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综合评价分析

2012-11-15 04:50张犁朦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1期
关键词:授权量投入产出安徽省

张犁朦 孙 靓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88

安徽省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综合评价分析

张犁朦 孙 靓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88

通过对2000年~2010年安徽省R&D经费与人员的投入量、R&D活动相关产出成果现状的分析,运用DEA包络分析模型对安徽省2000年~2010年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计算,发现安徽省R&D活动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等问题,并对模型计算结果及其主要原因进行综合评价。

R&D 投入;R&D 产出;效率;绩效;DEA模型;包络分析

现代工业社会,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而技术创新愈来愈依赖于R&D的有效投入。世界各国为了增强本国的科技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都不断加大本国的R&D资金投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下的定义,科技投入是指投入在研究与发展(R&D)活动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研究与发展(R&D)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

安徽省作为国家科技创新试点省,合肥城市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经成为三大重点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以及长三角经济圈中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因此,大力提高安徽省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提高安徽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分析模型的建立

本文研究安徽省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实证分析采用纵向比较评价方法,选取2000年~2010年安徽省科技统计数据作为DEA评价的DMU。对“十五”、“十一五”期间安徽省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

下面结合R&D资源投入产出活动的特点,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从资源投入和产出二个维度分别选取指标并予以相应的评价。其中,投入维度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投入和财政资源的投入;产出维度则主要为知识形态的产出和科技转化形式的产出,包括论文、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

在选定具体指标时,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R&D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同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科技指标的基本框架,而且常规的科技统计调查也可为这些科技指标提供数据来源。因此,本文选取了现有科技指标或可由现有的数据推算的指标,使R&D绩效评价工作能快速完成。另外,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政府和学术界尤其关注人力资源、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指标。因此,本文也适当引入新的指标,使其能更准确的评价R&D绩效。

2 分析指标的选取

本文在二个维度遴选了6项指标,初步构建了安徽省R&D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各项指标及对指标的基本解释如下:

2.1 纵向维度

纵向维度选取了从2000年~2010年十一年间安徽省科技统计的相关指标参数。从“十五”到“十一五”反映了安徽省在近些年来科技方面的投入和主要的产出。

2.2 横向维度

(1)投入指标包括

投入指标分为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单位:%):反映了一个地区对R&D活动的支持能力和态度。它是衡量国家或地区R&D投入水平最为重要、最为综合的指标。

R&D人员数(单位:万人年):以具体数值来反映当地R&D活动中人力资源投入的规模。

(2)产出指标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单位:百万美元):反映了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和制造能力较快提高的势头,也反映了政府在推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所取得的政策效果。

发明申请授权量(单位:项):专利授权量是指由专利机构对专利申请无异议,作出授予专利权决定,发给专利证书,并将有关事项予以登记和公告的专利数。发明专利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密切,是R&D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产出形式,因此被利用作为技术发明产出的指标。一般地,发明专利的申请量约为授权量的3~5倍,因此在这里选择授权量作为评价R&D产出的指标。

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单位:篇):科技论文数是根据国家期刊管理部门批准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刊物中选作统计源的1500多种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得出的数据。是以论文和专著的形式对R&D的活动成果的一种反映。

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单位:亿元):指在技术市场中,安徽省地区合同成交的数额。它是市场检验R&D投入的一项重要产出指标,因为任何创新最终要经过市场来检验其价值。

考虑到现实R&D活动中,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的产生会有一定有延时,针对当年的科技资源投入,相关的效果可能要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在选取指标的时候,对科技资源投入指标选择2000年~2009年共十年。对科技资源产出指标选择2001年~2010年,其中因为现实中往往在科研项目进行的时候相关科技论文就已经产生,相应时间的迟滞性较弱,所以对“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的指标仍选取2000年~2009年的统计数据。另外,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指标的设置还有其不完善的地方。由于受到决策单元数量的限制以及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变化的问题,2000年以前的指标不太完善,所以没有进行选取。

