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对震区河流演化的影响

2012-11-12 11:19朱兴华葛永刚向灵芝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堰塞湖震区纵断面

朱兴华,崔 鹏,葛永刚,邹 强,3,向灵芝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1 研究背景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龙门山断裂带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仅14km,震中烈度11度。此次地震对地表破坏强烈,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山区河流流域的产沙输沙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震直接造成震区强烈的山体变形破坏,从而产生了大规模的流域松散堆积体。此次汶川地震主震区位于西部山区,其主震强烈,震中烈度达到11度,断裂带出现明显的逆冲走滑,对山体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不稳定斜坡等次生地质灾害[1]。据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组在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的震区133个县(市、区)已经查明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18 997处,其中滑坡9 326处,崩塌5 511处,泥石流1 279处,不稳定斜坡2 692处,其它(包括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189处。地震本身及次生灾害的频发,产生了大规模松散堆积物,据估计,汶川地震中形成的松散堆积体规模约为2.8×109m3。

(3)汶川地震加剧了地震灾区的水土流失。由于滑坡、崩塌、泥石流破坏了大量的森林植被,并形成大面积裸露面;地震还损毁了大量谷坊、拦砂坝、塘堰、蓄水池、灌排沟渠、梯坎等水保工程。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等的明显增加势必会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2]。

地震造成山体变形破坏,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同时加剧了震区的水土流失,产生的大量松散堆积物改变了山区河流的来沙条件。地震灾区流域松散堆积体进入河道是一个在暴雨条件下以泥沙输移比为指标的较长期的衰减过程[1],因此地震对震区河流演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震区河流未来的演化趋势主要取决于降水条件的变化、震后地表松散堆积物的输移速率和人类活动的变化。本文旨在结合野外调查,对强震区河流河床演化的成因类型、河床演化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地震灾区的河道修复以及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2 震后河床剧烈演化的成因分析

2.1 地震堰塞湖堵溃

地震堰塞湖[3]是由地震活动引起脆弱山体崩塌、滑动,在河道过流的范围内形成堵截、拦断水流,产生壅水而形成的天然湖泊。5·12汶川地震诱发了震区多处山体滑坡、河道淤堵。在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等4市1州共形成104座地震堰塞湖,这些堰塞湖分布于长江上游岷江、沱江、涪江及嘉陵江4大流域,其中:嘉陵江流域22座,涪江流域52 座,沱江流域16 座,岷江流域14 座[4,5]。与人工坝相比,堰塞坝有2个较显著的特点:一是结构成分杂乱,随地而变;二是坝体自身强度低,稳定性差,抗渗透性能弱。坝体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易发生溃决。Costa等人统计了73处地震堰塞湖资料,发现在溃决形式上,地震堰塞坝约90%以漫顶形式溃决,约10%以管涌的形式溃决;在溃决时间上,约20%在形成后1天内溃决,约50%在10天内溃决,约80%在6个月内溃决,约90%在1年内溃决[6,7]。

5·12地震引发的地震堰塞湖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极为罕见。这些堰塞湖的产生与溃决,对河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面3个方面:

(1)堰塞湖形成后,在没有发生完全溃决的状况下,堰塞湖上游河床随着泥沙淤积持续升高。地震后大部分堰塞湖没有完全溃决,都保持一定的坝高与水位,尤其是在河流上游无人区内的堰塞湖保存较完整,淤积大量泥沙,大幅度抬高河床。

(2)堰塞湖溃决将产生高强度的溃决洪水,一方面冲刷下游河道,同时将大量的堰塞体固体物质向下游搬运、淤积造成河床升高。如唐家山堰塞湖是震后形成的规模最大的堰塞湖。据现场调查[8],该坝体横河宽度最大约611 m,顺河向长803 m,坝体高度约82~124 m,坝体的体积约2 037 m3。在唐家山的泄流过程中,泄流流量从0 m3/s陡升至最大泄流量6 680 m3/s。大流量的泄流洪水强烈地刷深、展宽和掏蚀泄流槽,堰塞体堆积物随着溃决的洪水输移至下游河道,原下游河道比降较小,输沙能力骤降,大量的泥沙迅速落淤。随后唐家山堰塞湖又出现过多次滑坡泥石流堵溃事件[9]。笔者于2010年7月对堰塞湖下游河床沿程冲淤进行了测量:堰塞坝下游沿程淤积至陈家坝,影响河段长度约14km。该段新河道的平均比降为19.2‰,平均淤积厚度约32 m。

