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研究:群际关系为核心的变革

2012-11-15 03:42韦庆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群体理论心理

韦庆旺,谢 天

(1.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系,北京100872;2.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430072)

群体心理研究:群际关系为核心的变革

韦庆旺1,谢 天2

(1.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系,北京100872;2.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430072)

群体心理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群体心理研究从产生、盛行到衰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又重获重视与认同,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群体研究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即受欧洲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研究视角的共同影响,它以群际关系研究为主导内容。站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群体心理研究的发展特点与变革,可为相关研究尤其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整体推进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与启示。

群体心理;群际关系;欧洲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社会认同理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社会心理学发生危机的时候,施泰纳曾指出:“如果想重构一个在体现‘心理’的同时也体现‘社会’的社会心理学,群体研究正是开始这种变革的好地方。”[1]对群体本身以及个体心理发生的群体背景的考察,是“社会”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独立学科的一个关键和保障。从这种意义上说,群体心理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群体心理曾促使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主导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它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之后经历一个低落期,但80年代晚期以来以新的特点和形式重新获得繁荣,这种繁荣也改变和体现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面貌。在这种背景下,对当前群体心理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考察,不仅可以把握它本身的发展特点,对把握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群体心理研究的发展历史

群体心理研究的发展大致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同步。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作为学科确立之前,作为其直接来源的德国民族心理学和法国群众心理学,都以研究群体现象为核心内容。不过,对群体心理系统的实验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其热度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种激动人心的研究计划的实施,多种研究方法(如社会互动观察法)的运用,预示着群体研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产生。例如,谢里夫利用似动现象对群体规范形成的研究,勒温等对群体领导风格如何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都产生在这一时期。群体研究如此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人们相信科学研究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各种组织愿意资助群体研究;(2)团体咨询、商业管理等各种与管理群体相关的职业实践需要群体心理的研究;(3)社会科学家认可群体心理的“实体性”和群体研究的价值,并为群体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技术。

群体研究的发展在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短暂的下降趋势,但随即在二战以后一直到50年代中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主导了整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这一时期在理论、实证和研究方法方面都获得了重要的发展。理论上,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理论,希伯特和凯利的社会交换理论,都是对群体研究产生重要和持续影响的大理论,即使在整个社会心理学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证研究上,多伊奇对群体冲突的研究和阿希的从众研究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树立了经典问题和主导研究范式;方法上,如贝尔斯提出了分析互动过程的方法,将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编码为12种行为类型,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量化的方法基础。在当时,似乎每一个社会心理学家都在研究群体,所有社会心理学杂志都充满关于群体的研究成果。

然而,群体研究在随后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衰落期,即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到80年代中期。维滕鲍姆等人总结了衰落的原因:(1)研究结果累积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理论形成的速度,理论指导的缺乏使研究者不知道如何继续进行研究;(2)研究者与实践领域颇有成效的合作趋于瓦解,双方在独立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地对群体进行研究;(3)对成本和效益的分析使研究者感到对群体的研究得不偿失,因而失去了兴趣;(4)群体研究的状况是对社会现实的滞后反映,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冲突促进了50年代群体研究的繁荣,50年代社会冲突的减少导致60年代群体研究的衰落[2]。这里所述前面三种观点都具有一定的道理,但第四种观点并没有得到量化综述研究的支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群体研究重新获得了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不过,在研究内容上,群际关系这一新的研究主题迅速成为群体研究的重点内容,而一度作为群体研究核心的群内过程则被主流社会心理学所轻视。产生这种现象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原因,即欧洲社会心理学(尤其是社会认同及社会分类理论)的影响和社会认知理论及方法在群体研究中的应用。然而,群内过程的研究并没有消失,而是得到了组织心理学等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视。因此,像社会心理学的整体发展趋势一样,群体的研究同时朝着基础和应用两个方向发展,但这两个方向并不矛盾。例如,对群体认同和偏见的研究既受到社会认知研究的影响,成为新的社会心理学基础研究,又对种族和文化冲突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近年来群体心理的研究热点

诚如前述,近年来群体心理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发端于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影响下的群际关系研究成为群体研究的最大热点。同时,传统群体心理研究关注较多的社会影响、群体中的冲突、群体决策和群体绩效等研究领域也产生了新的热点。