表1 2000年~2010年安徽省R&D评价指标参数

3 模型的具体结果

我们通过CCR模型计算决策单元的整体有效性,采用BCC模型计算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通过DEAP2.1分析软件,将参数设置为:样本数10,投入数量2,产出数量4,从产出主导模型考虑,计算样本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整体效率值。计算结果如下:

表2 R&D有效性DEA评价计算结果

我们针对样本内的每年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如表3。

通过上表,我们计算出每年的整体综合收益、技术效益和规模效益,并对相应指标的产出不足率和投入冗余率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4 投入产出效率综合评价

由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除了2006年、2007年和2009年外,安徽省的R&D投入和产出都没有能够达到整体综合收益的最优化。

4.1 在没有达到最优化的年份里,规模效率基本都没有达到最优,并且规模收益都是处于递增状态,表明此时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的力度能够带来较高比例的产出。其中技术效率在2000年、2003年、2005年和2008年没有达到最优,在这些年份里分别出现了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需要我们加以仔细分析,加强投入产出绩效管理。

4.2 从投入冗余角度来看,2000年R&D人员投入冗余率为2.5%;2003年R&D投入强度冗余率为1.3%;2008年R&D人员投入冗余率为1%。这些年份R&D投入资源没有达到最优组合和充分的利用,存在剩余输入,即在现有产出的水平下存在投入过剩的现象。而存在投入过剩的原因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1)科技水平较低,安徽省近年来加大对R&D发展的额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力度,科技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以及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2)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人才队伍没有优化,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在出现冗余的三个年度里,存在R&D人员投入冗余的就有两年,而目前省内的发展情况是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存在明显不足,所以我们将冗余的原因归纳为人才队伍优化不够,投入的人员在某些档次出现人员过多或者人员绩效不合理的情况。(3)缺乏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相关行业或者领域出现重复投入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特别是在公共研发方面,会出现项目申报扎堆的情况,造成有限资源产生浪费。

表3

表4

综合投入冗余的数据发展态势来看,发展情况趋于良性,冗余率从2000年的2.5%逐渐降低到2008年的1%,说明我省的R&D投入优化意识增强,相关投入管理机制正在完善。

4.3 从产出不足来看,2000年专利申请授权量、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以及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不足率分别为:9.9%、37.5%、6.4%和15%。2003年上述指标的不足率分别为:26.70%、44.60%、14.60%和44.60%。2005年为:18.90%、19.30%、5.30%和8.70%。2008年为1.90%、20.60%、1.90%和4.50%。这些年份的R&D资源产出存在不足,其原因主要为:(1)缺乏核心技术;尽管安徽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逐年增加,但是大多数都为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例如,2010年发明专利受理量占专利总受理量的13.6%,而授权量仅为6.9%。(2)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从上述数据表现来看,不足率较高的参数为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其次是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这说明我们的科技研发大多还停留在实验室或者理论上,科研成果并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安徽省是高等教育大省,省内高校较多,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明显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相脱节,且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从产出不足的数据发展态势,我们可以看出,在产出不足的四个年份里,产出不足率在2003年出现增长,产出不足的情况较为严重。但是在随后出现不足的2005和2008年,不足率出现缓和,到了2008年专利申请授权量和科技论文数的不足率仅为1.9%。上述数据表明,随着我省的R&D资源投入的不断增加,我省的R&D资源的利用率也在不断增加,产出不足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1]贾微杰,陈德智.上海市R&D投入产出效率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12):6522-6525

[2]王晓红,陈浩,孙玮.“十五”期间我国R&D效率省域差异的实证研究[J].评价与管理,2009.12.(04).21-26

[3]陈海声.R&D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时代经贸,2006.08.25-27

[4]代富强,李新运.山东省R&D 投入产出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180-183

[5]王华,张阳,丁源.江苏省R&D投入产出效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 (05):97-99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1.093

猜你喜欢
授权量投入产出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授权量统计表(12月)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授权量统计表(3月)
2017年广东省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居全国首位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9所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