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白蛇传说》看中国魔幻电影的未来

2012-11-22 04:27成乔明
电影评介 2012年15期
关键词:白蛇传特技魔幻

魔幻作为人类幻想创造出来的第二世界和文化一极,毫无疑问最早的起源不外乎是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等几大文明古国。但作为当代魔幻世界大众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魔幻电影的繁盛却以美国为最,埃及、希腊、中国的魔幻电影都不堪一提。这一人类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最为玄妙的文化创造在中国的电影界未来如何,电影《白蛇传说》给了我们一个光明的暗示。

一、什么是魔幻电影

魔幻电影通常来自于魔幻小说的原型,魔幻小说有的起源于民间传说、有的来自于作家天才的想象,但关键点皆在于“魔幻”二字。魔幻是由个人或群体虚构的世界,人、鬼、神、魔、佛及各式各样的精灵妖怪是其故事的主角。这个世界勾勒的依据其实是人类真实的世界,甚至沿袭了人类真实社会的观念和组织结构,人格化了的妖魔鬼怪、神仙圣佛借各种离奇的方式演绎着人的思维。所以魔幻绝非信口开河、胡言乱语,而是能反映现实、针砭现实、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人造的奇幻世界。但是起源于魔幻文学的魔幻电影却又别具一格、自成一派,它不同于神话电影、亦不同于童话电影,神话电影、童话电影的主角可以完全是非人的,而魔幻电影的主角往往总有人类的参与,并在其中担纲重要的主角或次主角。人类自身的参与才能将观众身临其境带入一个似真似幻、可进可出、如梦如影的奇异境界。人类的参与为魔幻电影增添了必要的真实感,在真实感的映衬下魔界的奇幻才能让观众感觉到更加多的恐怖、刺激和奇妙的历险体验。所以,魔幻电影往往打造的是人神、人鬼、人魔、人怪共处的世界,人类社会的精神理念和行为方式是电影艺术形象的原本;各种物种变形、夸张、拼接、拆装是构成角色形象的主要手法;无论恶魔还是善魔,人格化的倾向以及与人类发生的关系更为深刻而清晰;电影的气氛往往神秘、虚幻、怪异而又与现实世界同呼吸、共命运。鬼打鬼、魔打魔毕竟感觉假,人打鬼、魔打人才更加令人充满想象、刺激过瘾。这就是魔幻电影。

二、好莱坞魔幻电影对中国魔幻电影的启示价值

谈及《魔戒》、《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木乃伊》、《暮光之城》、《加勒比海盗》、《驱魔人》、《恶灵骑士》等系列电影,大家定会印象深刻、津津乐道,甚至对其描摹的世界无比向往,这些从好莱坞传出来的视听洪涛席卷全球,创造了好莱坞特有的魔幻文化。

美国并不是魔幻文化的大国,魔幻素材在这个国度的历史性积淀微乎其微,即使像《魔戒》、《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也是诞生于英国的当代文学巨著,进而改编成电影的。笔者以为起码埃及、希腊、中国三国应该真正拥有最久远、最丰富、最神奇的魔幻文化,三大古老民族的魔幻文化在今日的文化语境中也只有在好莱坞魔幻电影中才能大放异彩,美国人靠文化的窃取法壮大了他的魔幻天下。原本属于三大传奇地域的传奇故事何以最后都归属了好莱坞的魔幻世界?盖是好莱坞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特效制作水平吧?!当代的魔幻电影不但要故事情节、不但要主题思想、不但要大明星、不但要高演技,更需要的是逼真宏伟、夺人眼球而又富于想象的特效技术。僵硬、缺乏真实感造成的稚嫩和滑稽使绝大多数人对好莱坞之外的魔幻电影失去了兴趣。中国曾拍摄过像《西游记》、《大话西游》、《青蛇》、《画皮》、《蜀山传》、《无极》等魔幻电影,但盖由于技术上的粗陋、稚气、失真而无法支撑起中国魔幻电影的大厦,直到《白蛇传说》,笔者以为堪称当代中国魔幻电影的开山之作。

讲故事当然是电影的核心命脉,但今日已经进入“多维体验”[1]时代,一切文化艺术的消费模式都会考虑消费者身心各方面的需求,今日我们看电影不仅仅注重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上的价值,更强调表现形式上视听的愉悦、新奇、趣味、刺激和娱乐式的体验。事实上这也是一种综合艺术必须体现的价值。好莱坞魔幻电影的内容和形式都独树一帜、引领先锋、形象新颖、特技逼真,常常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文化内容上的出奇出新、故事情节上的新颖奇特、科技特效上的玄妙逼真正是今日之魔幻电影的三大支柱,这也是好莱坞魔幻电影对中国魔幻电影的启示价值。