1.群体心理研究的热点特征。首先,研究者考察了有关群体的研究在整个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位置。对北美的《实验社会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三个重要社会心理学杂志在1975年至2006年发表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群体心理研究占比一度不超过15%,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增多,到2006年占比达1/3还多[2]。德·莫拉等人对近十年(1998—2007年)八种影响因子最高的社会心理学杂志引用率前十名的文章(共881篇)进行了分析,群体心理研究的文章在八种杂志中平均占比35.2%,足以说明群体心理研究的影响力[3]。两本专门研究群体心理的专业杂志《群体过程和群际关系》(Group Processes&Intergroup Relations,GPIR)和《群体动力学:理论、研究和实践》(Group Dynamics: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GDTRP)分别于1998年和1997年创刊,表明群体心理研究正在受到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关注。其次,群际关系研究在群体心理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群体心理研究可分为群体构成、群体结构、群体绩效、群体中的冲突、群体生态学和群际关系等六个方面。与其他方面相比,群际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占有很小的比例,但90年代以后群际关系的研究获得迅速的发展,远远超过其他研究主题(见表1)[2,4]。第三,传统的群体绩效和群体中的冲突研究,虽然在社会心理学基础研究中有减少的趋势,但在组织心理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者对《应用心理学杂志》(JAP)、《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OBHDP)和《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MJ)三个重要的组织行为杂志在1975年至1994年发表的与群体有关的文章进行了分析,发现群体绩效(64%)和群体冲突(19%)的研究远远多于群际关系(2%)的研究,表明群内过程的研究受到了组织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5]。

2.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是泰弗尔等人将自我概念、社会分类与群体行为及群际关系相联系的理论,代表了欧洲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优秀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主流社会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该理论认为:(1)自尊既反映了个体认同,也反映了社会认同。前者基于个体的成就,后者基于个体归属的群体及与群体有关的价值。人们不仅努力维持积极的自我评价,积极看待个人的能力和品质,而且还积极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所属的群体。(2)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动地将他人分类,把他人作为属于不同群体的成员来对待。不管是自己所属的内群体还是非自己所属的外群体,人们容易缩小同一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而扩大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3)人们尽一切可能最大化他们的社会认同,不仅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好,还认为其他的群体不好。这种现象称为内群体偏爱(in-group favoritism)及外群体贬损(out-group derogation),是产生有利于内群体有害于外群体行为的根源。尽管社会认同理论的某些具体观点在后来受到挑战,但其基本思想(如社会分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群际关系问题的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认同理论发展的基础是最简群体(minimal group)研究。最简群体范式通过随机或采用其他无关紧要的标准将被试分为两个群体,然后要求被试给属于不同群体的成员分配资源。最简群体范式属于实验室实验,其群体既没有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结构,并且群体成员之间也不发生面对面的互动,被试只是想象有其他人的存在。这一特点使该范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它表明仅仅拥有一个概念分类基础上的群体成员身份,就足以产生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不同认知和对待。泰弗尔的学生特纳在社会认同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自我分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该理论从知觉的水平分析,认为社会分类实际是用相关群体的知觉原型(prototype)同化个体自我知觉的过程,称为去个人化(depersonalization)[7]。人们通过去个体化过程不把自己看作独特的个体,而是用分类的成员资格认知自己。对群体知觉原型和去个体化的强调使社会认同的研究视角,将群际关系与社会知觉、刻板印象等传统社会认知研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体现了欧洲社会心理学与美国主流社会心理学相融合的趋势。

表1 群体心理研究的热点转换

3.群际关系研究。受社会认同/自我分类理论的影响,当前的群际关系研究更多地考察发生于具有不同群体成员身份的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社会认同理论将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看做社会认同产生的一体两面的结果。然而,很多研究者认为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是相对独立的过程,并着重探讨之所以产生内群体偏爱的更广泛的动机根源。相关的理论包括:(1)最佳独特性理论(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认为群体认同是个体与他人同化和差异化两种需要之间的权衡过程,人们对那些能够使自己在两种需要之间获得最佳平衡的群体有最高的认同。(2)减少主观不确定性理论(subjective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认为人们具有减少不确定性的动机,群体因为个体提供清晰的行为规范而得到个体的认同。(3)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认为人们具有自我保存的动机,当受到死亡意识威胁的时候,对内群体的认同可以减少死亡的恐惧。(4)社会支配理论(social dominance theory)。假定社会包含一种加强或减少群际等级的观念,这种观念存在个体差异,那些高社会支配取向的个体持有自己所属的内群体支配外群体的观念,因此更容易产生内群体偏爱[8]。

