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音教学中语音意识作用的个案研究

2013-01-16 07:49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音位发音成人

张 瑾

(信阳农林学院外语系 河南信阳 464000)

0 引言

语言意识与语言的学习有极大的关联性,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成人语音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比较母语与第二语言语音系统的差异,分析母语对成人二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强调成人英语学习者过学习“关键期”后语音易“石化”的问题,而没有针对成人进一步提高发音准确性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就语言意识来说,国内开展的相关研究中,大多涉及二语阅读与写作方面,极少有从语言意识的角度对成人语音学习的调查研究。本研究利用语言学家Schmidt提出的注意理论(Noticing Hypothesis)[1-3],对高职高专院校成人英语学习者在不同的语音意识方式作用下能否改善语音以及改善程度如何,即能否从初始的可控制正确发音行为发展为最终在实际交际场所自发的正确的发音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语音意识对成人英语学习者的意义,为今后英语教学中注重语音意识打下基础,促进和谐英语语音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1 个案研究基本情况

1.1 研究对象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2名大一学生,男女生各一人,高考英语成绩均在100分以上,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发音基础。

1.2 研究步骤

1)获取实验前定性数据。首先告知研究对象此研究的目的以及由Morley[4]提出的“学习者意识和态度”的图表,理由是该研究与研究对象的内在学习过程息息相关;然后由研究人员挑选含有不同语音特征且与研究对象词汇水平相匹配的英文语篇让其朗读,对其有明显语音错误的音位或超音段特征进行详细记录,再由研究对象自述其认为有语音错误的地方及原因;最后由研究人员分析并记录其发音行为。

2)对研究对象进行语音学理论知识培训。让研究对象理解并掌握48个音标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具体方式有图片讲解、精听音标、经典语音材料等,然后进行小组分析和集体评价,通过访谈和有声思维法归纳各个研究对象对正确发音特征的注意程度和掌握程度。

3)实验过程。选取含有研究对象发音困难和错误的语音材料,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练习;让受试者听取此材料正确的发音,注意正确的语音输入和其自身语音输出之间的差异;然后实施模仿练习,目的在于检测研究对象能否自我监控、自我调整(有意注意),以达到一定的可控制发音行为。如果确实达到一定的可控制发音程度,可开始下一步任务,使研究对象围绕具体的语言交流话题自由表达,目的在于检测受试能否自动发音。可能会存在以下情况:在有意注意的情况下能正确发音,而在日常交流中,即不注意的情况下又会回到最初的错误中。因为整个过程包含自我比较、自我监控和调整等涉及学习者的内在心理的活动,可采取有声思维法,观看研究对象的学习日记和访谈的方法。

4)获取试验后定性数据,比较实验前后数据,检验结果。挑选句法结构、词汇难度与实验前测试相似的英文语篇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并通过问卷和访谈获取数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数据

采取访谈和录音的方式,对研究对象(女生:A,男生:B)的发音获取相关认识,主要表现为:

B→/ai/,/æ/,/е/,/ʒ/ 以及音节特征中的弱读和连读

其中,访谈提出的主要问题如下(用于录音的朗读材料为发音相似的单词、一篇BBC新闻材料、一篇从高职高专口语教材中节选的文章):

①你认为你的英语发音是否标准?有没有人曾经告诉过你你的发音准确或不准确?

②哪些音位或超音段特征是你不能准确掌握的?

③你是否有意识地尝试改正不正确的发音?

④你曾经用过哪些方式方法改善发音?

⑤你是否有意识地利用语音理论知识(发音部位、发音方式)指导自己的发音?

具体实验数据如表1、表2、表3。

表1 从研究对象A获取的实验前数据

表2 从研究对象B获取的有关音位的实验前数据

表3 从研究对象B获取的有关音节特征的实验前数据

2.2 实验后数据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研究对象的语音学习过程,获取有效的对比数据,实验分为以发音为导向的听力和模拟发音练习、语篇练习、即兴言语练习三个阶段。

1)以发音为导向的听力练习和模拟发音练习阶段。以发音为导向的听力练习的目标是使研究对象区分易混淆的音位的发音,明确在连贯语篇中略读和连读的方式方法。模拟发音练习旨在使研究对象明确易混淆音位的具体发音部位和方式,进一步自我监控和调整词与词之间的略读和连读方式。这一阶段使用的语音资料选自《国际音标与快速突破语音》[5]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口语课程第一册Learn to Talk[6]。对于研究对象A通过有声思维法,研究对象B通过阅读其撰写的学习日记的方法,了解他们学习的心理过程,以及在有意注意的情况下采取的学习策略。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研究对象能够注意到正确的语音输入和自己的语音输出之间的差异,从而能掌握正确的发音,在有意注意含有其问题发音的单词时,改正自身错误的发音。