(3)震后山区河流上由于泥石流堵河形成的堰塞湖发生溢流,不易溃决,形成串珠状堰塞湖群,泥沙在堰塞湖群内淤积,造成河道拓宽,河床逐级淤高。如岷江上游右岸支流渔子溪的耿达-映秀段,共形成了28个堰塞湖。震后河床被大幅度抬高,同时河道的纵剖面比降较震前大幅度增加。堰塞湖溢流口的比降为90‰~120‰,坝下300 m以内河床比降达到60‰~80‰,形成了梯级河床。

2.2 泥石流入汇主河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山地灾害。据初步估计[10],震区的崩塌、滑坡等产生的松散固体物质达2.8×109m3,这些都为该区泥石流的长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震灾植被受到了大面积毁灭性破坏,并改变了流域的微地貌。这使得震后泥石流表现出数量增多,规模增大,频度增加,临界降雨强度降低,多发育粘性泥石流等特点。泥石流是震后最为活跃的次生山地灾害类型,大量的泥石流汇入山区河流,强烈地抬升了山区河流的河床。

通过野外调查与分析,泥石流对山区河道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大规模泥石流暴发造成淤埋泥石流流通区、堆积区,造成泥石流沟道整体抬升,如2010年龙溪河流域干沟、白沙河流域深溪沟暴发大型泥石流,沟道整体淤高8~10 m左右;②泥石流暴发后冲入主河,在形成堰塞湖的同时,淤高沟口及下游河床,如2010年8月13日四川绵竹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一次性冲出约600万m3,在绵远河形成宽约100~500 m(平均 350 m),长约3km,厚度约5~30 m的堆积物,绵远河河床平均抬高6 m;③多条泥石流沟在强降雨作用下,同时暴发大型泥石流,泥石流除了大幅度淤积抬高沟道之外,进入主河,共同造成河道大幅度升高,如2010年8月13日和19日区域性泥石流暴发后,龙溪河猪槽沟-龙池镇附近,共有23条沟谷暴发泥石流,龙溪河床平均升高4~7 m;④河流上游暴发大型泥石流,泥石流物质沿河搬运并堆积,大幅度淤高下游河床;⑤震后泥石流频繁发生,单一泥石流造成局部河段淤高、拓宽的状况,沿河在多条泥石流的作用下,河床整体升高并拓宽。

2.3 高强度的泥沙输移

5·12地震在灾区范围内造成了大量的滚石、崩塌、滑坡、堰塞湖、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而大多数山地灾害均会产生大量的泥沙进入河道。这些泥沙或堆积于河道的边坡上,或淤高河床;伴随着地震灾区山洪的暴发,河床及其边坡上的泥沙便开始起动,向下游输移。山区河道在较短的山洪历时中形成高强度的输沙,使河道沿程发生强烈的冲刷或淤积,加剧了河床的演化程度。以绵阳市北川县五星公社双流河为例进行分析。

双流河流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擂鼓镇五星乡,该小流域地势陡峻,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较多,震后双流河上游左侧支沟暴发了大规模泥石流并输移出大量的固体物质。笔者在双流河河道共选取5个断面进行了冲淤观测,并于2010年10月5日对双流河河床进行了考察和测量。据调查,201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双流河曾两度暴发山洪。按照曼宁公式计算其流速为

