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2-11-14 02:33柏中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后备教练员乒乓球

柏中娟

(重庆工商大学 融智学院,重庆400033)

重庆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柏中娟

(重庆工商大学 融智学院,重庆400033)

以乒乓球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一制约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典型问题,从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这一问题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重庆市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现状,教练员现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剖析,全面了解影响重庆市乒乓球人才培养发展的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竞技体育;乒乓球;后备人才;训练

体育后备人才是国家竞技运动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体育事业的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其发展因地域性而很不平衡,尤其在青少年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更是如此。重庆市青少年乒乓球选手在全国同年龄段的选手当中处于中下游水平。本文围绕目前重庆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在培养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为重庆市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主要对参加2010年重庆市中小学乒乓球竞标赛和2011年重庆市第二届健康校园杯中小学运动会中学生乒乓球竞标赛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向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发放问着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96.3%;向教练员发放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向管理人员发放20份,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90%。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庆市乒乓球运动员现状的分析

2.1.1 后备运动员年龄、性别及受训练年限。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项目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通过对262名运动员调查发现,重庆市乒乓球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年龄状况呈现金字塔结构[1](见表1),低龄运动员较多,主要集中在6-9岁的年龄段;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运动员数目则越来越少,这也凸显重庆市乒乓球运动员在培育过程当中“留不住人”的现状。

表1 运动员年龄统计(n=262)

我们知道,从运动员选材一直到培养出竞技的成绩是一个长时间过程。重庆市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训练年限多为3年以下。在262名受访者中,61名受训仅一年,而训练5年及5年以上的人数仅20人(见表2)。

表2 运动员训练年限统计(n=262)

2.1.2 运动员技术类型。从握拍及打法两方面进行统计。就握拍手而言,201名男子中左手33人,右手168人,分别占男子总人数的16.4%和83.6%;61名女子中左手11人,右手50人,分别占女子总人数的18%和72%(见表3)。

表3 握拍情况统计表

乒乓球的技术类型,往往会决定着运动员未来的发展。受访的262运动员中弧快型运动员仅23人。

2.1.3 运动员训练、比赛情况

表4 运动训练动机调查(n=262)

重庆市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动机(见表4)。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85人参加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动机是当专业运动员,占总人数的32.4%;选择通过体育上大学的人数最多,有95人,占总人数的36.3%。这反映了目前重庆参与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学生目的并不单纯,而立志于当专业运动员的学生则更少,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下降是主要因素。

参与比赛是运动员提高自身竞技水平的重要方式,在对重庆市乒乓球运动员的调查当中,我们也对运动员参与比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见表5),发现参与比赛的情况一般,只有31人参加过7次及以上的比赛,占总人数的14.1%;有12人没有参加过比赛,且都是只参加训练没多久的运动员。这也反映出管理部门比较重视通过比赛促进乒乓球运动发展。

表5 参与比赛情况调查(n=262)

2.1.4 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情况

长期以来,运动员文化的学习和训练存在着矛盾,运动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也与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有关。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文化素质培养,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还能够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以后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虽然从运动员对学习的态度上来看,对学习兴趣比乒乓球大的学生很少,但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上半天以上的课,这也与重庆市运动员其参与运动训练的动机(考大学)有关,就这一点而言,重庆市乒乓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比较令人满意。

2.2 重庆市教练员现状分析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过程当中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管理者,他在运动训练的过程当中起主导作用,也是运动员的教育者和指导者[2]。

2.2.1 教练员学历状况。重庆市少年乒乓球教练员当中,大专学历者28人,占总人数的70%;本科学历者仅4人,占10%。学历偏低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教练员所受系统教育不足,影响他们在指导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质量与效果。

2.2.2 教练员运动经历分析。调查显示,重庆市少年乒乓球教练员绝大多数教练员具有专业队的运动经历,其中以具有省级运动经历的教练员最多,共29人,占总人数的72.5%;拥有国家队运动经历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15%;而拥有市级运动队运动经历的则有3人,占7.5%。由此可见,重庆市青少年乒乓球教练员的运动经历较为丰富。

2.2.3 教练员科研情况。21人没有发表过任何科研文章,占52.5%;发表4篇及以上的仅1人。在所有发表文章当中,仅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

表6 教练员科研情况(n=40)

2.2.4 训练科学化程度。训练的科学化指的是指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而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广泛的运用科技成果,同时采用先进的技术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而有效的提高运动训练的水平,以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提高运动的成绩[3]。本文对教练员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进行了相应的调查。

(1)训练方法。当前重庆市少年乒乓球教练员运用恢复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运动学手段,运用心理学手段以及运动按摩手段者较少,运用营养学手段仅7人,占17.5%。

(2)训练计划。训练计划指的是对未来训练中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运动员由现实状态向目标状态前进的“领航图”,也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当中实施有效控制的基础[4]。