三、电影《白蛇传说》的票房成绩

2011年9月28日,由中国巨力影视公司花1.8亿重金打造的电影《白蛇传说》正式上映,这部取材于中国千年神话传说的《白蛇传说》以1500万元高票房轻松获得9月29日的国内票房冠军。这部由亚洲著名制片人崔宝珠监制、香港著名导演程小东执导的电影笼络了一大批电影明星,李连杰、黄圣依、林峰、阿SA、文章、徐若瑄、姜武、杨千桦、杜汶泽、林雪等,这些实力派、偶像派明星不遗余力,将中国东方魔幻电影的精神和气质比较完美地演绎出来了。影片共有1800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就多达1500个,笔者以为《白蛇传说》的特技技法是中国电影中最集中、也是最有长进、最真实动人的。

魔幻电影离开了特技就无法体现魔幻的一面,失去了魔幻之处如魔法、魔力、魔境、魔咒等需要特技来支撑的情节和故事画面,魔幻电影也就失去了吸引观众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蛇传说》毫无疑问在特技上空前成熟,称它是当代中国魔幻电影的开山之作也并不为过。事实上,《白蛇传说》在国内6天票房过1亿、3周票房过2亿,在全球各地屡屡蝉联当地的票房冠军,电影最终以国内票房2.5亿人民币、全球票房超1亿美金收官。这一佳绩必然会引起全球对中国魔幻电影的关注。

四、《白蛇传说》缘何获得如此大的艺术成就

《白蛇传说》正是在好莱坞魔幻电影的启发下而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大致说来,好莱坞魔幻电影对《白蛇传说》的启发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传奇文化的继承、古老传说的创新、科技特效的模仿。

1、传奇文化的继承

白蛇传说的故事最晚起于中国的北宋或南宋,堪称千古传说,在中国具有一呼百应的情感基础,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原创性民间传说,甚至已经成为中国传奇的文化性标志之一。自1926年至2011年,白蛇的传说被近20次搬上银幕或荧屏,可以说是一个传统的老题材了,如想超越过去难度虽然很大,但拍摄这个故事很讨巧,因为中国观众会自然而然对这个故事和题材感兴趣,熟悉之后才感觉亲切,前后多次的拍摄也会增加观众对新版电影的期待度和期望值。电影艺术正是要讲究观众这种熟悉和陌生、回忆和期待间的微妙处境,所谓的电影炒作、电影包装不外乎就是对观众打攻心战、情感战。

2、古老传说的创新

新版《白蛇传说》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文化基调,而是增加了不少的桥段,大大拓宽了戏路、营造了更多的看点、丰富了古老的情节、合理地掺入了时尚的元素。如法海收服千年雪妖、白素贞与许仙的三吻经历、法海消灭蝙蝠怪、法海降伏众狐妖、许仙去见由众精怪组成的白素贞的亲友团、许仙盗取千年参草却释放了被禁锢在雷峰塔中的怨鬼们等,这些情节在原传说中或简单或没有,电影却大胆地进行了扩容,且这些扩容合情合理、与原故事较好地实现了对接和融合,使观众在熟悉的情境中不断有眼前一亮的新鲜和震撼感。电影也贵在创新,且这种创新要在尊重原故事基础上的合理合情的改造,张炭改编的剧本保留了原故事的主脉,却伸发出了更为丰富的枝桠,使现在的故事面目更加丰满、更加圆熟。此外,白蛇在勇敢坚强、浪漫多情中多了一份刁蛮任性,法海在坚定除妖、法术无边外多了一份人间温情,这样的改变令角色的形象更加真实而鲜活起来。

3、科技特效的模仿

电影中特技的运用、某些角色的造型、某些场景的营造等明显是模仿好莱坞风格而来的,带有明显的准好莱坞印迹。如蝙蝠怪、雷峰塔内的众魔造型酷似好莱坞电影中的鬼怪形象;蝙蝠怪居住的山群和万丈火焰深渊的设计在好莱坞电影中不乏此例;可爱的小老鼠形象的构思无疑偷学于好莱坞的惯用思维;水漫金山的洪涛与好莱坞灾难片的表现手法极具异曲同工之妙等。模仿不可怕,模仿不可缺,《白蛇传说》在模仿好莱坞构思和手法的过程中是非常成功的,先进科技、先进理念的模仿营构出了散发着东方气息的气势恢宏、先声夺人的大场面、大视觉冲击,令人震撼之余不禁叫绝。《白蛇传说》可谓开辟了当代中国魔幻电影的先河,其视觉效果的逼真基本达到了好莱坞水准,跟好莱坞魔幻世界一样,《白蛇传说》可以基本算得上国际一流魔幻电影。因为对于特效、动画、数字技术还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白蛇传说》的出炉已经很不容易,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的确给了国际影坛一个惊撼!一半的功劳就来自于精妙的模仿。

五、中国魔幻电影的未来

通过《白蛇传说》,我们能预测中国魔幻电影的未来吗?笔者以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从《白蛇传说》对我们的启发可以窥见其貌。

1、特效场景丰富多彩。《白蛇传说》做到了融汇中有变通、变通之中求逼真。开篇部分法海大战千年雪妖的片段飘逸空灵、法海与蝙蝠怪的打斗激情惊险、法海大败青蛇的场景玄幻华丽、法海竹林收狐妖的画面妖媚惊艳、法海与白蛇巷陌交手的景象细腻真实、水漫金山一役恢弘大气,六次战斗各有特色、变幻无穷,但其共同特点就是特效逼真而流畅,令人大呼过瘾。如此集中丰富、逼真形象、幻变莫测的特技表现,在中国电影中还是头一次出现。