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是群际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刻板印象的研究受社会认同理论的影响逐渐重视群体水平的分析,与个体水平相比,在群际冲突的背景下,人们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更趋于极端,更加难以改变。然而,种族主义的历史,以及当前抑制群际偏见的社会规范和法制环境的影响,促使当代的群际偏见理论特别重视持有偏见与表现偏见的矛盾过程以及群际关系的情感成分。例如,平等主义者通常不能接受自己的种族主义,他们避免表现公开的种族偏见,但当某种种族偏见行为具有明显的非种族解释成分时,或者情境对种族偏见的限制较少时,他们也会表现出种族偏见。对于如何减少群际冲突,研究者认为需要不同群体之间的地位平等,需要鼓励融合的良性政治和体制氛围,需要长期的合作性接触。然而,这些不同群体接触的条件很难得到满足。并且,群际接触历史可能积累了消极的体验,加之群际观念的差异以及对接触情境的不同预期,群际的接触往往会产生群际焦虑,导致进一步的相互躲避以及对先前消极刻板印象的确证。对此,研究者提倡在接触中将自己去分类(decategorize)和重分类(recategorize),前者指将自己看做独特的个体而不是具有群体原型特征的成员,后者指超越本群体认同更高层群体[9]。这两种方法对减少歧视都有一定作用,但重分类可能因威胁到个体的社会认同而产生反作用。

4.群体中的冲突和群体绩效领域的新热点。尽管社会认同理论和群际关系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群体心理研究最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群体中的冲突、群体绩效等方面也出现一些新的局部热点。这里列举几个表现相对突出的研究课题:(1)有关社会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将多数人影响和少数人影响(minority influence)放在共同的框架下,考察社会影响发生的过程和心理机制。(2)社会困境的研究主要探讨影响和增加人们在社会困境中的合作行为的因素。(3)领导研究同时关注领导者(变革型领导/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领导与部属关系(领导-部属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LMX)和部属(部署对有效领导的认识和归因)三个方面。此外,随着组织环境不断发生巨大变化,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领导概念,如诚信领导(authentic leadership)、认知领导(cognitive science leadership)、分享型领导(shared leadership)和领导替代(substitutes for leadership)等。(4)随着群体被看做信息加工系统,群体决策的研究从早期主要探讨各群体成员的个人偏好(是和否的选择)如何结合成群体的一致选择,到目前更关注信息而不是偏好,并注重探讨产生群体决策信息加工偏差的机制。(5)群体绩效研究不仅探讨群体一起工作时产生的过程损失和动机损失(如社会惰化),近来也发现了过程增益和动机增益。此外,从团队角度对群体绩效的研究更偏重生态效度和应用性。

三、群体心理研究的发展特点与启示

当前,群体心理研究的发展特点比较清晰,主要表现为群际关系研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有两个,即社会认知研究视角的发展和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由于社会心理学在范式上偏爱个体水平的实验室研究,施泰纳曾悲观地认为群体研究将不再被社会心理学家所重视[1]。然而,正是社会认知理论和方法的运用,真正使欧洲社会心理学所重视的群体研究(群际关系)成为主流社会心理学的主导研究。如今,态度改变、自我概念、刻板印象等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概念,以社会认同理论为依托开始广泛地在群体以及群际的背景下研究,很多群体心理研究者开始将社会认知作为他们工作的组织框架。维滕鲍姆等人对群体心理(主要是群际关系)研究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如果剔除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群体研究的占比上升趋势变得比较平缓;如果剔除社会认知的影响,群体研究的占比几乎没有了上升趋势;如果“欧洲社会心理学”和“北美社会认知”两者的影响都被剔除,群体研究的占比则有缓慢下降的趋势[2]。可以说,是社会认知使欧洲社会心理学与北美主流社会心理学相融入,并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站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立场,笔者认为上述群体心理研究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启示,它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推动了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理论的建构和研究范式的变革。诚如前述,群体心理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衰落期,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统群体研究的范式费时费力且欠精确严谨;二是缺乏理论的建构。随着社会认同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以群际关系为主导的群体研究重新获得生机。社会认同理论之所以成功,正是在理论建构和研究范式两方面都有重大发展。理论上,社会认同理论不仅可以解释群际关系,而且已经发展成解释众多群内过程(如社会影响、领导等)的元理论。研究范式上,一方面,它在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上重视群体和社会背景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以重视严格的实验室实验和个体水平分析的非真实互动的最简群体研究范式起家,经自我分类理论的发展之后,演变为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而与主流社会心理学的认知革命相融合。可以说,社会认同理论解决了传统群体研究和社会心理学发展之间的矛盾,才改变了自己和社会心理学的面貌。

