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方治验3 则

2013-01-22 22:07张铁峰
中医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桂枝汤少阳伤寒论

张铁峰

( 襄城县中医院,河南 襄城461700)

《伤寒论》是历代医家尊奉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想成才,必须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笔者临证时以抓主症、找病机为突破口,结合《伤寒论》条文,运用原方治疗疾病,取得一剂知、两剂愈的显著疗效,验证了《伤寒论》方药的神奇。现举《伤寒论》原方治验3 则,介绍如下,以飧同道。

1 桂枝汤的妙用

药物组成:桂枝3 两,芍药3 两,甘草2 两(炙),生姜3 两(切),大枣12 枚(掰)。

因桂枝汤为《伤寒论》的第一首方,故又称群方之冠。尤怡在《金匮心典》中引徐(彬)氏之说,曰:“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说明该方具有解肌发表或调和营卫的作用。张仲景对该方的论述条文甚多,如《伤寒论》第13 条曰:“太阳病,头痛,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第56 条曰:“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案1 患者,女,74 岁,2010 年7 月25 日初诊。主诉:感冒后头痛6 d,不大便3 d。患者6 d 前晚上出现身冷,发热(腋下38.5 ℃),头痛,无汗,服用安乃近片2 片,汗出后热退,头痛减轻;次日午时再次出现发热(腋下38.5 ℃),头痛,于当地某诊所给予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2 d,仍发热(腋下37.4 ℃),头项疼痛,不排大便。现症:恶寒(恶风),汗出,头项疼痛,发热(腋下37.4 ℃),寸口脉浮,小便色、量正常。笔者辨其为太阳中风证,给予桂枝汤1 剂。处方: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姜15 g,大枣4 枚。嘱患者头煎时加水600 mL,煎药汁至300 mL,顿服;约10 min 后服热小米汤300 mL。若2 h 后病情未减轻,则二煎继服。患者服头煎药汁约1 h 后,全身微微汗出,头痛消失,周身轻松。服二煎药汁1 h 后,排出大量大便。翌日病愈。

按 本例患者感冒6 d,不大便3 d,伴发热、汗出、头项疼痛、恶风,与《伤寒论》第13 条所述相符;头痛,不大便,发热,小便清,与《伤寒论》第56 条所述相符。张仲景言:“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邪气在表,正气抗邪于外,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失和,腑气不得降,故不排大便。仲景通过观察小便的清与否,来判断病在表与里,可谓一字千金。患者服桂枝汤后,表邪解,里气和,则大便畅。

2 小柴胡汤的巧用

药物组成:柴胡半斤,黄芩3 两,人参3 两,半夏半升,甘草(炙)、生姜(切)各3 两,大枣12 枚。

《伤寒论》第101 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第230 条曰:“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第263 条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案2 患者,男,40 岁,2010 年11 月16 日初诊。主诉:大便困难半年。患者自半年前感冒后渐渐出现排大便困难,近3 个月来每日要入厕蹲便十余次,每次近0.5 h,但多数无大便,少数排量少,质软,不臭;近1 个月来每于夜间子时出现便意时,即突然四肢瘫软无力,不能动,但头脑清醒,发病时面部发白,口唇发青,约3~5 min 开始出汗,至头发湿透则四肢逐渐能动,体力恢复,入厕或解少许大便,方能入睡。曾于多家医院就诊,做过多次检查,均无明确诊断,给予中西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均无效。患者平素常口苦,咽干,两胁不时胀闷。现症:舌淡,苔薄白,脉弦。给予小柴胡汤3 剂,处方:柴胡20 g,黄芩10 g,半夏15 g,人参10 g,炙甘草10 g,生姜10 g,大枣4 枚。嘱患者煎药时每剂加水1 000 mL,煮药汁至700 mL,去渣,再煎取药汁500 mL,将两次煎取药汁混合,分2 次温服。服药后,患者诉夜间未再瘫软,每日入厕减至6 次以下,蹲厕时间也变短,仍口苦、咽干。效不更方,再取2 剂。服药后,患者诉大便每日1 次,口苦、咽干、胁胀均消失。

按 患者因感冒致病,口苦,咽干,脉弦,均符合《伤寒论》第101 条及第263 条所述;胁下满,不大便,舌苔白,符合《伤寒论》第230 条所述。患者每日入厕十余次,大便不多也不硬,此种情况笔者临证20 年余从未见过,但按仲景的思路,从少阳病入手。少阳为机体的枢纽,子时为胆经值日,少阳枢机不利,子时胆经升发受阻,正邪相争,则出现四肢瘫软无力;汗出后邪气暂退,肢体瘫软恢复,少阳病波及阳明,阳明通降不利,则大便困难。给予小柴胡汤调和阴阳,枢机和利,胆经升发有序,阳明通降有力,则病愈。

3 新加汤的奇用

药物组成:桂枝3 两,芍药4 两,甘草2 两(炙),人参3 两,大枣12 枚(掰),生姜4 两。

《伤寒论》第62 条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案3 患者,女,70 岁,2008 年9 月26 日初诊。主诉:右上嘴唇不能触摸,摸之剧痛半年。患者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右上唇不能触摸,起初为局部痛,渐渐出现右面部刀割样疼痛,甚至不敢洗脸,一旦碰着右上唇即诱发右面部刀割样疼痛;曾于多家医院按三叉神经痛治疗,给予中药、西药、针灸、穴位注射等方法,均无效果。现症:神情疲惫,少言,问一答一,面部皮肤略发黄,无肿胀,无斑疹,舌淡白,苔薄白,脉沉细迟,脉搏58 次/min。给予桂枝新加汤2 剂,处方:桂枝15 g,白芍20 g,炙甘草15 g,人参15 g,大枣4 枚,生姜20 g。9 月28 日复诊,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诉服药1 剂即舌能抵上唇,服药2 剂即能洗脸。效不更方,继服4 剂,病愈,未再复发。

按 本例患者神疲、少言、舌淡、脉沉细迟,当属气血虚弱,不荣则痛,但不能触碰又类似实证。前医用药看似对症而无效,采用仲景之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人参补气,加大白芍用量以养血,大量生姜引药力达表,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猜你喜欢
桂枝汤少阳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桂枝汤在温病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基于“少阳主骨”理论从少阳防治儿童矮身材刍议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童心童画
《三千年》
解读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
桂枝汤辛温解表质疑
略论桂枝汤的补益中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