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肢体语言的魅力

2012-12-31 13:45林小改
文教资料 2012年28期
关键词:肢体历史语言

林小改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一个好的老师,带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听觉的享受,还应该有视觉的冲击。如同我们所定义的美味佳肴,不仅要吃起来香,还要让人看起来心情愉悦,做到真正的色香味俱全,才可以称之为美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一方面要给学生讲解那遥远的历史故事,另一方面还应给学生呈现历史的精彩,因为再动听的讲解,如果缺乏肢体语言的衬托,也会黯然失色。魔术界大师刘谦有句话一直挂在嘴边:“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是否可以说:“接下来,就是见证历史的时刻”。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进入声容并貌的世界。

肢体语言包括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多种方式,是非语言行为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内在生命需要通过行为艺术来表达,教师课堂组织的外在表现则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加以体现。肢体语言是一种立体的、多维的并通过体态、神态进行信息传递的物质载体,是将无形的语言思维方式直接转化为动态的感官形式,用来加强整体印象和表意效果。[1]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是电子的时代,上课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不同的场景,但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调剂口味的,毕竟电子影像和真人世界还是有差别的,否则我们也不会离开电视而选择去球场看比赛。再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感知大部分来源于教师外在的表现方式,从而猜想教师对自己是支持、关心,还是排斥、冷漠。所以,教师肢体语言的呈现方式会无声无息地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氛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肢体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想象是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理解问题,从而使课堂变得与众不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Egan教授在《受过教育的头脑,教学中的想象》(The Educated Mind,Imagin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及其他著作中提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的,它是使教学活动对所有的学生富有成效和充满意味的关键。[2]

什么是历史想象呢?北京大学杜维运先生认为:“就是将自己放入历史之中,进入历史的情况,进入历史的时间,进入历史的空间,然后由此想象当时可能发生的一切。”有些历史场景需要去感受,这时语言便显得苍白无力,需要借助表情和动作来展现。在历史教学中,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将逝去的历史“复活”,让学生再次感受历史的画面,从而将学生带入历史的情境,在情境中体验历史。以《商鞅变法》为例。在讲解商鞅徙木赏金,取信于民时,如果教师只是展现这段话:《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然后用语言描述来讲解这个过程,学生体会深刻的应该是史料的学习。当然也会产生历史想象,但这种想象是模糊的,因为学生不曾真正地进入这个变法的时空里,想象思维就如同笼中之鸟。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到立木时首先在黑板上划一长竖线,标上“木”,并注释“徙之赏十金”,然后自己再用迷茫的眼神望着“木”,接着标注“徙之赏五十金”,之后拔“木”而起,从讲台一边走到另一边。虽然教师只是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将这个过程加以展现,但却给学生呈现出了一个典型形象,相当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素材,为冷酷无情的历史打开了一个缺口,那么学生头脑里联想的空间就会扩大,想象思维就如同离弦之箭。

二、肢体语言的运用有助于调节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学习历史的人总会被误认为呆板,不够灵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历史会给人一种厚重、沧桑感,但同时也给人呈现了无数生动形象的故事,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缤纷多彩。作为历史教师,要呈现给学生哪种历史,是可以选择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让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其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感情。[3]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源远流长的历史,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加入肢体语言的成分,必定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使沉闷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以《罗斯福新政》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罗斯福——这位身残志坚、连任美国四届、被誉为“狮子”和“狐狸”的总统是如何让美国再次崛起的,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采取这样的一种导入方式:教师模仿罗斯福拿着拐杖走路,边走边说:“大家猜猜我是谁?”学生:“罗斯福!”教师:“对!我就是罗斯福!今天我要亲自给你们讲讲我是怎样带领我的国民走出经济危机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热情,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表现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对待学生,而肢体语言则在无形之中透露了教师的态度。比如学生在讲课过程中说话或“开小差”,教师需要放弃以前那种直接批评学生的态度,代之以目光的提示。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教室里,教师直接的眼神接触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有效地帮助分心或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拉回注意力。老师持续地扫视整个教室,并与每个学生的眼神接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老师长时间注视学生时,学生可能会心生警惕,进而达到警告的效果。[4]或者边讲课边走到学生旁边拍拍他的肩膀。这样的肢体语言可以使学生免于被当众批评的尴尬,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好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容的课堂气氛。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5]

三、肢体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心理学家赫拉別思提出过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6]这就说明对于知识的记忆,需要肢体语言的配合才可以又好又快地完成。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也是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记忆。但由于历史自身包罗万象,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涉及的领域又比较多,如果学生在学习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必然会觉得历史枯燥无味,兴趣更无从说起。

恰当的板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而书写板书的过程也即肢体语言的体现过程,因为每个历史符号的书写都需要借助我们的肢体。以《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为例,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侵略战争 发动国家 不平等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 英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中日甲午战争 日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英、法、日、美、《辛丑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华战争 德、奥、意、俄

首先将表格画在黑板上,然后根据讲课进度进行填写。因为边讲边写,学生在注视教师书写的过程,会对知识形成一种强化,同时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记忆策略。如果教师只是口述或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容易陷入不思考只记忆的陷阱里。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的见解会越来越少。在表格填完后,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列强入侵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可以在代表程度的词下面画上下划线,这样学生就会理解当时的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被列强给控制的。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杜威说:“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肢体语言恰如一座桥梁,将无形的教学变成有形的教学,将静态的课堂变成动态的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四、结语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可以展现无声语言的魅力,但在运用过程中须巧妙,既要符合历史的背景和情节,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通过简洁适度的肢体语言展现复杂变幻的历史过程,让学生去体味、反思,再经过教师的引导而内化生成一种知识、一种体验、一种思维、一种灵感。教师上课毕竟不同于演员表演,所以适度显得格外重要,应该明白“动人春色无须多,浓绿万枝红一点”。

除此以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为肢体语言的运用非一日所成,需要不断地积累和磨炼。平常如果能做到自然、得体、恰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艺术,才能起到肢体语言应有的效能。

[1]高丽君,陈静茹.魅力信号——肢体语言的教学启迪[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5):63.

[2][美]Egan,K,等编著.王攀峰,张天宝,译.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3][5]魏清主编.全人教育视野下的有效教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5,58.

[4]何叶荣,李玲.肢体语言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7):148.

[6][台湾]徐鹏力.动感:炫酷时代的肢体印象[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2.

猜你喜欢
肢体历史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肢体写作漫谈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新历史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