2)语篇练习阶段。此阶段的目标在于确认研究对象能否将上一阶段获取的准确发音稳定下来;能否在较长语篇中正确自然地发音。语音材料:BBC新闻语篇、名人演讲稿、有趣故事等。前两种语音材料用于检测研究对象在语篇中发音的准确度和流畅性,后一种语音材料用于复述,以检测研究对象在自由表达时发音的准确度和流畅性,即研究对象能否将可控制发音行为转化为自发的发音行为。实验数据如表4、表5、表6。

表4 从研究对象A获取的实验后数据

表5 从研究对象B获取的有关音位的实验后数据

表6 从研究对象B获取的有关音节特征的实验后数据

3)即兴语言练习阶段。此阶段的练习用于检测研究对象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有意注意练习之后,能否在实际交际场所即无意注意的情况下,准确自发地发出含有其问题发音音位的词汇。通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研究对象进步很大,均能改正其问题发音。唯一的缺憾是在自由言语时仍然缺乏流畅性,且研究对象B对音节特征的自我调整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在这一阶段,研究对象A和B均被鼓励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用英语交谈,如看图片,然后描述图片内容,发表感想;围绕给定话题自由交谈等。所有发言均被录音记录。与此同时,通过访谈和学习日记的方式获取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通过访谈得知,研究对象A除了实验时间外,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机会,增加说英语的机会。实验结束时,能够在大部分交际场所准确流利地发出/θ/和/ð/两个音位,排除偶尔的情绪和某些交际场所勇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其学习日记得知,研究对象B对单个音位/æ/,/е/和/ai/进步很大,可以在实际交际场所不需任何重复、停顿地直接发出这些音位。但是在说话结束时却会自我反问“我刚才这些音位都发对了音吗?”,同时也会问室友和交谈者类似的问题。但是,对于辅音/ʒ/和音节特征,研究对象B的进步不是很明显,改善效果不好。从其日记看出,朗读时怕遇到/ʒ/这个音位,说话时也有意识地避免用到这个音位,常常会习惯性地重复含有这个音位的单词,想确保发音时舌头放对位置,但能正确区分/ʒ/和/r/这两个音位。对于音节特征,虽然在实验结束时还不能做到自发发音,但研究对象B在朗读和说话时能有意识地弱读和连读,原来的中国式英语强调已经有所改变。

2.3 结论

1)语音意识可以促进成人英语学习者的语音行为从可控制发展为自发。学习者注意到自身的发音问题,标准发音输入和自身语音输出之间的差距后,在了解了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后,会极力尝试改正其问题发音,创造练习的机会,同时在不同的练习阶段会持续地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其发音,使获取的显性知识逐渐转化为隐性知识,即在语音意识的作用下,短期记忆通过不断地比较和整合转化为长期记忆,以促进语音知识的真正吸收。正如Ellis提出的二语习得模式[7],如图1;同时也验证了Schmidt提出的“注意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3]。

图1 二语习得的模式

2)可控制发音行为向自发发音行为的转移程度和母语迁移有关。通过持续的有意练习,成人英语学习者可以达到自发发音的程度。一般来说,单音位容易实现自发发音,而超音段特征,比如音节,则相对较难实现。发音特征和汉语相似的音位更容易改正和实现自发发音;而汉语语音系统中没有相似发音特征的音位的改正过程更困难,也更难实现自发发音。一旦成人英语学习者明确了英汉语音发音的区别,他们就会在语音意识控制下通过比较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的不同,不断模仿标准发音,以此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直至最终无负迁移。但是对于汉语中不存在的发音特征,成人英语学习者不能顺利找到准确的发音方式,也就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发音器官。因此,需要更长时间的练习以养成发音习惯,形成长期记忆,最终将其内化。

3 结束语

通过研究发现,语音意识有利于成人英语学习者对语音学习过程的理解,从而促进其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在此基础上,对成人语音教学提出一些展望:①教师应对成人语音学习者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包括微观和宏观的语音特征,即音段特征和超音段特征,避免孤立化、简单化,以确保同时实现完美发音的两个特征:准确和流畅。②教师应注重逐渐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以促使其养成自我监控、自我调整的有效学习习惯,同时促进其自学的积极性。③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语音材料和纯粹的模仿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此外,本研究只是一次对英语语音学习过程的个案探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样本数量较小、录音环境较差等缺陷,希望能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进。

[1]Schmidt,R.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pplied Linguistics,1990,11:129-158.

[2]Schmidt,R.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3,13:206-226.

[3]Schmidt,R.Conscious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 tutorial on the role of attention and awareness.In Schmidt,R(Ed.)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Technical Report,1995,9:1-64.

[4]Morley,Joan.The Pronunciation Component in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ESOL Quarterly,1991,25/3:481-520.

[5]创新英语工作室.国际音标与快速突破语音[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6]王守仁,何宁,俞希.口语教程 Learn to Talk第一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7]Ellis,Rod.The structural syllabu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ESOL Quarterly,1993,27/2:91-113.

猜你喜欢
音位发音成人
满语方言中的音位变换现象
成人不自在
汉语言语产生的语音加工单元——基于音位的研究*
Playing with h
Un rite de passage
利用方言进行现代汉语音位教学的探索
Playing with /eI/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