2.作为“社会”心理学发展变革的土壤。群体心理研究是“社会”心理学学科本质的体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和变革离不开群体研究的土壤。群体心理曾促使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主导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并在危机之后推动社会心理学重新走向繁荣。甚至,在对1935—2007年主流社会心理学杂志、1998—2007年引用率较高的社会心理学文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之后,德·莫拉等人发现群体心理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所占比例一直持续增长,尤其在引用率较高的文章中,群体研究占1/3还多,并且这其中95%是关于群际关系和社会认知的研究[3]。然而,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如果没有以泰弗尔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心理学家对群体研究的持续努力,很难想象社会心理学能够在社会心理学转向社会认知之后不被个人主义色彩完全笼罩。没有群体心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很难成为真正的“社会”心理学。

3.紧扣时代主题的社会实践价值。回顾群体研究和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群体心理研究繁荣的时期,正是研究者关注社会现实的时期。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段时间内,勒温对群体领导风格研究,多伊奇对群体冲突的研究,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密切的联系。重视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也是早期社会心理学家的共同特点。相反,群体心理研究后来衰落的时期,正是研究者脱离社会实践的时期,很多研究者过分看重实验室实验研究,其研究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再看当前的群体心理研究,占主导地位的群际关系研究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它对解决不同的群体、民族、种族以及国家之间的冲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纵观国外群体心理研究的发展历史及当前趋势,实验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和社会认知等关键研究范式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实践的重视,是群体研究最主要的两个推动力。由于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起步较晚,关于群体心理尚缺少系统的实证研究和原创理论的形成,大多数研究主要是感悟性的经验观察,有关的实证研究多是在借鉴西方经典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性研究。不过,理论基础的薄弱并不影响当前学界对群体研究的重视,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组织领域中的群体心理(尤其是团队、领导)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这反映了中国社会实践和应用需求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样基于社会现实的需求,近年全国各地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这既呼唤着适合解释中国人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基础理论的产生,也急需相关的应用研究。而这也将在整体上大大推动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Steiner I D.Paradigms and Groups[M]//Berkowitz L.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Orlando,FL:Academic Press,1986:280.

[2]Wittenbaum G M,Moreland R L.Small-group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Topics and Trends over Time[J].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08,2(1):187-203.

[3]De Moura G R,Leader T,Pelletier J,Abrams D.Prospects for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Research:A Review of 70 Years’Progress[J].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2008,11(4):575-596.

[4]Moreland R L,Hogg MA,Hains S C.Back to the Future: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Group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J].1994,30(6):527-555.

[5]Sanna L J,Parks C D.Group Research Trends in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Whatever Happened to Intragroup Research[J],Psychological Science,1998,8(4):261-267.

[6]Abrams D,Hogg MA.Metatheory:Lessons from Social Identity Research[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4,8(2):98 -106.

[7]Turner J C.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the Self-concept: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Group Behavior[M]//Lawer E J.Advances in Group Processes.Greenwich,CT:JAI Press,1985.

[8]Hogg MA,Abrams D.Intergroup Behavior and Social Identity[M]//Hogg MA,Cooper J.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London:Sage,2003.

[9]Gaertner S L,Dovidio J F,Anastasio P A,Bachman B A,Rust MC.Reducing Intergroup Bias:The Common Ingroup Identity Model[J].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1993,(4):1-26.

C4

A

1007-4937(2012)03-0096-05

2012-01-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SH042);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XNF087)

韦庆旺(1979-),男,河北迁安人,讲师,博士,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谢天(1981-),男,山东济南人,讲师,博士,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杨大威〕

猜你喜欢
群体理论心理
坚持理论创新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心理感受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