2、特效的去好莱坞式制造。看完该片,我们或许会以为该片的特效十有八九是好莱坞的团队制作的。事实上,该片的特技和特效没有好莱坞的介入,仅有部分特效是由韩国工作组Next Visual Studio完成的。本电影的三维数字动画、大多数打斗场景和角色特效设计均由香港两家中国公司联合完成,其中悟童数码特效设计有限公司承担过《少林足球》、《枪王之王》、《花木兰》的特效制作,另一家万宽电脑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曾经完成过《头文字D》、《霍元甲》、《不能说的秘密》的特效制作。声音后期合成由中国顶尖的中影数字基地后期分公司完成。可以这么说,《白蛇传说》是真正意义上去好莱坞式的中国制造!虽然去好莱坞式的中国制造,但却具有了与好莱坞魔幻相提并论的效果,令人兴奋。

3、故事内容的纯中国化。《白蛇传说》的故事内容是纯中国的,而且是中国数千年魔幻传说中的一个小点,一小点今天能在国际影坛掀起大风浪,实际上已经显示了中国魔幻文化的魅力和神奇的优势。虽然魔幻电影离不开魔幻般的特技和特效,但特技和特效仍然只是手段,真正支撑一部电影的主心骨仍应该是其故事和文学的内核,在这一点上,中国当之无愧堪称魔幻文学之大国。《山海经》、《列仙传》、《淮南子》、《幽明录》、《耳目记》、《玄怪录》、《神异经》、《搜神经》、《古镜记》、《离魂记》、《括异志》、《稽神录》、《太平广记》、《封神榜》、《西游记》、《济公全传》、《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包括梁祝、孟姜女、牛郎织女等无数的民间传说,哪一个不比《哈利波特》、《魔戒》更加丰富而感人?俯拾皆是的中国古代文学巨著才是拍摄魔幻电影最为核心和本质的生命,这个核心资源是实实在在掌握在我们手上的,美国人生硬捏造的急救章式的内容预示着好莱坞的魔幻电影最终会沦落为特技堆砌的花拳绣腿,其不堪一击是迟早的事。

4、人才团队是中国魔幻电影的保证。文化产业、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团队,人才兴则产业旺、人才颓则产业废。好莱坞电影产业兴旺发达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全球最优秀的电影人都笼络在了好莱坞。《白蛇传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魔幻电影业的人才团队正在成形。该片的监制人崔宝珠是中国香港人,亚洲著名的电影监制人,《卧虎藏龙》是其监制作品;该片导演程小东是香港著名的电影导演,《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即是其导演作品;编剧张炭乃香港著名的编剧,《黄飞鸿之狮王争霸》、《新龙门客栈》皆出自其手笔;主演李连杰具有强大的国际号召力;主演黄圣依、文章、蔡卓妍在年轻观众中具有极高的呼声;主题歌的词作者陈少琪是香港人,电影《画皮》主题歌《画心》的词作者亦是他。至于特效制作基本皆由本国团队完成,前面已有介绍。由此可见,中国魔幻电影的制作团队已经成形,《白蛇传说》的制作团队尚看不出是不是“金牌组合”,但他们初次的配合已经显示出了宝刀出鞘、锋芒耀眼的非凡景象,这说明中国组合具有无限的潜力。

综上所述,中国魔幻电影的未来不可限量,与美国好莱坞魔幻电影旗鼓相当、平起平坐甚至取而代之不是梦想,是迟早的结局。

六、结语

正是懂得了拿来主义和具备了融会贯通的强强结合,《白蛇传说》才成就了中国当代魔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具有划时代的示范意义!既然没有好莱坞机构的参与,却深得好莱坞的表现水平,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好莱坞独霸魔幻科技的时代就要宣布结束。如果好莱坞制作水平真的普及化,美国电影的魔幻世界迟早要变成纯粹胡编乱造的世界,因为它没有文化内容,当它的科技制作水平不再成为其独霸的资源,那么它魔幻电影的败局不可避免。古代魔幻、玄幻资源在中国,等于说是中国掌握着魔幻文化内容的垄断性资源;中国魔幻电影的制作团队已基本成熟,人力资源的力量已基本成形,“中国制造”的名气正在日益鹊起;如果中国再认真研究一下中国传统魔幻文化的特质和适时对传统文化内容做到改进、创新和时尚化;另外,中国电影如果再细研一下电影产业的投资策略和市场包装技巧,脚踏实地做好市场化、商业化的运营,那么中国魔幻电影代替好莱坞魔幻电影荣登头把交椅指日可待。

[1]成乔明.艺术市场学论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208.

猜你喜欢
白蛇传特技魔幻
The performer of bamboo drifting on the river 霓裳青山间,一苇渡绿江
雍措“凹村”的魔幻与诗
魔幻与死亡之海
白煮蛋的魔幻变身
巧用“特技镜头”写美文
“宣白”CP《天乩之白蛇传说》
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
“魔幻”的迷惘
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