农村小学实行包班制,一个教师负责全班的全部教学,有的地方还有两级复式、三级复式教学,其任务之繁重可以想象。除了工作量非常大以外,农村教师的压力感也非常强烈。调查发现,67.2%的农村教师报告压力非常大,59.7%的教师有身心健康问题。访谈中了解到,农村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有:学生难教;农村家庭不重视教育,出了问题、学生表现不好只知道找老师;各种检查太多(用他们的话说叫“月查月报”);新课改的压力;行政领导施加的教学质量的压力等等。

表2 农村教师工作量情况

(四)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 1.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已有研究发现,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于城市教师,但是,近年来,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一方面,现在农民到城市打工的非常多,有的在外打工挣钱比教师多得多,所以农村老师在经济地位上在当地没有任何优势。另一方面,农民在城市打工,见多识广,而农村教师长期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见着同样的人,除了上课、批改作业外,无暇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他们却知之甚少。慢慢的在社会知识、信息和见识等方面甚至赶不上有些农民,所以过去唯一优势的文化资本慢慢的现在也变得不明显了。

调查中当农村教师被问及“我所在当地居民尊重教师”时,同意的只占18.9%,不同意的占43.1%,不确定的占38%。越是小学教师越认为得不到居民的尊重。许多受访的农村小学教师说,“家长非常不尊重老师,甚至瞧不起老师,认为老师收入又低,做人又小气。有时在上课的时候,家长就直接走进教师,还出现过家长打老师的现象”。当问到“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过高”时,62.7%的老师非常同意,24.7%的老师同意。当被问及“您认为您属于社会哪一层次(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下层)”时,92.3%的农村教师选择了“社会中下层”,96.4%的农村小学教师选择了“社会下层”。当被问及“与三年前相比,您的社会经济地位是上升、下降、基本一样”时,78.6%的农村教师选择了“基本一样”,17.7%的农村教师选择了“下降”,只有3.7%的农村教师选择了“上升”。

当问及“如果有机会让您选择职业,您还会选择教师职业吗”时,87.6%的农村教师选择了不会,0.7%的农村教师选择了“可能处于犹豫状态”,只有11.7%的农村教师选择了“会”。当问及“您最希望您的子女将来从事的职业身份是什么”时,农村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排序是:政府部门干部(81.6%),政府部门一般公务员(78.4%),事业单位干部(76.7%),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72.3%),大学教师(67.6%),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52.4%),医生(50.3%),私营企业主(46.3%),企业一般工人(32.2),中小学教师(16.8%),农民(1.8%)。

我们还抽样调查了湖北省部分师范学院及其他湖北院校的师范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和大学四年级学生,发现43.7%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表示有可能从事教师职业,其中仅有8.4%的学生表示有可能会从事农村教师职业。此次调查的大学学生出生于农村家庭比例占到82.6%,但这其中只有12.7%的学生选择了“有可能会到农村工作”,这一比例中只有10.8%的学生选择了从事农村教师职业。

2.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职业认同度,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的程度。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教授认为,“职业认同”正在成为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职业认同度影响教师工作的满意度、职业倦怠感水平和工作压力等。教师良好的职业认同度是学校的一笔无形资产,是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学校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本次研究发现,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当问及“您在工作中是快乐的、一般、还是不快乐时”,31.6%的农村教师选择了不快乐,52.2%的教师选择了一般,只有16.2%的教师选择了快乐。如前面所述,当问及“如有机会让您择业,您还会选择教师职业吗”时,只有11.7%的农村教师选择了会。可见大多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并不是真正喜欢农村教师这个职业,大多是不得已而为之。从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一部分农村教师是出于无奈才从事农村教师职业,一部分农村教师是把农村学校作为跳板,一有机会则尽快逃离。据统计,2002-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鄂州市、荆州市、宜昌市的农村青年教师(22岁-24岁)以辞职和工作调动的名义流到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福建五省市的人数达到813人。说明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条件差、任务重、压力大等原因,使农村教师大多是被逼不得已才到农村当老师,这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心态、工作投入度和工作幸福感,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结论与建议

一方面,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国家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提高农村队伍素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我省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以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为目标的教师提高培训方面,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感受尤为深切。在与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座谈中,他们一致认为近年来国家社会对于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投入和工作力度最大,效果也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由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现阶段我国城乡教育二元分割的总体格局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和整体素质不高,依然是制约农村教育持续发展和城乡教育均衡的瓶颈。具体地说,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以及现阶段整个社会结构中,农村教师地位下降、城乡教师社会地位悬殊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教师工作福利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有效的改变;农村教师在职称评聘、进修学习以及社会兼职等文化资源的占有方面与城镇教师相比较也存在明显差距。与此相关联,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农村教师素质与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教师在数量、结构和素质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现有教师队伍素质与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

我省农村教师生存与发展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历史沉积的原因,也与现行政策措施的缺陷相关;既有现阶段我国教育和社会二元分割的背景因素,同时也与我省教育发展的现实有着内在的关联。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我们就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第一,增加财政投入,实行政策倾斜,多种途径全面改善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一方面,在当前实行绩效工资的情况下,应当进一步加大省级统筹的力度,切实解决好不同县市区之间教师绩效工资差距问题;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当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以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为突破口,逐步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

第二,创新制度,均衡资源,提升农村教师的文化资本占有量。首先,要在相关的教师管理制度设计中坚持公平正义原则,矫正价值偏差,切实保障农村教师在文化资本享有方面的合法权益。其次,要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在文化资源配置方面对农村教师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倾斜。特别是要注意从现阶段农村教育的实际出发,在农村教师职称评定的问题上采取一些较为灵活的的方法,以改变他们在职称评定问题上的困境。

第三,立足农村,重在培养,加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家在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应努力实现指导思想、和行动措施的重心转移,在继续探索从外部引进优秀教师人才的机制和做法的同时,着力做好对现有农村教师的教育、培训和提高工作,通过打造农村优质教师资源高地,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基于农村、基于农村学校和基于农村学校教师主体发展需要,应当成为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优化农村教师资源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G525.1

A

1003-8078(2012)01-0116-05

2011-11-12

10.3969/j.issn.1003 -8078.2012.01.36

宋淑娟(1973-),女,湖北黄梅人,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肖蓬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校推介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