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2012-12-14 02:52李鸿娟卢玉东韩明超
地下水 2012年4期
关键词:含氟水样径流

李鸿娟,卢玉东,韩明超,周 朴,易 秀

(1.长安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2.SEE生态协会,内蒙古 阿拉善750306)

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饮用水中氟离子含量标准为0.5~1.0 mg/L,地下水中的氟离子来源于地球环境化学以及含氟工业。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均有地方性氟病流行,在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氟污染现象也较为严重,主要分布在北方和南方少数地区[1]。目前对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中氟离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准格尔盆地,塔里木河流域、黑河流域[2]以及宁夏地区,在乌兰布和沙漠研究甚少。本文从氟离子分布规律及地下水中的氟离子来源,高氟水成因出发,对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氟离子进行研究。

1 研究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东与黄河和河套平原相连,南接贺兰山北端,向西扩展到吉兰泰盐湖,北抵狼山南部,本次氟离子研究的主要地理位置是北纬39°15'~40°35',东经 105°20'~ 106°50',面积约 1.15 万 km2,。乌兰布和沙漠的地形呈四周高中间低,整个沙漠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1.2 气候条件

研究区气候夏热冬寒,降雨稀少,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多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最高气温一般35℃~39℃,日温差10℃~20℃,沙漠腹地昼夜温差更为显著,七月份昼夜温差高达40℃~60℃。全区一月份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1.6℃。1955~2010年研究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 mm,年蒸发量为 2 956.8 mm[3],主要集中在 7~9 月份。

1.3 人口状况

研究区涉及阿拉善左旗的吉兰泰镇、乌斯太镇、宗别立镇、敖伦布拉格镇、巴音木仁苏木,总人口约30 000。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工业,其中非农业人口约20 000人。

2 取样与方法

在整个研究区内取民井水样43个,且均为潜水井水样,取样点分布情况见图1,采样时间为2010年8月。对这43个水样做氟离子分析。并挑取其中30个水样做简分析,测定水样中的K+、Na+、Ca2+、Mg2+、Cl-、、、含量以及水样pH、矿化度、总碱度、总硬度。氟离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氟离子含量 mg/L

3 结果与分析

3.1 氟离子的分布规律

1)由实验结果可知,43个水样中氟离子含量小于1.0 mg/L的有17个,占39.5%,其余水样氟离子含量均超过饮用水标准,氟离子含量最高为4.0 mg/L,最低为0.24 mg/L,平均值为1.54 mg/L。地下水中氟离子含量超标的地区主要是沙漠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中北部地区更为严重,氟离子含量大于2 mg/L。靠近黄河一带地下水中氟离子含量基本正常,基本符合饮用水标准,氟离子含量分布图如图2所示。

图1 乌兰布和沙漠取样点分布图

图2 氟离子含量分布图

2)F- 与(K++Na+)/Ca2+比值的关系[4]

根据30个水样简分析结果,对其中的 K+、Na+、Ca2+、Mg2+和F-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K++Na+)/(Ca2++Mg2+)与F-含量关系图

由图2可见,地下水中阳离子Ca2+、Mg2+对氟离子含量的大小有着重要影响。当(K++Na+)/(Ca2++Mg2+)比值小时,水中F-含量也相应较少,因为当水中存在较多的Ca2+、Mg2+时,会与 F-形成 CaF2、MgF2,这两种物质难溶于水,可以将水中的氟离子沉淀,反之当水中 K+、Na+成为优势离子而Ca2+、Mg2+较少时,F-含量就会增多。

3.2 地下水中高氟离子成因分析

1)与含水层母岩的性质和溶滤作用有关。本区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曾有几次酸性岩浆岩侵入。据有关资料表明,酸性岩浆岩氟的含量一般较高,因此,从中产生大量氟化物。贺兰山基岩山区中分布的变质岩和碎屑岩中,富含黑云母、角闪石、萤石、磷灰石等含氟含氟矿物[5],在溶滤作用下含氟矿物被风化淋溶而进入地下水中,这就为地下水中的氟提供了来源。此外,乌兰布和沙漠堆积了大量的风成沙,风成沙中也含有较多的角闪石、黑云母等含氟矿物,它们的含量一般在10%左右[5],经地下水溶滤作用,氟被带入水中,致使湖盆中的潜水氟离子含量增高。

2)与气候、地貌、地下水的径流条件有关。乌兰布和沙漠长期处于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干燥少雨、蒸发强烈。受地貌条件及地下水径流、排泄的影响,在地下水径流溶滤过程中,随途径加长而径流速度逐渐滞缓,地势低洼水位埋藏较浅一带,蒸发浓缩作用加强,致使氟离子含量增高。近山前洪积层中孔隙潜水运动途径短,所以氟含量较低。远离山前洪积层到湖盆低洼处的潜水经过长距离的流动,在径流途中溶滤汇集及其低洼处蒸发浓缩作用使之氟离子含量增高。而到山间洼地,湖盆中心及沟谷下游的汇水地带,由于径流途径长,径流速度减慢,水位埋藏较浅加之蒸发作用强烈,使之地下水浓缩造成氟离子富集。这也是整个沙漠中部氟离子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而靠近黄河一带的地下水因为补给充足且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因此氟离子含量相对较低。

4 结语

1)根据实验分析结果,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中氟离子含量大部分都超过饮用水标准,只有约39.5%的水样中氟离子含量正常,影响着当地牧民的生活。

2)当地下水中(K++Na+)/(Ca2++Mg2+)比值小,即Ca2+、Mg2+成为主要阳离子时,抑制了水中F-含量,反之当水中 (K++Na+)/(Ca2++Mg2+)比值大,即 K+、Na+成为优势阳离子时,F-含量就会增多。

3)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中氟离子主要来源于沙漠中含氟量较高的矿物,沙漠中堆积的风成沙中也含有较多的角闪石、黑云母等含氟矿物。此外,历史上几次酸性岩浆岩的入侵也带来了较大量的氟离子。

4)乌兰布和沙漠中高氟水的分布与其干旱的气候、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及地下水流径流条件有关。

[1]郑宝山,王爱民.地方性氟中毒及工业氟污染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2]王根绪,程国栋.西北干旱区水中氟的分布规律及环境特征[J].地理科学:自然科学版.2000,20(2):153~159.

[3]春喜,陈发虎.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与环境变化[J].中国沙漠.2007,27(6):927~930.

[4]窦妍,钱会.盐池地区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分布及其成因[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1):81~85.

[5]陈宇松,王玉婷.贺兰山西侧山前平原地下水系统内氟离子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167~168.

猜你喜欢
含氟水样径流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雅鲁藏布江河川径流变化的季节性规律探索
HC油田N138区注入水配伍性研究
变化环境下岩溶区流域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我国相关标准水样总α、总β放射性分析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平行水样分配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样童年
光伏含氟背板隐忧
POSS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