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回访式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2012-12-28 09:03张海燕
哈尔滨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阻塞性出院电话

张海燕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电话回访式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张海燕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COPD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干预组制定康复计划和干预方法,通过电话回访,及时调整措施,回访时间为半年。对照组不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2组患者遵医行为和再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提高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稳定和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护理干预;电话回访;遵医行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1],该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3]。此病由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后逐渐加重,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事实上,现有的药物与治疗方法都不能阻止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的趋势[4],仅仅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无法达到长期稳定控制疾病的发作,同时由于慢性缺氧,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使得患者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均面临着众多需要干预的问题。目前,COPD患者的居家护理的开展尚未普及,即使开展也普遍存在不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因此,由专业的护理工作者和COPD患者及家属对其进行家庭护理干预,以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有着重要意义。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等通过电话回访式的护理干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讲解呼吸功能锻炼、合理饮食、正确用药等各方面的知识。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80例,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治标准[5],男56例,女24例,年龄45~76岁,病程5~30年,平均住院12 d。其中生活能自理,活动后不气喘的24人;生活能自理,活动后时有气喘的50人;生活部分自理,需家人协助日常生活的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治疗方法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2 方法

2.1 患者出院后及时和定期随访

2.1.1 选择专科知识扎实、丰富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强擅长沟通的责任护士负责回访。

2.1.2 建立患者档案,科室设立电话回访登记本。

2.1.3 回访于患者出院前1天由回访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出院指导,巩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内容,重点落实呼吸功能锻炼的技巧(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有效排痰、气雾剂使用的掌握情况。出院1周后开始进行回访,第一个月内1次/周,之后1~2次/月,询问执行情况,有何疑问和困难。根据患者遵医情况适当递减次数,详细记录回访内容,下次回访前评估上次回访效果[5]。6个月后记录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2.2 回访内容

2.2.1 首先对COPD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介绍,给予亲切问候,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CPOD的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及治疗,识别并发症的先兆,了解通过家庭的正确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充分获得了相关知识,就会增加家庭干预的依从性。另外,有报道[6]称老年COPD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5%,可能发生抑郁状态者为26.7%,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可导致躯体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气促,可加重病情。因此,要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情绪,同时使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抑郁焦虑的原因,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和睦关系,尽可能地帮助患者解决家庭矛盾,尽力保持患者自身和其在家庭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2.2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呼吸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同时由于呼吸训练无创无痛,简单方便,且无需任何额外开支,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有学者建议把呼吸训练作为多种疾病恢复阶段早期主要的锻炼方法,并可作为其他康复方法的辅助措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COPD患者的呼吸训练更为重要。呼吸训练的方法有:缩唇呼吸锻炼、有效咳嗽、肺气肿呼吸操、平喘呼吸操、松弛法。

2.2.3 康复锻炼:使病人理解康复锻炼的意义,充分发挥病人进行康复的主观能动性,制定个体化的锻炼计划,选择空气新鲜,安静的环境,避免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的吸入,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指导病人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除了呼吸操外,还可以进行步行、慢跑、气功等体育锻炼。

2.2.4 家庭氧疗:有专家[7]发现,长期家庭氧疗(LTDOT)对于COPD的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能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和家属传授有关氧疗的知识,介绍长期氧疗的作用和氧疗的适应症等,以提高长期氧疗的依从性,确保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自身健康的吸氧行为。家庭氧疗应注意氧流量1~2 L/分,不能太高,每天至少10~15 h,夜间吸氧可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2.2.5 饮食指导:呼吸功的增加可使热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多,导致营养不良,制定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营养计划。正餐进食不足时,应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进餐时过多饮水,要细嚼慢咽。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如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胡萝卜等,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品、干果、坚果等。适当多饮水,如果没有水肿症状,每天饮水1500 mL,易于痰液排出。

2.2.6 正确用药:指导患者根据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加或减少。告知患者不能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或其他菌群的感染,加强家属或陪护人员的用药指导。

2.2.7 生活护理:日常生活要有规律,不要疲劳,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出汗多,及时更换衣服,穿着要舒适。每天坚持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 结果

各组情况具体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遵医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再入院人数和再入院次数比较

4 讨论

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差,病情反复发作,思想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并且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住院期间,病情重,一些护理措施患者不能配合,病情稍微稳定一点就出院了。所以,出院在家的康复训练尤其重要,患者不花钱,精力也跟得上,他们也乐于接受。帮助患者解决面临的问题,鼓励患者进行洗脸、刷牙、吃饭、更衣等,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身心独立能力。

4.2 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通过电话回访主动联系患者,热情耐心的帮助患者,并给与科学指导,让患者身受感动,感觉护理人员仍在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多了一份感激。也是患者及家属获得了心里和健康的支持,倍感亲切、温暖,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增加了护患双方的沟通,缩短了护患双方的距离,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8]。

4.3 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多是药物治疗,配合呼吸锻炼和氧疗。特别是抗生素和激素药物,不是越多越好,以免引起不良反应。通过电话回访,指导用药的量及药物的副作用,患者在家中有什么不舒服,可以随时询问和沟。,通现代护理模式强调的是整体护理通过电话回访或必要时的家访把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康复,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得到了全面护理,对延缓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挖掘呼吸功能的潜力,提高生命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

[2]刘升明,王力平,王大礼,等.广东部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状况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1):747-752.

[3]马睿,程齐俭,姚迪,等.上海地区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5):521-524.

[4]肖耀来,李合友,林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786-787.

[5]唐金凤,杨晓梅.出院电话式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1):44-45.

[6]康杰,张雅雯,孔曲.老年COPD患者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6A):964-965.

[7]张岚,杭小华,贾东梅.COPD患者缓解期家庭氧疗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19.

[8]陈雅琴,蒲卉明.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114-115.

R473.56

B学科分类代码32071

1001-8131(2012)04-0293-02

2012-03-27

猜你喜欢
阻塞性出院电话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张 晖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夜半电话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电话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