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状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2-12-14 02:40王伟杰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儿科仙居3173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儿科淋巴细胞

王伟杰 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儿科 仙居 317300

阮仙利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儿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于EB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全年都可发病,小儿时期容易感染,抗感染治疗无效,并且有发生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风险,也与多种儿童恶性肿瘤发生有关[1-2]。对此,我们对2006年6月—2009年6月的57例急性感染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和50名健康儿童,应用免疫放射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Ig和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IM患儿的免疫功能的变化状况,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IM患儿57例,男35例,女22例;年龄0.9~11岁,平均5.3岁;诊断均符合第6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标准。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共50名,男31名,女19名;年龄0.8~13岁,平均5.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血液标本的采集 均清晨空腹静脉采血1mL,置于含EDTA的抗凝管中;再各抽取静脉血3mL,置于干燥试管,1天内进行检测。

1.2.2 病毒检测 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

1.2.3 流式细胞术 吸取含10%EDTAK2的血液标本100μL,加入FITC CD4+、CD8+及PE CD19+鼠抗人荧光单克隆抗体(由美国BD公司提供)各10μL,室温避光孵育20min,加入红细胞裂解液1mL,室温放置10min,用PBS洗涤2次,加PBS400μL上机,采用FASA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的表达率。

1.2.4 血清Ig测定 应用免疫放射比浊法(试剂盒由BECKMAN公司提供)。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数据以(±s)表示,使用t检验。

2 结果

IM组IgA、IgG、CD3+、CD4+和CD4+/CD8+及CD19+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M组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g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血清Ig变化(±s) g/L

表1 两组血清Ig变化(±s) g/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n/例50 57 IgG 10.61±3.45 8.33±2.75*IgA 1.24±0.56 0.89±0.69*IgM 1.78±0.51 1.83±0.45组 别对照组IM组

表2 两组淋巴细胞表达率比较(±s) %

表2 两组淋巴细胞表达率比较(±s)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

3 讨 论

IM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可使其转化,能长期传代,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患者感染EBV后多数表现为IM,是小儿较多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率在近几年有所上升。IM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咽痛、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上易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在病毒感染时,CD4+/CD8+的比值下降,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可引起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出现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3]。本研究表明,IM急性期CD4+T细胞显著减少,与文献[4]报道一致。在CD4+缺失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中,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减少,外源性补充γIL-2可使CD8+T细胞恢复扩增,显示CD4+T细胞对CD8+T细胞增殖起一定作用。另有研究[5]表明,CD4+T细胞在清除病毒感染B细胞过程中被损耗。但EBV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能否有效控制EBV诱导淋巴组织增生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使表面带有IgA的B淋巴细胞不能分化为SIgA的浆细胞。由于分泌性IgA减少,导致呼吸道黏膜抗感染的能力下降[6]。本研究证实,I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IgA、CD4+/CD8+比值降低,调节功能紊乱,抗EB病毒的能力下降。因此,临床上提高IM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Yamashita N,KimuraH,Morishima T.Virobogical aspects ofEPstein-Bbarr virus infeetions[J].ActaMed Okayama,2005,59(6):239-246.

[2]曾兵,肖燕.儿童EB病毒感染的免疫功能状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2):1550.

[3]王明圣,徐学富,吴爱丽,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球蛋白和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1998,18(1):21-23.

[4]曾宾,肖燕,金润铭,等.儿童EB病毒感染的免疫功能状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2):1549-1550.

[5] Long HM,Haigh TA,Gudgeon NH,et al.CD4+T cel1 responses to Epstein-Barr virus(EBV)latent cycle antigens and the recognition ofEBV transformed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J].JVirol,2005,79(8):4896-4907·

[6]王明圣,李玉萍,蒋安民.转移因子加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复呼吸感染患儿临床及免疫学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学杂志,1996,6:99.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儿科淋巴细胞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分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