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橡胶坝改建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剖析

2012-11-15 07:15崔晓阳张善志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10期
关键词:备料拦河闸牡丹江市

崔晓阳,张善志

(1.牡丹江市城区水土保持办公室,黑龙江牡丹江157000;2.牡丹江市水务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1 工程项目概况

橡胶坝改建工程在牡丹江干流上,位于牡丹江左岸堤防桩号10+375处,距江滨公园约3 km,控制流域面积22 720 km2。

枢纽主体工程由17孔拦河闸组成。闸室上游设10 m宽的检修桥,两岸上、下游以弧型翼墙与岸坡连接。

施工现场对外交通现有201国道、301国道等高等级公路与其它地区公路构成交通网络,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闸址区江段内没有通航、过木要求,但要满足下游牡丹江市城市供水、取水要求(Q=30 m3/s),两期施工分别采用明渠导流和拦河闸导流。

2 施工自然条件

牡丹江市区地处温带,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降温急骤,冬季严寒干燥而漫长。根据牡丹江市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3.5℃,夏季最高气温37.5℃,冬季最低气温-35.1℃。冬季自10月中旬至来年4月中旬达6个月之久。

根据流域内各主要水文气象站的观测成果分析,多年平均蒸发量在850~1 300 mm。相对湿度年内变化最小月份在4月,为56% ~61%,最大月份在7—8月,为80%以上,年平均值为70% ~73%。

流域内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夏季多西南和东南风。年内最大风速达20 m/s,平均风速为2.6 m/s。

流域内多年平均无霜日期为126 d左右。冻土深度为1.5~2.5 m,3—4月份冻土深度最大。多年平均最大冻深1.8 m。结冰期为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长达5个月之久,平均冰冻厚度1.0 m,最大冰厚1.18 m。

3 施工导流、截流

3.1 导流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338—89)第2.2.1条中表2.2.1导流建筑物标准,导流建筑物为Ⅳ级,根据第2.2.12条表2.2.2中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划分,施工洪水重现期为10~20 a,结合本工程特点,选用10 a一遇的施工洪水重现期。

根据牡丹江水文站洪峰流量频率分析成果,按面积指数换算求得工程地点处的施工洪水成果,见表1。

表1 施工期洪水成果表 m3/s

3.2 导流方式

主体工程施工分为2部分:①左岸9孔拦河闸的施工;②右岸8孔拦河闸的施工。

主体工程施工导流方式采用分2段2期土石围堰导流。一期工程为明渠导流,修建左岸九孔拦河闸,右岸河道明渠导流,2008年10月初开始修建一期围堰及一期工程,2009年7月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采用拦河闸导流,修建右岸八孔拦河闸,2009年8月开始修建二期围堰及二期工程,2010年6月末二期工程完工。

3.3 导流建筑物设计

围堰主要由块石、石碴、黏土、土工膜及无纺布等填筑而成,围堰防渗采用黏土心墙与土工膜。

一期及二期围堰顶宽4.5 m,迎水侧边坡1∶2.0,背水侧边坡1∶1.5。围堰用碎石、砾石做为戗堤,黏土心墙与土工膜防渗,无纺布反滤,详见施工围堰横断面图。围堰外采用抛石防护,围堰用的碎石一部分在下崴子碎石料场买料,另一部分砾石用基坑开挖的砂石料。

围堰填筑采用2 m3挖掘机挖装,10 t自卸汽车运输,拖拉机压实。围堰拆除施工采用2 m挖掘机挖装,10 t自卸汽车运输至弃料场或填筑利用。

两期施工分别采用明渠导流、拦河闸导流。围堰外部采用抛石防护,排冰不影响。施工围堰特性见表2,围堰横断面尺寸见图1。

图1 一期(二期)围堰横断面图

3.4 导流工程施工

3.4.1 施工工序

采用上、下游两单戗堤同时向纵向围堰立堵式进占,进占工序为两路车队同时从上、下游向纵向围堰进占,龙口设在纵向围堰上。土石围堰防渗采用黏土心墙和土工膜。围堰中部为黏土心墙,心墙外迎水侧铺设土工膜防渗,背水侧铺设无纺布,土工膜及无纺布外为15 cm厚的砂砾石垫层,两侧为碎石戗堤,最外侧抛填大块石。上、下游围堰裹头处,要加强防冲措施,采用钢筋笼石体防护堰脚,做好围堰闭气及抗冲刷处理。

