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精细管理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工程

2012-12-23 04:40张克华
石油化工建设 2012年2期
关键词:乙烯一流工程

张克华

夯实基础 精细管理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工程

张克华

核心提示:“十一五”期间,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工程建设系统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石化一大批上中下游工程项目建成投产投用,如期发挥投资效益,为中国石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国石化工程建设系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为下一步做强做优,打造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石化着力做强做优、打造世界一流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工程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中国石化的工程建设系统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知难而进、勇于拼搏,全面对标世界一流,加快提升工程建设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工程,为中国石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In this article:Mr.Zhang,the director of Sinopec Eni

neering Department,said that the world has seen a serial bright achievements Sinopec constructed in the past 5years,and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made th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at.As the changing of the market environment,and Sinopec’s new aim of To Be World Class Energy&Chemical Enterprise,Sinopec’s construction system should take‘Construct the Best in the World’as the aim of the future.

中国石化“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建设成就

油田地面工程

1 “十一五”暨2011年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工作回顾

◆川气东送,包括地面集输、净化厂及长输管道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可参考我刊2010年第4期有关报道)

◆塔河油田十二区、松南气田十亿m3天然气产能建设地面工程建成

投用;

◆普光气田大湾区块30亿m3产能地面集输工程稳步实施;

◆胜利油田埕岛中心三号平台工程顺利推进。

炼油化工工程

◆福建炼化1200万t/a炼油改造、80万t/a乙烯一体化项目全面建

成投产;(可参考我刊2010年第1期有关报道)

◆天津1250万t/a炼油改造、100万t/a乙烯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可参考我刊2010年第4期有关报道)

◆镇海100万t/a乙烯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可参考我刊2011年第1期有关报道)

◆茂名100万t/a乙烯改扩建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武汉80万t/a乙烯工程开工建设;

◆海南800万t/a炼油项目建成投产;

◆青岛1000万t/a炼油项目建成投产;

◆燕山1000万t/a炼油项目改造及配套项目建成投产;

◆长岭800万t/a炼油项目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广州生产清洁燃料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高桥、湛江、塔河、洛阳、武汉、青岛石化等炼油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高桥石化等7套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S-Zorb)项目建成投产;

◆巴陵、安庆、湖北三套煤代油化肥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川维30万t/a醋酸乙烯项目建成投产;

◆中原MTO项目建成投产;

◆南化资源优化整合项目建成投产;

◆山东方石化搬迁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金陵和上海60万t/aPX项目建成投产;

◆扬子50万t/a醋酸等工程建成投产;

◆燕山BPA/PC联合装置稳步推进。

储运工程

◆仪征-长岭原油管道建成投产

◆曹妃甸原油码头建成投产

◆天津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原油储运建成投产

◆日照-仪征原油管道工程建成投产

◆榆林-济南天然气管道建成投用

◆珠三角、鲁皖二期、苏南、福炼一体化配套、昆明-大理、柳州-桂林等一大批成品油管道建成投产;

◆山东LNG项目快速推进。

中国石化工程部提供

1“十一五”暨2011年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化的工程建设无论投资强度还是建设规模,都是我国石化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集上中下游为一体的川气东送工程、茂名、福建、天津、镇海等4套百万吨级乙烯及海南、青岛等5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等工程项目相继建成;191套炼化生产装置投料试车;19条长输管道建成投用。如此大量的工程项目密集建成投产,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从质的方面看,“十一五”油田地面工程、炼化工程、储运工程等各类工程无论是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安全环保,还是工程建成投产后“安稳长满优”运行,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所有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工程建设取得了多项国内第一,有些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在纪念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30年大会上,中国石化有2个项目获国家精品工程,3个企业获突出贡献单位,3人获先进个人。此外,有65个参建单位荣获中国石化总经理奖励和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先进集体、212人荣获先进个人。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工程建设系统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总结过去几年工程建设的过程,其中所积累的许多宝贵经验,为我们下一步做强做优,打造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

1.1 积极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首先,我们在过去几年工程建设过程中,实行了集中统一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总部设有工程建设归口管理部门,对口各企业的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对重点工程项目,总部实行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实行月例会和不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制度,指导协调重点工程建设。

其次,我们在总结中国石化二十多年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惯例,创新了项目管理模式。在重点工程及合资项目的管理中,组成项目联合管理团队(IPMT),采用“IPMT+EPC(或EP+C、E+PC)+工程监理”的管理模式。IPMT成员包括总部有关部门、建设单位、参建的EPC承包商等单位主管领导,由总部授权决策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下设项目管理部,对HSE、质量、进度、费用和合同执行实施“五大控制”。