式中:nc为河床的糙率;R为过水断面的水力半径;i为洪水水力坡度,此处以河床比降来代替。根据实际调查,河床比降为0.035,河床的糙率取0.04,洪水位约为3.3 m,断面宽50 m。经过计算,山洪最大流速为10.4m/s,峰值流量为1 711 m3/s。猛烈的山洪将上游沟道和斜坡上的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冲刷输移,并在上游沿程淤高河床,下游沿程冲刷河床,据断面观测资料显示,双流河上游河床累计平均淤高约3.5 m。

3 强震区河流河道演化特征

钱宁[11]对山区河流的特点做了归纳,概括起来包括3个方面:①洪峰暴涨暴落;②流量与水位变幅很大;③中水历时不长。由于汶川强震区地势陡峻,降雨丰沛,地震本身及频发的次生山地灾害给山区河流的演化带来了一些新的特点。

3.1 河型的演化

河流的平面形态称为河型,在我国普遍采用钱宁与谢鉴衡[11-12]提出的河型划分方法,将河流划分为顺直、弯曲、分汊与游荡4大类。汶川震区河流大多流经地势高峻、地形复杂的山区,而5·12汶川地震及地震诱发的次生山地灾害,对强震区河流河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归纳灾区河流河型的变化原因,震后主要有以下2类典型的形式:

(1)河道大幅抬升或展宽导致河床游荡分汊。钱宁、谢鉴衡等曾对河流出现游荡分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钱宁和周文浩[13]认为造成河流游荡分汊的根本原因是河床的堆积抬高和两岸的不受约束。谢鉴衡等[14]则将游荡型河道的主流在平面上摆动剧烈的原因概括为:①河床堆积抬高,主流夺汊;②洪水拉滩,主流摆动;③沙滩移动,主流变化;④上游主流方向改变。汶川震区河流在高强度山洪作用下易形成高强度的输沙。泥沙在落淤的过程中,河床不断抬高,河道断面逐渐变得宽浅;但山洪过后的中枯水位时,河流必然发生摆动或者冲出一条新槽,或者进入另一股汊流。以北川县擂鼓镇的双流河为例,该河于201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两度暴发山洪。经过计算,山洪洪峰流量为1 711 m3/s,但2010年10月5日调查当天,双流河流量仅4.8 m3/s,两者相差竟达360倍。巨大的山洪搬运输移了大量的泥沙,抬高了河床并扩宽了横断面。但山洪过后,河流的正常流量较小,必将在淤高展宽的河道上分汊并出现摆动。图1(a)为双流河河床在山洪过后,河流在河床上摆动;图1(b)为北川县湔江于唐家山堰塞湖坝下出现游荡分汊。

图1 震后山区河流出现游荡与分汊Fig.1 The wandering and braided river channels in mountain areas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2)河流两侧山地灾害频发挤压河道,引起河流弯曲改道。震区河流两侧暴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坡积体等次生灾害。频发的次生山地灾害将产生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并进入河道,一定程度上将河流向对岸挤压,从而使河流弯曲改道。图2为汶川县岷江右岸的麻柳湾泥石流汇入岷江。由于泥石流入汇挤压河道,原本顺直的河段出现了弯曲改道,河道左移了9m。地震本身对河型的影响,河流将通过改道形成新河道逐步稳定。但震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都将进入一个相对的活跃期,崩塌、滑坡的活跃期预计将持续10年左右,尤其是震后的前5年是崩塌、滑坡、滚石的易发期[15]。因此,次生山地灾害对河型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图2 麻柳湾泥石流入汇使岷江左移Fig.2 The left-shifted Minjiang River after debris flow at Maliuwan

3.2 河道横断面演化

河道的横断面应该包括2部分组成:床面与滩岸。床面即河底部分;滩岸是指水流所淹没的那一部分河谷、堤岸及滩地等的边坡。河道的横断面演化是指河道在横断面上发生的冲刷与淤积。震区河流横断面演化具有2个特点:一方面,灾区河流两侧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坡积体等次生山地灾害频发,产生了大量固体松散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并挤压河道,使山区河流横断面发生骤变(如图2所示),同时为山区河流演化提供丰富的来沙量;另一方面,地震灾区高强度、短历时降雨诱发的山洪,是山区河流河道演化的强大驱动力。

