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人类该怎么办?——托马斯·弗里德曼的新作述评

2012-12-17 15:21姚凤梅
小说评论 2012年2期
关键词:弗里德曼能源世界

姚凤梅

“‘绿色’不再是业余消遣、不再是流行口号,也不再是你想好好做、并希望可以在10年内得到回报的东西。”

“绿色是你发展、建造、设计、制造、工作及生活的方式”。

绿色“从一种选择变成了一种必须;从一种时尚变成了一种必胜的战略选择;从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机遇。”

这是我们在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的最新力作《世界又热又平又挤》(Hot,Flat,and Crowded:Why We Need a Green Revolution---And How We Can Renew Our Global Culture)中听到的声音。

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美国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和专栏作家,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弗里德曼著述颇丰,1980年他发表了《从贝鲁特到黎巴嫩》,该书被授予非小说类国家图书奖,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中东问题的必读书之一;1999年出版了《凌志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2002年他又出版了《经济与态度:探究9.11后的世界》。奠定弗里德曼大师地位的,是他于2005年发表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在书中,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世界已经被拉平了,全球化进入扁平化时代。世纪之交接替出现的十大推动力量,铲平了原先的权力和资源平台。资本、知识资本和先进技术更加顺畅地流动。这些极大地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变化和发展有缺憾却是很难逆转的,并将继续激励人们推动改革、加强协作联合。书中,他以乐观的态度汇集了当代人对全球化的美妙想象,勾勒出一种稳定而可实现的发展预期。弗里德曼的这种观点得到了欧美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中的企业家阶层的大加赞赏;同时书中的有些观点也招来了一些批评。不少人批评弗里德曼在讲述中对全球化的负面效应“轻描淡写”,包括冷战后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中严重偏畸的分配机制。弗里德曼的新作《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乃是回应之前人们对他的各种质疑,带有强烈的批评色彩。在该书中,作者以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令人震撼的无数事实,向人们揭示了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该书出版后,很快荣登亚马逊图书销售排行榜第1名。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的现状”,通过翔实的资料向人们展示了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第二部分:“我们为何会变成这样”,仔细分析了导致今天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我们如何继续前行”,阐述了地球人如何走出能源气候时代?第四和第五部分分别讲了美国和中国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策略。

弗里德曼是在回答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问题时展示他的思维路径的。他首先提醒人们不要把我们的时代想象成“后”什么东西――战后、冷战后,这些概念对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毫无意义了,它们根本不能解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新世纪,是全新的东西,需要用系统性的思维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

弗里德曼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出现了问题:它变得太热、太平坦、太拥挤。太热,是指地球目前正在以一种超自然、超正常的速度变暖;太平坦,指的是自20世纪末期以来,在技术(如互联网)、市场和地理政治事件(如苏联解体)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经济的平台已经被犁平了,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入到全球经济中来,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无缝接合的、无障碍的全球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中产阶级,并复制美国人高消费的生活;太拥挤,是指全球人口膨胀问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疾病防治能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地球上人口将超过90亿,人口膨胀成为超过恐怖主义的最令人担忧的趋势。

全球变暖、全球平坦化和人口膨胀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使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五大问题:(1)能源与自然资源供求的严重失衡;(2)石油生产国的垄断性经营,导致财富从能源消费国向能源生产国转移;(3)地球变暖所带来的气候急剧变化;(4)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短缺;(5)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消失。弗里德曼指出,地球太热、太平和太拥挤使我们进入了能源气候年代。然而,人类面对能源气候年代就像谚语里的那只在冷水里慢慢被加热的青蛙一样,水只要是在缓慢地加热,青蛙就不会想到要跳出来,它一直适应着水温的变化,直至被煮熟。我们就是那只青蛙,盛水的桶在不停地变热、变平、变拥挤。人类如果继续无视我们的处境,没有解决好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会造成大规模的、非线性的、不可逆转的、影响几代人的破坏,会出现和青蛙一样的结局。

弗里德曼并没有满足于对我们生活世界现状的事实性描述,而是给出了一个人类爬出水桶的梯子——一个长远的生存战略建议。作者呼吁:我们不能再继续依靠以石化燃料为基础的体系来维持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需要一个新的清洁能源体系去推动经济发展。这个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生产清洁电能、改善整个能源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环保。为了将之变成现实,我们需要启动“绿色革命”。什么是“绿色革命”呢?在弗里德曼看来,“绿色革命”是一场创新的革命,即新工具、新设备、新思维以及全新的与他人合作的方式。

