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分析

2012-11-15 07:15艾力江沙吾提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10期
关键词:勘测水文地质建筑物

艾力江·沙吾提

(新疆喀什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新疆喀什844000)

水文地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地理科学,主要是深入性地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等内容,从多个角度反映某个地区的地质状况。由于水文地质运动的不规律性,地下水常会给地面建筑物造成诸多病害,减弱了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从工程地质勘查中分析地下水运动,有助于施工作业的科学开展。

1 地下水研究的现状

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近年来,我国地质专家充分考虑了新疆地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对其水文地质运动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最终以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出地下水运动的利弊特点:

1)优点。①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使用;②洁净、不易被污染,水质普遍较优,能够循环供给,如图1;③不占用地表空间,在地质层结构中能够灵活地运转;④动态比较稳定,极少受外界因素干扰;⑤供水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具有较大到调蓄能力等[1]。

图1 水循环示意图

2)缺点。①不合理的灌溉可造成次生盐碱化;②过量开采,可造成:在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面沉降,使区内建筑物失去稳定;不同含水层之间诱发水力联系,产生水的混合作用,使水质恶化;岩溶区地面塌陷;③其它,如矿坑涌水、基础及边坡的稳定问题等。

2 水文地质运用对建筑工程危害

新城市及农村建设活动中大量建筑工程正广泛地实施,推动了新疆地区的改革发展。另一方面,长期地质勘察发现水文地质运动产生的不利危害,尤其是在剧烈性的地下水运动条件下,地面建筑施工常会处于不稳定状态,筑造物结构的耐久性、稳定性、抗压性等综合能力都有所减弱。就新疆地区近年来的工程建设情况看,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文地质运动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如下4点:

1)耐久性。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特殊季节环境下,地下水运动会遇到强烈的水流冲蚀,岩石孔隙中水分含量持续增加,渗透于岩石层面。这种现象产生的结果:岩石层黏合度减小,空隙中开始出现裂缝且不断地蔓延,最后造成地质结构失去足够的耐久性,无法承受其它的力学荷载。这种水文地质特点,直接对建筑物结构的耐久性能造成破坏,建筑物难以抵抗地下水运动产生的冲击力,由此出现了裂缝、沉降等病害。

2)稳定性。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新疆是畜牧业为主要产业经济的地区,无论是农作物种植或者畜牧养殖都需要水资源。因人们未合理地开采利用水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此类水文地质现象都会干扰到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如:地下水蓄积过多引起的沼泽化,地下土层以淤泥混合物为主,难以维持建筑物的承载要求。

3)持久性。水文地质运动对建筑工程持久性危害的表现复杂,结合地质勘察人员提供的数据资料,新疆地区约70%的工程项目均收水文运动影响。具体表现在2个参数:①寿命参数:实现较长的使用寿命是建筑物发挥其应用价值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地下水运动不规律的情况下,建筑物使用寿命平均缩短2~5 a不等;②性能参数:主要是针对建筑物的抗震、抗裂、抗沉降等性能而言,面对特殊水文地质的影响,工程建筑物的性能指标有所下降,不利于工程结构的持续应用。

4)污染性。从环保角度考虑,地下水异常运动也会给建筑工程造成不小的污染,影响了整个建筑区域的美观性。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大量入渗,常常严重地污染地下水源,危及地下水资源。当地面建筑工程投入使用期,污染水源将对住宅区、商业区的绿化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既会损坏建筑内外部结构的组合性能,也阻碍了绿色建筑的构建[2]。因而系统地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类型、地下水的运动以及与地表水、大气水之间的相互转换补给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 根据地质勘测处理水文病害

随着地质勘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勘测、调查有了新科技方案,这些都为地下水病害处理提供了可靠的帮助。

3.1 勘测技术

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科技的典型代表,在建筑工程勘测中的应用价值得到认可。为计算机控制系统配备其它辅助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勘测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次研究中,笔者提出将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进行有效组合,建立远程地质勘测系统[3]。GPS定位技术具有覆盖面广、操作灵活、节约时间、准确定位等多项优点,将其与计算机平台组合运用能够提高水文地质勘测及预报的准确性,如图2。考虑到新建筑物建造的需要,工程单位应加强勘测系统及设备的更新升级,为水文地质病害处理提供科学的引导。

图2 公路边坡地质勘测的预报

3.2 病害处理

经过地质勘察环节,掌握足够的水文地质资料便可制定病害处理方案。必须强调,处理水文病害应以地下水运动规律为总指导,严格遵循客观地自然运动才能彻底解决建筑病害。现列举2种常见病害的处理方式:

1)裂缝。上述介绍,地下水异常运动产生强烈的冲刷力,破坏建筑物基层结构的稳定性而引起裂缝。裂缝处理并不能仅限于现有的开裂现象,还要根据地下水规律作出相应的加固处理。施工单位可先用GPS技术对水文运动异常情况进行定位,锁定地下水频繁活动的主要区域,由远程勘测系统提供地下水相关的参数指标,再经计算机平台处理,综合计算出地面建筑应当具备的抗冲能力 。通常,施工人员可选用高性能黏合剂对裂缝实施修补或填充,大型裂缝则要重新开凿一小部分,再用高质量混凝土修补处理。

2)沉降。沉降病害是建筑结构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也是水文地质破坏建筑工程的重要表现。水文地质造成的沉降勘测,要借助使用相应的勘测仪器,对沉降区域的病害程度进行勘测。地质勘测仪器先确定建筑物与地表平面的沉降量大小,从阶层结构开始设计地基加固方案。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一是灌浆法,先抽出地下层过多聚集的水资源,再向建筑物基层灌入水泥砂浆,使其充分凝固以增强稳定性;二是加固法,地基加固方法种类较多,不同沉降病害的加固措施也不同。一般可设置钢筋网或钢筋混凝土作为支撑结构,对建筑基层实施加固。

总之,建筑工程本质上是对地质环境的改造利用,选择合适的工程材料筑造出建筑物体,为工业生产及个人居住创造足够的空间。基于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应综合性地分析水文地质变化规律,设计切实可行的地质病害处理方案,以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全面发挥。

[1]宋静文.常见水文地质病害及处理方法[J].安徽地质,2011,24(10):32-34.

[2]张克柱.建筑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运动规律的分析[J].地质科学,2011,30(16):54-56.

[3]候在平.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工程勘测结果研究[J].山西建筑科技,2010,16(12):19-21.

[4]王军.新时期建筑工程裂缝病害处理的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9,27(15):22-24.

猜你喜欢
勘测水文地质建筑物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勘测设计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水利勘测
勘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