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重头文章概览

2013-01-12 08:59
重庆建筑 2013年6期
关键词:标志性特质基坑

《安徽建筑》02/2013

基于I F D理论的严寒城市居住区广场暖房建造设想

严寒城市的冬季由于受到室外低温的影响,人们的日常交往、休闲活动受到了影响。为了给严寒城市冬季的居民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环境良好的交往空间,提升严寒城市居住区整体质量,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以严寒城市乌鲁木齐为例,在IFD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既能够提供冬季交往又能兼顾夏季使用的公共活动空间的方案即广场暖房设计,并基于这一建造设想提供可供参考的推广策略及可持续性发展方案,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专业人士对严寒城市冬季交往空间的重新审视。

(袁萍,潘永刚)

《城市道桥与防洪》04/2013

城市立交节地设计理念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通过设计实例,介绍分析用地狭小条件下立交方案的特点和节地思路。立交设计中,应树立节地设计的理念,精心设计,保证立交方案设计定位准确,标准适当,规模适度,技术指标合理,造型紧凑优美,既满足规划设计年限内交通的发展需求和交通安全的要求,又满足土地节约化使用、城市集约化发展的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目标,因地制宜,科学地分析和预测交通,充分结合地形地貌,通过合理的立交布局和匝道的巧妙安排,取得占地少、投资省、功能全、造型美的最佳设计效果。

(王保军)

《华中建筑》05/2013

借用图底关系理论探讨高层标志性建筑设计策略

论文首先从美学价值和增强城市地域文化两方面阐述了高层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意义,随后借助图底关系理论解析了高层标志性建筑背景的构成要素及特点,解析了高层标志性建筑成为"图"所具有的特征及层次性,最后再借用图底关系理论探讨了高层标志性建筑的创作步骤:对背景进行选取与解析;对建筑高度进行预判;根据预判结果选择相应的创作途径。最终得出结论:在建筑高度占有绝对优势时,主要采用进一步增强高度优势和多元化手段;在建筑高度与背景建筑高度相当时,主要采用拔高建筑高度、突出体量特质性和突出建筑冠部特质性三种手段;在建筑高度不占优势时,主要采用突出体量特质性和突出建筑表皮特质性两种手段。

(孙颖,董彬,殷青)

《施工技术》09/2013

典型地铁隧道结构安全保护工程案例分析

结合相关典型地铁隧道结构安全保护工程案例,分析了不同地铁隧道的结构形式、工程地质条件、与基坑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施工工法选择以及隧道结构安全监测对紧邻隧道结构安全的影响。分析认为:盾构隧道抵抗外部作业扰动的能力相对较低,地铁隧道结构周边地层对隧道结构的受力与变形起着先决作用,地铁隧道结构与深基坑的不同空间位置关系决定着隧道周边地层保护作用的程度。基坑支护形式设计与基坑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对隧道结构周边应力场的影响,以隧道结构安全的受力与变形控制为前提。

(李钊,刘庭金)

猜你喜欢
标志性特质基坑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熊出没,注意”的由来
屠呦呦入围“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伊朗遭“标志性攻击”震动中东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标志性工程撑起中建三局二建华南公司金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