在横断面演化分析中,研究重点应该是滩岸侵蚀。滩岸侵蚀是水流和滩岸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河道的展宽,其侵蚀后所产生的土体是下游河道泥沙输移的重要来源。岸滩冲刷主要包括2个过程[16],即水流对河岸的横向冲刷过程及河岸土体的崩塌过程。其冲刷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①近岸水流的冲刷能力;②河岸土体的抗冲能力以及抗剪强度;③河岸土体内地下水的流动状况。滩岸的横向冲刷与崩塌过程是一个力学问题,近年来,一种建立在力学机理分析基础上的水动力学-土力学方法正在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方法主要采用水动力学模型计算床面冲淤变形,然后用土力学模型分析滩岸的稳定性。由于震后高强度短历时山洪的影响,震区河流滩岸多表现为二元结构(如图3(a)所示),上部为黏性土层,下部为非黏性土层。二元滩岸冲刷机理的研究,是今后研究震区河流纵断面演化的关键点。

另外,震区河流的床沙级配较宽,且巨石较多(如图3(b)所示),引入张瑞瑾的卵石起动流速计算式,即

式中:UC为起动流速(m/s);r为水的密度;rs为卵石密度;h为断面平均水深;D表示卵石推移质的粒径。结合野外实测资料,粒径约2 m的巨石起动流速达到了8~10m/s。由于山洪历时较短,河床上的巨石很难被远距离搬运。巨石的存在保护了河床,同时也是构筑河床稳定结构的重要物质组成。

图3 山区河流河道边界特点Fig.3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 boundary in mountain area

3.3 河道纵断面演化

河流沿流程纵断面方向演化,称为河流纵断面演化。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发现,上陡下缓,忽高忽低,起伏不定,总体呈现出向下游逐渐倾斜的台阶状是山区河流纵断面形态的主要特点,而震后山区河流纵断面演化有以下2个趋势。

3.3.1 阶梯-深潭结构

山区陡坡河流的河床常由一段陡坡和一段缓坡加上深潭相间连接而成,呈一系列阶梯状,这就是阶梯-深潭系统。这种结构增大水流阻力,消耗水流能量,从而使自身达到最大的稳定性[17]。地震灾区河道由于次生山地灾害频发,大量宽级配松散固体物涌入河道,其中不乏数量可观的巨石。山洪对巨石的搬运能力有限,因此在河流的中上游,由于这些巨石的存在,为阶梯-深潭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高强度短历时的山洪将更容易促使阶梯-深潭结构的形成。图4(a)所示为一完整的阶梯-深潭结构示意图,图4(b)为彭州市银厂沟鸭子河阶梯状结构(阶梯-深潭结构的雏形),其上下2阶梯之间的落差达到了5 m。

由于强震区河流的巨石一般分布于山区河流的中上游,且河流的中上游水流流速较下游要大,因此山区河流的中上游更容易形成阶梯-深潭结构。

3.3.2 下凹型纵断面

山洪虽然历时较短,但流量很大。一方面,山洪对宽级配床沙在运动过程中进行沿程分选;另一方面,大粒径床沙在输移过程中发生相互碰撞和磨损,使泥沙在河床上出现沿程细化的现象,即床沙的中值粒径沿程减小。因此,山区河流中下游河床一般以细颗粒淤积为主。

钱宁、张仁[11]等指出河流的纵断面有3种基本类型,即下凹型、直线型和上凸型,而绝大多数湿润地区的河流纵断面都具有下凹曲线的外形。同时引入下凹度来反应纵断面向下凹陷的程度,即连接河流分水岭和河口做一条直线,然后在纵断面上做一条平行于上述直线的切线,这2条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和分水岭及河口的高差比值就是这条河流的下凹度。在汶川地震灾区,大多数山区河流的中下游河床均表现出下凹型断面。下面运用最小功原理来分析下凹型断面的演化趋势。

最小功理论指出:一个处于动态平衡封闭、耗散的系统,其能耗率达到最小值[18]。而对于尚未达到动态平衡的系统,其必然向着动态平衡的趋势发展。如果用河流功最小来进行数学表述,其方程式可以表述为

