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离子电池专利信息分析

2013-01-16 08:39石继仙
电池 2013年2期
关键词:中国专利申请量实用新型

朱 科,石继仙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90)

目前,国内仅有少量的文献分析了有关锂离子电池的专利技术,如基于锂电池的中国专利文献的发展趋势分析[1],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利申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2],对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的中国专利申请状况的分析[3],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磷酸铁锂专利问题的分析[4]等。这些文献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有限,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分析。

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锂离子电池在中国的专利状况,本文作者通过全面检索锂离子电池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从总体状况、申请趋势、活跃度、法律状态、研发团队以及国家和地区分布等角度[5],分析了中国锂离子电池专利信息的相关情况。

1 数据来源和检索方法

在中国专利文献检索系统(CPRS)中,采用国际专利分类号(IPC)“H01M 10/00(二次电池;及其制造)”以及关键词“锂”和“Li”等进行了检索,共得到自1985年以来的有关锂离子电池的中国专利文献共计12 971篇,专利文献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

文中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11月26日。

2 专利信息分析

为了从不同视角全面、深入地了解锂离子电池在中国的专利技术状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检索得到的专利信息进行了分析。

2.1 专利申请总体状况

将专利申请分为国内申请和国外申请两个方面,并根据申请的类型,分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两种类型,进行了相关分析。

图1为锂离子电池国内外申请的类型分布图。

图1 锂离子电池国内外申请专利类型分布Fig.1 Patent type distribution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tion of Li-ion battery

从图1可知,锂离子电池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中,国内的申请数量占多数,达到9 310件,国外的申请数量仅为3 661件。国外的申请中,发明专利占绝大多数,实用新型专利很少,仅为15件;国内的申请中,发明专利虽然也占据多数,但实用新型专利达3 033件。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一般低于发明专利,因此上述结果表明:国内在中国申请的锂离子电池专利虽在数量上领先于国外,但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 国内外专利申请趋势

为了了解锂离子电池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将国内外专利申请量随申请年份作图(见图2),即可得到专利申请的发展趋势。

图2 锂离子电池国内外专利申请趋势Fig.2 Patent application trend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tion of Li-ion battery

从图2可知,国外有关锂离子电池的专利申请在1985-1999年处于缓慢起步期,申请量很少;在2000-2010年处于平稳增长期,申请量持续而平稳地上升;从2011年过后,申请量急剧下降,这与部分专利申请还未公开有关。国内锂离子电池的专利申请,在1985-1999年一直为缓慢起步期,申请量很少;在2000-2007年为快速发展期,申请量呈直线增长;在2008-2011年为急剧增长期,申请量呈指数级增长;2012年的申请量急剧下降,与部分专利申请还未公开有关。

在2003年以前,国内锂离子电池的申请量落后于国外,表明国内对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起步较晚。从2005年开始,国内的申请量已超过国外,从2005年之后的申请量趋势看,国内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国外。

2.3 专利申请活跃度分析

为了了解国内外专利申请和技术研发的活跃程度,将2009-2010年的年平均申请量与1999-2008年的年平均申请量的比值定义为活跃度指数,列于表1。

目前胜利油田已经在多个水驱普通稠油区块开展了水驱转热采的工作,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其他区块的水驱转热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表1 锂离子电池国内外专利申请的活跃度Table 1 Patent application activity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tion of Li-ion battery

从表1可知,国内外总申请的活跃度指数为3.39,其中国内的活跃度指数为4.58,大于国外的活跃度指数1.80。

2.4 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

为了了解国内和国外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图3列出了国内外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

图3 锂离子电池国内外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分布Fig.3 Law status distribu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atent application of Li-ion battery

从图3可知,锂离子电池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均为授权有效的数量最多,其次依次为公开待审、视撤、因费用终止和驳回,其他法律状态的数量很少。

鉴于我国实用新型专利不进行实质审查,通过初审即可授权,专利权不稳定,发明专利通过实质审查后方可获得授权,将发明专利的法律状态单独统计,列于表2。

表2 锂离子电池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Table 2 Law status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ntion application of Li-ion battery

从表2可知,国内发明专利的授权的比例(46.11%)略高于国外(44.66%),但视撤、驳回和因费用终止的比例也均分别略高于国外。

2.5 研发团队分布

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研发锂离子电池的团队,将专利申请量按照国内外的不同研发团队进行统计分析,见图4。

图4 锂离子电池国内外专利申请的研发团队分布Fig.4 Research&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distribution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patent application of Li-ion battery

2.6 国外申请的国家分布

为了了解在中国申请锂离子电池专利的国家分布状况,将专利申请量按照专利申请的国家进行统计分析,见图5。

图5 国外锂离子电池专利申请的国家分布Fig.5 Country distribution for foreign patent application of Liion battery

从图5可知,日本的专利申请量达2 113件,超过国外总申请量(3 661件)的50%;韩国、美国和德国的申请量分别为771件、441件和143件;法国、加拿大和英国的申请量分别为68件、27件和26件;其余国家的申请量均不足20件,其中申请量在5件以下的国家有15个。

2.7 国内申请的地区分布

为了全面了解国内锂离子电池不同地区的研发现状,将专利申请量按照省份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3。

表3 国内锂离子电池专利申请的地区分布Table 3 Area distribution for domestic patent application of Li-ion battery

从表3可知,国内锂离子电池专利申请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其中广东的申请量达2 916件;北京、天津、江苏、上海和浙江的申请量也较多,为600~900件;湖南、福建、山东、安徽、湖北和河南的申请量为200~400件;此外,申请量为100~200件的省份有6个,50~100件的有3个,10~50件的有7个,1~10件的有4个。

3 结语

国内有关锂离子电池的专利申请的总数量超过国外,但国内的研发起步较晚,且专利申请的质量有待提高,近年来国内的申请更活跃,专利申请的数量的增长势头强劲;国内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呈现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多面出击的良好局面,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望实现向产业化过渡的无缝对接;国外在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专利申请中,日本的申请量最多,应引起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国内锂离子电池研发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其中广东省的申请量最多。

[1]ZHAO Yan-qiang(赵晏强),LI Jin-po(李金坡).基于中国专利的锂电池发展趋势分析[J].Journal of Intelligence(情报杂志),2012,31(1):35 -40.

[2]XIE Yan-ting(谢燕婷),TANG Tian-tian(唐甜甜),PEI Jun(裴军),et al.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利申请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China Invention and Patent(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1):44-49.

[3]YU Bi-tao(余碧涛),XU Guo-xiang(徐国祥),LI Fu-shen(李福燊).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J].Science Forum(科协论坛),2012,(1):132 -135.

[4]FAN Bing(范兵),CAI Zhi(蔡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磷酸铁锂专利问题浅析[J].Research of Car Industry(汽车工业研究),2012,(4):28 -30.

[5]ZHU Ke(朱科),SHI Ji-xian(石继仙).燃料电池专利申请状况分析[J].Battery Bimonthly(电池),2012,42(2):106-109.

猜你喜欢
中国专利申请量实用新型
关于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关问题探析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 家电企业获奖专利选登
方大九钢新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德国实用新型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圆珠笔用墨水中国专利介绍(续)
圆珠笔用墨水中国专利介绍(续)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