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2-11-30 08:46杨宁宁张琳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入院病人心理

杨宁宁 张琳

(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264003)

2002年有调查显示:抑郁障碍总的时点患病率为0.95%,总患病率为1.15%[1],作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抑郁症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以及由此伴发的一系列心理学症状(如焦虑、自罪自责、精神病性症状、认知症状以及自杀观念和行为、自知力缺失、精神运动型迟滞和激越等)及躯体症状(如睡眠紊乱、食欲下降、体质量减轻、性功能减退等)[2]559-561,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近年来,作为治疗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心理护理正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本文即探讨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分组 所有病例均选自2009-01—07在烟台市某心理康复医院住院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抑郁症诊断标准,住院时间在2~3个月,以显著好转或痊愈出院,且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并具有配合完成量表测评能力,家属及患者知情同意者共102例。

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及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54例,其中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龄(38.40±6.70)岁,平均病程(4.9±2.9)年;对照组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39.50±7.20)岁,平均病程(5.3±2.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抗抑郁药物剂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心理护理组从入院起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每周至少2次,采用集体与个别干预相结合的形式。

1.2.1 调查方法 研究者 (经过统一培训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精神科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入院两周后、出院时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4],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和填写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当场收回。

1.2.2 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①基础支持干预:主动接近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给以心理疏导和支持,尽可能帮助患者消除消极的情绪,照顾其生活,满足其合理要求。②认知偏差干预:了解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改变其错误认识,消除心理负担,增强治疗的信心。③团体干预:通过讲座、互动性讨论等方式系统地讲解抑郁症的病因、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药物治疗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维持性治疗的必要性、预防复发的措施及如何调节情绪等,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

1.2.3 调查工具 ①SDS用于评定患者的主观抑郁感受,共2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②SAS用于评定患者焦虑水平,共2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

1.2.4 统计分析 应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所有入组患者男53例,女49例;年龄22~67岁,平均(38.79±7.85)岁;文化程度为文盲2例(1.96%),小学5例(4.90%),初中45例(44.12%),高中/中专37例(36.27%),大专及以上13例 (12.75%);职业为农民38例(37.25%),工人31例(30.39%),干部12例(11.76%),教师3例(2.94%),个体2例(1.96%),无业16例(15.69%);平均住院天数(28.25±13.69)d。

2.2 SDS评分结果(表1) 通过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两周后以及出院时SDS评定结果的比较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两周后的SD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出院时得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3 SAS评分结果(表2)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SAS评分结果与SDS基本相同。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得分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得分变化比较

3 讨论

通过表1和表2比较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两周后SAS和SD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出院时得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在治疗前期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而对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高,考虑可能与患者在治疗前两周内一般处于急性期,前两周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有关,而且大多患者自知力不完整,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在治疗前期心理护理治疗作用并不明显。而随着药物治疗效果的显著和患者自知力的恢复,心理护理对于抑郁症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则愈来愈明显。

因此,在做好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就医环境,清除患者可能接触到的危险品,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自杀先兆,严防自杀等相关基础护理的同时,恰当地运用交流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掌握病人病情变化,帮助病人消除自卑和无能的心理状态;帮助和指导病人家属做好家庭支持系统,鼓励病人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以促进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法,配合医生做好心理治疗工作;鼓励缓解期病人参加集体活动,积极引导病人宣泄内心积郁,指导病人做出积极的行为[2]959-960等一系列心理护理措施均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和早日回归社会。

总之,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找出病因、消除疑虑、提高信心,而且能帮助患者增强心理应对能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帮助病人获得相关知识,调整行为向健康转变,改善恶劣心境,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提高生活质量[5]。同时,这也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主动与患者沟通的积极性和对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懂得运用正确的适合患者的方式,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制定的护理计划,并配合实施,引用循证护理,顺应新的医学模式,摆脱传统护理理念,做好心理护理,从而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全面服务。

[1]胡斌,卢小勇,魏波,等.江西省抑郁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4):242.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89.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8,39-42.

[5]杨丰,杨冰霞,徐蕊,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4):437-438.

猜你喜欢
入院病人心理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谁是病人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