图4 河道纵断面的阶梯-深潭结构Fig.4 Step-pool system of river vertical profile

式中:Q为体积流量;S为坡降;X为距初始断面距离。当河床达到动态平衡时,方程式取等号。结合地震灾区山区河流特点,由于大量宽级配固体物质的汇入,使河床上游不断的淤高,比降增大。山洪不断地搬运这些固体物质从而改变河流纵断面,若河流流量沿程不变,则必,也即河床纵断面比降将逐渐减小,纵断面为下凹型断面;另外,当达到动态平衡时,也即随着河床纵断面的不断演化,中下游河床的下凹度将逐渐减小,并趋向于直线型纵断面。

4 结语与思考

5·12汶川地震的暴发,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强震区河流的河道,并将在今后若干年内对强震区河流的河道演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震后山区河流河道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是震区河道修复及震后恢复重建的关键。

震后大量的次生灾害对山区河流的演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堰塞湖的堵溃为河道演化提供了大量固体松散物质和高强度的溃决洪水;泥石流入汇使河床局部强烈淤高;大量松散固体物质涌入河道并在山洪的作用下形成高强度输沙,加剧了河床的沿程冲淤变化程度。本文整理了近2年震后山区河流演化的野外考察资料,对震后山区河流演化规律进行了如下分析:

(1)河流河型的演化。震区断层的性质及断层与河流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引起河流改道;由于震后河流上游来沙量的变化,山区河流的中下游被大幅抬高展宽,引起河流游荡分汊;另外,河流两岸的次生山地灾害频发,部分河段河道被挤压,引起河流河型的变化。

(2)河流横断面的演化。灾区高强度短历时的山洪及河流两侧频发的次生灾害为山区河流河道演化提供了丰富的水沙条件。河流的横断面由于泥沙的淤积而被抬高或束窄,也会因为山洪对岸滩的冲刷而被展宽。在山区河流横断面的演化过程中,河流岸滩冲刷以及巨石在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值得注意。

(3)河流纵断面的演化。大量的野外调查发现,震后山区河流纵断面总体表现为淤高。在固体物质汇入河道较多且具有一定量的大石块的中上游河段,山区河流会逐渐形成阶梯-深潭或者阶梯状结构;在山区河流中下游以细颗粒淤积为主的河段,由于山洪冲刷加剧会形成下凹型纵断面,但随着河流进一步演化,河道纵断面会逐渐趋向于直线型。

通过对山区河流河道演化规律进行上述的理论分析和规律总结,对震后河流河道修复方案的拟定以及灾区恢复重建将具有重要意义。

[1]曹叔尤,刘兴年,黄 尔,等.地震背景下的川江流域泥沙与河床演变问题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3):26-34.(CAO Shu-you,LIU Xing-nian,HUANG Er,et al.Advances in Studies of River Sediment and Fluvial Processes of the Upper-Yangtze River in Earthquake Background[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2009,41(3):26-34.(in Chinese))

[2]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四川省“5·12”汶川特大地震水土保持设施震损调查评估报告[R].成都:四川省水土保持局,2008.(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ureau of Sichuan Province.Assessment Survey of Damages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acilities by“5·12”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R].Chengdu: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ureau of Sichuan Province,2008.(in Chinese))

[3]梁 军.地震堰塞湖对山区河流的影响与综合治理[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6):13-18.(LIANG Jun.Fluvial Process Influenced by Earthquake Lakes and Restoration of Mountain Rivers[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2009,41(6):13-18.(in Chinese))

[4]崔 鹏,韩用顺,陈晓清.汶川地震堰塞湖分布规律与风险评估[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3):35-42.(CUI Peng,HAN Yong-shun,CHEN Xiaoqing.Distribution and Risk Analysis of Dammed Lakes Reduc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2009,41(3):35-42.(in Chinese))

[5]“5·12”汶川地震水利部前方领导小组.四川省水利抗震救灾指挥部堰塞湖组资料汇编[R].成都:四川省水利厅,2008.(The Front Leading Group of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for“5·12”Wenchuan Earthquake.Compilation of Dammed Lake Data the group of Sichuan Earthquake-Relief Headquarters[R].Chengdu:Sichu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2008.(in Chinese))

[6]COSTA J E,SCHUSTER R L.The 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Natural Dams[J].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1988,(100):1054-1068.

