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分析

2012-12-17 05:43朱晔宁廖瑜晖罗伟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4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血浆显著性

朱晔宁 廖瑜晖 罗伟良

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惠州 516001

脑梗死是一种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复发率高的一种疾病。脑梗死患者约有70%会出现瘫痪、失语等后遗症[1],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影响。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发病时能及时做出正确有效的治疗。最近,大量的研究发现,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在正常情况下在人体保持一种正常水平,它是体内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中间产物,属于一种代谢产物。有研究发现,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增高是一种血管损伤导致的反应性表现。因此,当血浆中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时可以帮助医生在临床治疗时提供参考指标,做出快速诊断并且能尽早开展治疗。本文主要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且对比健康人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探讨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能否作为脑梗死诊断的指标,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有效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03—2011-06收治脑梗死患者89例为观察组。观察组男53 例,女36 例,年龄47~81岁,平均68.2岁。入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并且通过CT 和MRI确诊。患者均为首次脑梗死发病。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共67例为对照组,男性体检者33例,女性体检者34例,年龄42~79岁,平均69.1岁。2组患者均排除患有脑出血、细菌或病毒感染、肝肾疾病、癌症、近期内服用抗生素或其他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等病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抽取患者的血液并利用全自动的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观察组患者于入院后的次日及治疗病情稳定后的第7天清晨抽取血液,要求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对照组同样的清晨空腹进行静脉取血2 mL。2 组患者的样品采取平行操作。样品的处理过程如下:利用无菌EDTA 抗凝管收集患者静脉血液,充分混匀后进行离心,2 500r/min离心15min分离同型半胱氨酸,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和相关性研究。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测定2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观察脑梗死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变化。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比较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其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19.2±0.21)μmol/L,明显要高于正常健康体检者的(9.81±0.54)μmol/L,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治疗并且病情稳定后患者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有明显变化,治疗后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下降至(12.0±0.16)μmol/L,治疗后的浓度有显著性减低(P<0.01)。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有资料显示我国脑梗死的发病率高达200万,每10万人中就有120个人发生脑梗死[3]。另一方面,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内一种正常的代谢产物。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一般在5~15μmol/L 间波动。但当其代谢过程中的酶、维他命B6等缺乏时,则会出现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增加。有研究发现当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加时,会对机体的凝血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使凝血与纤溶之间的平衡系统被破坏,患者容易出现血栓,最终导致心脑血管发生梗塞等。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发生脑梗死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要比正常健康体检患者高。通过治疗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再次检测患者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发现有显著下降。该临床结果显示,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脑梗死有关。目前,对于脑梗死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理解有:由于体内高同型半胱氨酸导致出现超氧化物和过氧化物,该两类物质均容易使血栓的形成发生栓塞;高同型半胱氨酸容易与低密度蛋白结合发生反应,在血管壁中积累造成血管壁损伤,形成斑块[4];高同型半胱氨酸会使得血小板凝聚同时破坏凝血系统,血栓形成。综上,患者体内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最终导致脑梗死发生。

综上,通过检查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可以作为对脑梗死一种诊断和治疗情况的评估。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脑梗死发生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时还应注意到其他有可能引发脑梗死的因素,如高血压、血脂、血糖等。

[1]柴文,吴晓牧,曹文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11,5(5):362-366.

[2]中华神经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李青.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9-30.

[4]Boysen G,Brander T,Christensen H,et al.Homocysteineand riskof recurrent stroke[J].Stroke,2003,34(5):1 258-1 261.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血浆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