第三,对一些新建项目,由总部直接组建项目管理机构来组织实施,近年来,在塔河、武汉乙烯等项目上得到应用。对管理力量相对较强的建设单位,则以建设单位为主组织实施,总部实行监督。

实践表明,中国石化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既发挥了总部集中管理的优势,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各直属企业的积极性;理顺了项目管理关系,形成了比较统一的项目管理程序和策略,节约了项目管理成本和费用。所有工程项目都纳入“总部-企业-项目管理部”的管理体系,所有工程项目都组建了强有力项目执行机构,从管理体制上,有效地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总体受控和顺利实施。

中国石化建设系统“十一五”期间创造的纪录

★中国酸性气田开发建设速度最快的工程——川气东送工程

该工程的建设攻克多项世界性难题,创造了中国酸性气田开发建设的高速先例,形成西部资源与中东部市场对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拉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及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参考我刊2010年第4期有关报道)

★投资最省的工程

我国首座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茂名100万t/a乙烯改扩建工程,这一高水平开车和高效益运作的样板,成为投资最省的工程。

★国内开车成功时间最短的工程

天津100万t/a乙烯炼油一体化工程乙烯装置从投料到生产出合格产品仅用了12h56min的新水平,成为国内开车成功时间最短的工程。(可参考我刊2011年第4期有关报道)

★百万吨乙烯工程业主管理人员最少的工程

镇海100万t/a乙烯工程乙烯装置业主管理人员201人的新纪录,比同类项目在人数上减少1/3,成为百万吨乙烯工程业主管理人员最少的工程。(可参考我刊2011年第1期有关报道)

★我国21世纪首个整体新建的现代化炼化工厂——海南大炼油800万100万t/a原油加工系列装置工程。

★我国自主设计和建设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装置——青岛大炼油工程。

★我国首套高度集成的汽电联产大型环保节能IGCC装置——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IGCC装置,该装置的成功投产,得到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专家及外方股东高度评价。(可参考我刊2010年第6期、2011年第1期有关报道)

中国石化工程部提供

1.2 强化过程管理、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抓重点。每年总部都要从数百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选择一批投资大、建设规模大、对全局战略发展影响力大的建设项目,作为中国石化重点工程项目。“十一五”期间,列为重点项目的有62个。这些建设项目是集团公司党组及总部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高度关注的项目,在组织协调、资源配置和内控流程要求等方面获得优先考虑。

二是抓关键。每个工程项目都建立了控制目标,按照项目总体统筹控制计划,在设计、采购、施工等不同阶段,以及在总包与分包等不同界面上,设立了管理上的关键路线和控制点。

三是抓设计。围绕建设目标,抓好设计质量和进度的协调。抓好项目总体设计、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的组织,落实项目建设的开工条件和设计、采购、施工间的衔接。统一设计技术标准规范及概算定额体系。

四是抓试车。按照《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要求,做到生产准备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加强对建设项目生产准备和试车全过程管理,做好人员、物资、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组织投料试车总体方案审查和试车条件检查,组织开车队和专家组,做好现场服务。

五是抓大修改造。将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有效做法应用到大修改造工程的管理之中,抓好项目实施的组织机构组建、队伍准入和工程质量检查。

1.3 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能

一是工程质量监督。“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及其各分站行使政府授予的质量监督职能,建立了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项目管理流程的细化和优化,确保了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总体受控。“十一五”期间,组织完成重点工程质量大检查130次,发现各类质量问题22094项;在日常质量监督工作中,发现各类质量问题74648项。通过对发现问题的整改,有效消除了质量隐患。

二是招投标监管。总部层面设有集团公司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委员会,负责石化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委员会下设招投标办公室,负责招投标的日常监管。目前系统内各企业多数都能按照法律法规组织招投标。

三是标准定额管理。通过各类标准(包括国标、行标、企标)定额的制修订,建立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十一五”期间,组织完成发布各类标准518项;完成了工程定额体系(6+1)的修订完善工作;完成了《石油化工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和《石油化工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动态调整;实施了《石油建设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填补了石油地面工程定额的空白。特别是我们承担了ASME B31.3四项管道标准修编工作,在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方面近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1.4 不断加强基础性工作