[7]SCHUSTER R L,COSTA J E.A Perspective on Landslide Dams [J].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1986,(3):1-20.

[8]张建新,王 俊,熊珊珊,等.地震诱发堰塞湖的应急水文分析方法与实践[J].水文,2009,29(2):59-61.(ZHANG Jian-xin,WANG Jun,XIONG Shan-shan,et al.The Emergency Hydrological Analysis Methods and Practice of Earthquake-Induced Dammed Lakes[J].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2009,29(2):59-61.(in Chinese))

[9]胡卸文,吕小平,黄润秋,等.唐家山堰塞坝9.24泥石流堵江及溃决模式[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44(3):312-320.(HU Xie-wen,LV Xiao-ping,HUANG Run-qiu,et al.Analyses of River Blocking and Breaking Mode of“9·24”Debris Flow near Tangjiashan Barrier Dam[J].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09,44(3):312-320.(in Chinese))

[10]崔 鹏,庄建琦,陈兴长,等.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42(5):10-19.(CUI Peng,ZHUANG Jianqi,CHEN Xing-chang,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ebris Flow in Wenchuan Area After the Earthquake[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2010,42(5):10-19.(in Chinese))

[11]钱 宁,张 仁,周志德.河床演变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QIAN Ning,ZHANG Ren,ZHOU Zhide.River Channel Process[M].Beijing:Science Press,1987.(in Chinese))

[12]谢鉴衡.河流泥沙工程学(上册)[M].北京:水利出版社,1981.(XIE Jian-heng.River Sediment Engineering(1st volume)[M].Beijing:China Water Power Press,1981.(in Chinese))

[13]钱 宁,周文浩.黄河下游河床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QIAN Ning,ZHOU Wen-hao.Evolution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M].Beijing:Science Press,1965.(in Chinese))

[14]谢鉴衡,刘建军,王双峰.冲积河流河型判读[R].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5.(XIE Jian-heng,LIU Jian-jun,WANG Shuang-feng.Patterns of Alluvial River[R].Wuhan:Wuhan University of Hydraulic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Institute,1995.(in Chinese))

[15]崔 鹏,韦方强,何思明,等.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措施[J].山地学报,2008,26(3):280-282.(CUI Peng,WEI Fang-qiang,HE Si-ming,et al.Mountain Disasters Induced by the Earthquake of May 12 in Wenchuan and the Disasters Mitigation[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8,26(3):280-282.(in Chinese))

[16]夏军强,王光谦,吴保生.游荡型河流演变及其数值模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XIA Junqiang,WANG Guang-qian,WU Bao-sheng.Wandering River Evolu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M].Beijing:China Water Power Press,2005.(in Chinese))

[17]徐 江,王兆印.阶梯-深潭的形成及作用机理[J].水利学报,2004,(10):48-55.(XU Jiang,WANG Zhaoyin.Formation and Mechanism of Step-Pool System[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4,(10):48-55.(in Chinese))

[18]黄文典,王兆印.长江中下游的河床纵坡面演变分析及预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12):2131-2134.(HUANG Wen-dian,WANG Zhaoyin.Fluvial Process Forecasting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J].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2007,47(12):2131-2134.(in Chinese))

猜你喜欢
堰塞湖震区纵断面
堰塞湖形成与致灾机理及风险评估关键技术
地铁线路纵断面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流浪卫星
堰塞湖
堰塞湖多源信息及其感知技术
100km/h线路节能坡纵断面设计研究
普速铁路轨道大修中平纵面的施工控制
接连地震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道路纵断面设计及土方量算中的应用
强震区软弱地基上承式连拱桥设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