新思维:多数人对发生的现象都持直觉线性思维,而大自然并不会因为人类的线性思维就总是以线性方式运作。过去一些可以接受的或者至少不太重要的人类行为从根本上增加了地球系统变异的机会。我们的生活方式对地球上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控制的范围,我们不能再把它“外部化”或是对之置之不理。因此,在能源气候年代,我们就需要以指数思维和系统化的思维进行思考。

新设备:现代的电力电网系统是缺少智能化的,未来将被能源互联网所取代。能源互联网是智能电网,其能够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需求和减少排放。更为重要的是,智能电网使得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成为可能。

新工具:弗里德曼批评了旨在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解决能源气候年代所面临的问题的想法,指出我们只能通过市场体系寻求出路,寻求转型创新和新产品商业化的道路。在作者看来,市场不是田野,而是个花园,需要精心设计和施肥。合理的政策、合理的税收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规章制度形成的系统能够使每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和提高效能的技术和新想法更快地走出实验室的大门迈向市场。

新的合作方式:激励人们进行大规模的环境保护是拯救地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提出拯救地球的生态系统需要100万艘诺亚方舟,每个方舟上都要有6样东西:(1)一个为生态环境着想的国家政府;(2)向物种资源丰富地带的地区提供发展经济的机会;(3)尊重大自然、帮助当地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私人投资者;(4)一个有环保意识、清廉高效的地方政府;(5)经验丰富的当地专家或国际专业人士;(6)向尽可能多的人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建造方舟的过程中,一些国际体系或机构应提供资源、技术或者项目帮助。

弗里德曼指出,如何实现上述创新以使我们这个星球更加清洁和可持续地运转,将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他同时指出,这一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那些能为重大问题提供答案的国家将在随之而来的新时代里扮演领袖的角色,而那些不能及时适应新情况的国家将被淘汰。作者认为发展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技术将会变成决定未来50年国家经济地位、环境健康、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选择。为此,他建议每个国家都应该把绿色行动从时尚的概念变成一种战略的选择,尽快开始变革,从而把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变成国家巨大的发展机遇。

当然,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弗里德曼对美国在这场全球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面前所应发挥的作用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他不仅仅是从美国利益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而是从人类未来发展的角度来反思美国的政策和美国人以高能耗为特征的生活方式,并直截了当地指出美国人正在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曾用“红色”来动员全国之力以提高军力,建立工业基地,设置教育体制,提高科研能力以应对共产主义的威胁。9.11之后,美国的最大失败是没有用绿色代替红色,反而代之以“红色警戒”以及国土安全部警告系统的各种怪颜色,美国变成了一个输出恐惧的国度。作者呼吁:“现在是废除这些垃圾并且转向绿色行动的时候了。”弗里德曼认为,对美国而言,采取绿色行动意味着使美国成为创造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保护自然环境里的领头羊,美国可以借此重新建立和世界的联系,并且获得面对未来的利器。但美国的问题是现有的政治体制不能解决任何跨几代人的重大问题,由于利益集团的影响,美国在重大政策面前经常面临“选择性失语”。作者希望美国“做一天中国”,因为中国制定环保政策、措施和标准方面的效率要远远高于美国。

但弗里德曼在“中国”一部分同时也指出:他相信在新一轮全球清洁电力工业的竞争中,美国仍将战胜中国。因为迄今为止,中国的企业家以及中产阶级们“越是沉湎于一个即将被淘汰的世界里——人们在这个世界里肆无忌惮地使用污染能源,他们就越会延迟实施那些能够鼓励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价格和规章制度。”

就全书来看,弗里德曼对我们当今生活世界的观察是基于人类未来发展的全球性思考,虽然在个别地方我们看到他对美国利益和美国作用的不适当强调,但总体而言,他所提出的问题和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对我们来说是有参考价值的。特别是弗里德曼在书中开辟专章谈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认为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对拯救地球举足轻重。他建议中国不要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要复制美国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应把寻找一条绿色增长之路作为当务之急而不仅仅是一种选择,并希望中国能成功实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这些建议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猜你喜欢
弗里德曼能源世界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戴维·弗里德曼 美大使发表偏以色列言论遭谴责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比较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由来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