表7 训练计划的制定(n=40)

多数教练员并没有多年的训练计划(见表7),这一方面与运动员有关,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教练员忽视制定多年训练计划,也有课时受限的原因,更由于没有进行定期评定和检查。部分教练员不注意各阶段负荷量的变迁(见表8)

表8 教训内容(n=40)

2.3 重庆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状况

2.3.1 重庆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概述。重庆市的后备人才培养基本形成了市、县(区)三级业余训练网络体系,大、中、小学人才培养梯队已经衔接,“一条龙”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基本建成[5]。

2.3.2 关于训练经费的调查

训练经费主要来源见表9。

表9 单位训练投入的来源

2.3.3 队运动员的管理。对于运动员的管理简单而言分为选材管理、日常管理等各方面,选材管理方面发现重点还是检查运动员的体格、身体形态以及身体机能,对运动员的心理测试很少,专项技术考核也很少,乒乓球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且运动强度比较大的项目,他需要运动员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的素质,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运动员的选拔,需要加强对心理测试的安排。而在日常的管理方面,目前我国的青少年训练单位对于运动员日常管理形式主要有三种,即仅集中训练、既集中训练又集中学习、既集中训练又集中学习同时还集中食宿。当然我们也应该了解,从运动员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对运动员实施过高的集中,往往会不利于其全面的发展。

2.3.4 对教练员的管理。目前重庆市对培养出优秀运动员或培养的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教练员有奖励。但是,运动员的成绩与其本身的天赋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也要注意调动基层教练员的积极性。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3.1.1 基础设施状况不如人意。一个运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乒乓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乒乓球台、乒乓球拍等必需的场地器材。根据对重庆市部分学校的调查结果来看,各校的条件存着较大的差别。

3.1.2 技术类型不全面。乒乓球的发展“百花齐放”。目前选用直板运动员较少,选用弧快型打法运动员较少,这直接影响到了各技术的均衡发展。此外,男女运动员比率失调的状况也应该引起重视。

3.1.3 教练员素质偏低。目前重庆市乒乓球教练员的素质状况并不是理想,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较为匮乏,而教练员在教学训练的过程当中也较少的运用心理训练法等先进的训练方法。

3.1.4 运动员流失严重。前文已述重庆市乒乓球运动员在培育过程当中“留不住人”的现状。18名管理者当中有8名管理者受访时表示,体育运动在社会生活当中地位的下降是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

3.1.5 人才培养观念有误区。从学校角度看,学校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大多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或为校争光,没有长远打算,人员周转速度过快,乒乓球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此外,很多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动机是为了升学。

3.2 对策

3.2.1 改善基础设置状况。有管理者提到,学校除了可以向上级领导部门申请经费以外,可以与当地的企业联手,寻求赞助,或者借用其他的方式筹集经费,以改善基础设施的状况。

3.2.2 秉承“百花齐放”的发展方针。[6]对于乒乓球技术而言,我们必须认识到百花齐放的重要性,从选材上抓起有意识的增加打法较少的运动员,并积极研究各种技术类型的新技巧,以保障竞技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3.2.3 加强对教练员素质的培养。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并鼓励在职教练员考入高等体育院校继续深造。此外还可以加强对教练员的在岗教育,并进行地区间的经验交流。可以由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教委联合组织重庆市乒乓球教练员进行统一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期间进行教学和训练的交流。此外我们可以开乒乓球技术教学的交流会、比赛指导的经验会,并在适当的时间让乒乓球教练员到兄弟学校进行执教交流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教练的指导,以促进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引进年轻教练员,调整教练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发挥每一个教练员的特长,而非一味地要求教练员素质的均衡发展。

3.2.4 加强项目宣传与管理,人才培养观念。针对运动员流失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清楚是高水平运动员的转移,还是运动员放弃乒乓球运动,而转向其他行业,对于前者而言,我们有必要对能力较强的运动员在经济上予以支持,并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保障其退役后的出路,从经济上、情感上两方面入手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对于运动员专业,或是生源减少的问题,我们可以对乒乓球运动加以宣传,并根据重庆市学校体育的情况,定期适当的举行一些比赛,以赛促练,为学生营造浓厚乒乓球训练活动氛围,为乒乓球后备人才创造比赛机会和平台,促进他们技术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吸引其他喜爱乒乓球的潜在运动员。

3.2.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很多,此处不再赘述。

[1]金宗强,张剑利,李宗浩.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战略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27.

[2]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

[3]永盛.现代运动训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4]刘玉林.我国篮球教练员现状剖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3):43-45.

[5]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关于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发展及市体校整合的调查报告[R].2009.6.

[6]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64-65.

G846

A

1003-8078(2012)03-0061-04

2012-03-13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2.03.18

柏中娟,女,四川达县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研究。

(李鑫)

猜你喜欢
后备教练员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