一期围堰施工计划在2008年10月初开始进行,龙口合拢时段计划选在10月末,戗堤进占时导流设计流量选用(P=20%)1 024 m3/s,而堰顶高程及防护标准按(P=10%)1 347 m3/s来确定。筑堤碎石料在距施工现场13.4 km处的下崴子石场购买,块石在距现场30 km处的桦林石场购买。二期围堰施工计划在2009年8月开始进行,龙口合拢时段计划选在2009年9月,戗堤进占时导流设计流量选用(P=20%)1 024 m3/s,而堰顶高程及防护标准按 (P=10%)1 347 m3/s来确定。

如果戗堤进占过程中,设计导流流量超过(P=20%)1 024 m3/s,施工时可参照施工预案。

表2 施工导流围堰特性表

3.4.2 围堰拆除

围堰拆除可由纵向围堰原龙口处开始拆除,由2台钩机同时在龙口两侧倒退开挖,先开挖戗堤部分,而后开挖抛石部分,边开挖边运至岸肩,用于平台填筑。本着就近利用,尽量减少工程投资的原则,弃渣场布置在敖东砂场。

3.4.3 合理进行料源的时空平衡

为确保施工强度,节省运距,基本按“上游备料运至上游围堰,下游备料运至下游围堰”的原则进行平衡,并尽量利用现有备料,减少新开采备料量。将各堤头需要的各种填料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料场。确定备料量时,根据不同的料种在不同填筑部位的流失情况、备料转运的损失情况、堰体填料压实方与堆存松散方的比例关系,采用不同的备料系数。堰体填筑部分考虑10%损耗量,非龙口段考虑10%流失量,龙口段考虑20%流失量,在充分考虑截流风险的前提下,戗堤备料系数取1.8,堰体填筑料取1.3~1.5。

3.4.4 确保龙口段抛投强度

设备选型:优先选用大容量、高效率、机动性好的设备。挖装主要选用2 m3的挖掘设备,大石选用1.8 m3反铲和正铲挖装机械(启吊力F>2t),钢筋石笼可采用汽车吊吊装。推运主要选用大马力的推土机。

3.4.5 戗堤堤头车辆行驶线路布置

预先做好合拢抛投车辆行车线路规划。考虑堤顶宽4.5 m,行车道较窄,在一定距离处可设置回车加宽段。抛投车辆在上、下游两戗堤堤头同时进占,以加快围堰进占的速度。为减少倒车距离,加快抛填速度,在戗堤堤头布置2个卸料点,戗堤上、下游侧各1个。另外,根据不同部位填料的要求,要采用不同的进占方式。围堰迎水坡在需要抛投大块石时,按规划调谴专用汽车设备在围堰靠上游侧抛填大块石、石串,戗堤进占可由(32 t、20 t)汽车按规划路线抛填中小石、石渣。

3.4.6 施工预案

3.4.6.1 超设计流量施工预案

若围堰进占或合拢时期,流量持续居高不下,围堰导流流量超过1 024 m3/s,及时采用抛填大块石、石串或块石笼等应急措施,增加抛投料的重量以满足抗冲要求。施工可采取如下措施:

1)将若干块重量大的四面体在堤头部位穿入30 mm钢丝绳,用卡扣卡紧形成混凝土四面体串,再用1~2台大型推土机同时推至江中,以减少龙口合拢时期抛投料的流失量。

2)增大迎水面戗堤挑角抛投块石、钢筋笼石体或石串的重量。

3.4.6.2 提前截流预案

若河流流量较小(低于设计截流流量1 024 m3/s),并且根据水情预报流量亦低于1 024 m3/s时,可以考虑加快非龙口段进占速度,提前完成非龙口段施工,随后,进行龙口段进占,将合拢时间适当提前,以便为后续施工提供充足的施工时间。

