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P药历在医院药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012-11-27 04: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正确率药师药学

周 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药历是客观记录患者用药史和药师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所采取的措施,是药师以药物治疗为中心,发现、分析和解决药物相关问题的技术档案,也是开展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其作用在于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便于药师开展药学服务[1]。

SOAP药历模式是美国临床药师协会推荐的药历书写格式。具体指:S(Subjective),即主观性资料,包括患者的主诉、病史、药物过敏史、药品不良反应史、既往用药史等;O(Objective),即客观性资料,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各种生化检验值,影像学检查结果,血、尿及粪培养结果,血药浓度监测值等;A(Assessment),即临床诊断以及对药物治疗过程的分析与评价;P(Plan),即治疗方案,包括选择具体的药品名称、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间隔、疗程以及用药指导的相关建议。这也是临床药师进行药学服务时常采用的模式[2]。

笔者在医院药房小学期实践活动时,以真实的SOAP药历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参与药历的用药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理论与临床实际用药相结合,加深他们对药物用法的理解,建立合理用药概念,为今后从事临床和药学工作打下基础。

1 对象和方法

1.1 教学对象

药学院或医学院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教学活动在医院药房小学期实践活动中进行。学生需完成药理学、诊断学等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

1.2 病例的选择

选择临床药师查房中遇到的真实病例。患者病情具有典型性,诊断明确,用药不能太复杂,但必须使用两种以上类别的药物,以便于学生分组讨论。病例所涉及的应是常见疾病和常用药物,并要在整个教学中涵盖糖尿病、高血压、抗感染药物等相关内容。

1.3 课前准备

教师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要检验指标和用药情况及思考题提前两周印发给学生。学生自由组合成2~3组,针对患者所用的不同类别的药物,查阅资料,分析药历中的用药情况,并制作成PPT。

1.4 教学活动

先让各组选派1名代表,花10~15min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药物的理解。在课程结束前,再次考查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程度。

1.5 教学评估

在课前和课后,让学生回答相同的问题,计算回答问题正确率,并进行比较,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能力。课后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便于下次课的改进。

2 结果

2.1 教学活动情况

我们在2011年6—8月共对学生进行了5次基于药历的教学活动,每次1个半小时,平均每半月1次。主要教学内容见表1。

2.2 教学效果评价

2.2.1 学生课前和课后问题回答正确率比较(见图1)学生课前基本能正确回答2/5以上的问题,说明课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经授课后,学生回答正确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基本达到了授课目的;且在后几次授课前,学生回答正确率不断提升,说明学生也在逐渐适应本授课模式,前期工作做得越来越完善。

表1 药历教学内容

图1 5次药历教学课前和课后问题回答正确率

2.2.2 不同知识背景学生问题回答正确率比较 医学背景学生对于药历相关的问题比药学背景学生有更好的认识,尤其是七年制医学生掌握得更好(见图2)。说明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应灵活选用不同教学内容。

图2 不同背景学生课前问题回答正确率

2.2.3 学生课后调查问卷分析 学生基本上都喜欢这种授课模式,原因是觉得十分实用且生动。但63%的学生认为有一定难度,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难度在于临床资料不易理解(53%),治疗指南不知晓(76%),药品信息不明确(45%),等等。

3 讨论

临床药学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011年,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临床药学工作应面向患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实行医药结合。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建立重点患者药历,实施治疗药物监测,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因此,药历在医院药学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临床药师必备的文书资料,临床药师和其他医务人员可以共享患者药物治疗相关信息,并可当做证据,用于教学、研究以及质控。

为了加强学生对药历的了解,我们尝试在医院实习的学生中开展以药历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其课程设计受到基于案例的PBL教学的启发,是丰富药房教学活动内容的一种尝试。

在药历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基于临床上的常见病,涉及的药物也是常用药物,且是真实的案例,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事先分发材料、设定问题,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促使他们联系理论课所学知识,认真思考药历所涉及的各类药物的特点、选用原则和药物经济学的因素。课后的教学效果评估表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很好,且十分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今后实践工作的一个预演,可促使他们了解自己,在今后能更加有目的地学习。同时教师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能不断充实自己,弥补不足。这种尝试具有一种创新性。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1)学生在分析时,不善于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资料多为从网上搜索而来,不注意文献的质量,导致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权威性。

(2)学生较注重知识点的掌握,但缺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应让学生从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这也是目前医院药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3)由于是在医院药剂科进行的教学活动,常常有不同程度、不同背景的学生在同一时段进行见习,因此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参差不齐,导致教学上的困难。比如本次进行的教学活动,医学背景的学生就比药学背景的学生更容易掌握。

(4)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新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欠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这些不足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充分发挥在医院进行药学教育的优势。

[1]张庆,程远雄,林艳云.临床药师培训药历书写模式的探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2):105-108.

[2]杨庆敏,王慧斌,刘瑞,等.实例说明SOAP式药历的书写方法[J].中国药房,2007,18(10):789-791.■

猜你喜欢
正确率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