一是强化规章制度工作。在总部层面上,我们编制了《中国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手册》、《中国石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手册》,修订完成了21项规章制度类文件。在企业层面上,许多单位都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二是推进标准化模块化工作。我们将标准化体系与工程建设管理相结合,开展了延迟焦化、催化汽油吸附脱硫(S-Zorb)、连续重整、聚丙烯、丙烯腈等5套装置的标准化设计试点;统一了工程材料编码体系,并应用于武汉乙烯等项目;基本实现炼化装置的裂解炉、加热炉、大型框架结构的模块化建设;在工程管理中,大力推行深度预制、自动化焊接、机械化大件集中吊装等现代化作业手段。

三是推动信息化工作,发挥信息化在工程建设中的集成效应。近些年,我们开发了《施工技术文件管理系统》,并在武汉乙烯建设中应用;完成工程质量管理风险评估系统及操作系统;市场资源库、评标专家库、工程招标管理三个系统模块上线运行。

1.5 抓典型、树先进、创一流

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通过对标、建标、创标竞赛,实现“五大控制”和“五比五创”,各企业职能部门之间、项目部之间、承包单位之间、作业班组之间,形成了“争第一、扛红旗”的氛围。

2 “十二五”工程建设形势分析与展望

“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有几个显著特点:

(1)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消费处于上升阶段,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能源和化工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这为中国石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大批投资和规模大、技术先进的建设项目将陆续启动;

(2)中国石化更加注重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进行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上中下游一体化协调发展和整体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把加快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队伍素质的提高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在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和炼油化工特色优势的同时,有序发展替代能源,加快推进LNG等项目建设,积极研发、建设一批有影响的低碳能源项目;

(4)对生产装置稳定运行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即从“三年一修”要逐步过渡到国际先进的“四年或五年一修”;

(5)按照建设世界一流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要求,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 对今后工作的要求

基于上述形势分析,中国石化“十二五”工程建设工作应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工程这一主线,从如何做强做优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如何适应新能源、可替代能源、新兴产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这两方面,把握好新时期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梳理工作思路,努力完成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

3.1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工程、做强做优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创世界一流就必须要把中国石化工程建设的整体优势、管理经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应用到“十二五”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之中,并积极推动项目管理的专业化。

二是按照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做好建设方案的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配合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建设方案。通过“炼油、化工技术系列化、模块化,工程标准国际化、工程设计标准化”等手段,形成一批领先国内水平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配合推进设备国产化,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三是要研究制定一组世界一流的、操作性强的量化考核指标。在以往的工程建设管理中,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定性或定量的控制目标,要在此基础上,通过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手段,总结提炼出反映中国石化整体水平的、共性的量化考核指标,适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绩效管理办法》。

四是强化实施管理,精心组织工程建设。按照“十二五”规划,组织好油气田地面工程、炼化工程、储运及长输管道工程、以及大修改造工程的建设,同时围绕实现资源多元化,抓好替代能源项目的建设。

中国石化“十二五”工程建设工作应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工程这一主线,从如何做强做优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如何适应新能源、可替代能源、新兴产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这两方面,把握好新时期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梳理工作思路,努力完成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

3.2 针对“十二五”新能源、可替代能源、新兴产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一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化除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石油石化传统产业优势之外,将紧紧抓住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一批煤化工、煤层气、页岩油气、LNG、生物燃料、生物化工、二氧化碳捕集、大型地下洞库、深海平台等新型、非常规资源的工程项目及大型海外投资项目、国际化合资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同时,炼化企业运行周期将加长、停车检修工期将缩短。这需要我们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扩展知识面,在高端新技术领域加强学习和对外交流,掌握先进的、一流的管理技能,提升业务能力。

二是要建立适应“十二五”形势发展,胜任打造世界一流工程的管理提升机制,着力提高工程管理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建立中国石化工程管理专家库,分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综合管理等类型储备专家型人才,搭建技术和管理的学习交流平台,发挥专家咨询与论证作用,为工程建设管理做好技术支持。

三是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及项目经理的培训考核。建立规范的项目经理选聘制度和项目经理资源库;探索建立项目经理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今后没有参加总部组织的项目经理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的人员,不得担任项目经理。同时,我们鼓励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参加国家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及国际项目管理PMP等资格培训考试。

2012年是中国石化开启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新航程的起步年,我们工程建设者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担负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让我们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夯实基础,精细管理,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工程,为中国石化的发展壮大做出新的贡献!

Cons truc t the Be s t in the World——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Aims of Sinopec’s Construction System

By Zhang Ke-Hua

2012-04-10)

猜你喜欢
乙烯一流工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乙烷裂解制乙烯产业大热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
两个基于二噻吩乙烯结构单元双核钌乙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