3.5 基坑排水

排水包括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初期排水按围堰闭气后的基坑积水量、抽水过程中围堰及基坑渗水量、堰身及基坑覆盖层中的含水量以及可能的降水量四部分计算;经常性排水包括围堰及基坑渗水、降水及混凝土养护用的废水等。

3.5.1 初期排水

排水流量计算公式为:

(土石围堰基坑水位下降速度不宜 >0.5~0.8 m/d)。

式中:V为基坑的积水体积,m3;T为初期排水时间(此次T=5 d),s;η为经验系数,主要与围堰种类、防渗措施、地基情况、排水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取η=3~6,当覆盖层较厚,渗透系数较大时取上限。(此次取η=4)

一期围堰基坑初期排水体积为23 999 m3,排水强度选用8 00 m3/h(0.222 m3/s)进行水泵选型。初期排水时间约5 d完成;二期围堰基坑初期排水体积为 35 798 m3,排 水 强 度 选 用 1 193 m3/h(0.331 m3/s)进行水泵选型。初期排水时间约为5 d完成。

3.5.2 基坑经常性排水按围堰渗透量计算

经防渗闭气后的坝体渗水量很小,渗流量采用坝基渗流计算公式:

式中:q为每米围堰渗入基坑的渗透流量,m3/s;K为围堰与透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m/d;H为上游水深,m;T为透水层厚度,m;N为系数值;L为围堰底宽,m。

经计算,一期围堰的经常性排水流量 Q =393 m3/h(0.11 m3/s),水泵选型:7台 SLS125-125A,单台电动机功率为11 kW,其中2台作为备用泵。

二期围堰的经常性排水流量为Q=619 m3/h(0.17 m3/s),水泵选型:9台 SLS 125-125A,单台电动机功率为11 kW,其中2台作为备用泵。

基坑内经常性排水采用排水纵沟和集水井结合的方式,每侧围堰排水纵沟布置3个集水井,由排水沟将水汇入集水井中抽水。纵沟在围堰内坡脚外0.3 m,沟底宽0.3 m,沟深0.6 m,纵坡坡降≥2/1000。集水井布置在建筑物轮廓线以外较低处,距建筑物外缘的距离>2.0 m。

3.6 施工期通航与过木、排冰要求

闸址区江段内没有通航、过木要求,施工期不影响下游牡丹江市城市供水要求流量(Q=30 m3/s),排冰期经调查河段的开江方式、流冰时段、流冰数量及最大的冰块尺寸等冰情资料后,确定排冰不影响。(辅助措施:可在开江前在上游冰面撒砂,5m×5m将冰分块,控制冰块的大小)。

4 结语

施工导流设计是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的中心环节,也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主要依据,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着关键型作用。正确选择施工导流方案不仅对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影响到坝址、坝型及枢纽布置方案的选择。橡胶坝改建工程施工导流设计中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因材设计的原则,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全面考虑投资、工期、水力学条件等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施工导流方案。目前工程按照施工导流设计方案实施,工程进展顺利。

[1]牡丹江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橡胶坝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R].牡丹江:牡丹江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008.

[2]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备料拦河闸牡丹江市
奋楫争先新启航 绽放生命展新篇牡丹江市东华小学教育剪影
牡丹江市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影响通径分析
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牡丹江市肿瘤医院发展纪实
沂河拦河闸坝对中小洪水的影响分析
一种新型零部件备料货架的设计及应用
拦河闸工程过流能力计算与水位校核研究
牡丹江市革命老区小康进程调研
索尔奇干河综合整治工程拦河闸型式选择
基于模糊理论的拦河闸病险情分析及安全评价
消防部队工程备料款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