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及其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2013-01-26 04:01杜玲华
中外医疗 2013年15期
关键词:门脉胰腺癌胰腺

杜玲华

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广东深圳 518000

胰腺癌即胰腺导管细胞癌,是最为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之一。具发病率高、恶性程度较高、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其预后性较差,患者5年存活率仅达到1%~3%[1]。目前,胰腺癌的发生率日趋上升,由于其临床早期表现具较强隐匿性,高特异性、敏感性肿瘤学检查的缺少,使得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较大。有文献[2]报导多层螺旋CT扫描术可作为胰腺癌诊断的主要方式。因此对于胰腺癌患者而言,早期发现、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的关键所在。该研究以该院2011年1—12月接收的胰腺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接收的胰腺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为55岁。42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为胰腺癌。肿瘤分布位置:12例于头颈部,17例于尾部,13例于体部。患者临床表现不一,常伴有恶心、腹痛、不适、腹部包块、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

1.2 方法

该文使用的是SIEMENS螺旋CT机。给予患者腹部平扫、胰腺期、门脉期扫描。在指导患者扫描前口服复方泛影葡胺400mL后行腹部平扫,厚度为5mm;之后,通过高压注射器向患者注入碘海醇造影剂90mL,注射速率为3mL/s,分别在延时30s、70s后给予患者胰腺期、门脉期双期扫描。

1.3 影像图分析

由该院3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2名普外医生组成了研究小组。评价增强扫描后正常胰腺组织、肿瘤在胰腺期、门脉期双期的CT值变化,并计算二者的Hu差值;通过分析CT征象、肿瘤位置和侵犯等情况来确定切除法,并和手术结果相对比。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处理组间差异。

2 结果

螺旋CT双期扫描后结果显示:正常胰腺组织在胰腺期、门脉期双期的增强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灶组织在胰腺期、门脉期的增强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差值在双期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胰腺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增强后CT值、Hu不同时期比较

3 讨论

3.1 胰腺癌的临长表现与特征

胰腺癌是最为常见的胰腺肿瘤之一,因其恶性程度较高,预后性较差,在美国肿瘤致死率中排第四位,目前手术切除术是治愈肿瘤的唯一有效方法。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常伴有恶心、腹痛、不适、腹部包块、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多数患者中 60%~70%的肿瘤存在头颈部,15%~20%存在体部,5%~10%存在尾部[3]。因早期胰腺癌患者存在肿瘤发生部位隐蔽、临床症状不明显、影像CT征象不明显等特点,常常为早期发现、诊断带来困难,又因胰腺癌侵袭性较高,患者早期方可出现血行、淋巴转移、胰周血管侵犯等造成胰腺癌确诊后只有少数可以行手术切除,因此,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对胰腺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3.2 螺旋CT双期扫描对于胰腺癌诊断的意义

大多数胰腺癌为导管腺癌,具腺体结构、导管体结构两种主要成分,所以胰腺癌多为血供缺乏的实性肿瘤[4]。当胰腺癌肿块侵袭血管后,可造成血管血流速度的减慢,致使癌组织的肿块强化较正常胰腺组织较低。因此,向患者注射可增强扫描的造影剂后,短时间内正常胰腺组织密度可达到最大值,而癌组织的肿瘤密度上升值不显著,从而在影像图上形成肿瘤组织密度小、正常组织密度大的表观。根据此原理可向患者提供CT双期增强扫描,即在胰腺正常组织密度与肿瘤密度差值最大时给予胰腺期扫描,在肝脏组织密度到达最大时再行门脉期扫描,从而实现双期扫描[5]。

该研究向42例患者行螺旋CT胰腺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后,结果显示出正常胰腺组织在胰腺期、门脉期双期的增强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灶组织在胰腺期、门脉期的增强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通过比较不同胰腺组织不同分期之间CT值差异的显著性来进行肿瘤的诊断。

螺旋CT双期扫描作为早期诊断胰腺癌的理想影像学方法具以下优点:CT扫描迅速、所需时间短;双期扫描可直接将胰腺组织的形态、大小和病灶等情况清晰显现,同时可排除肥胖、肠气等因素的影响;胰腺正常组织、肿块的强化后特点清晰明了;胰腺癌的定性能力、诊断准确率较高;双期扫描后胰腺、胰周血管等周围组织结构的特点得到了增强。因此,螺旋CT双期扫描术可最大程度上区分胰腺癌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指导胰腺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可为有效临床方案的建立提供依据。

[1]曾亚光.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临床价值探讨[J].健康必读,2011(6下旬刊):27-28.

[2]陈英鑫,李苏建,王中秋.胰腺癌多层螺旋CT成像新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1):1767-1770.

[3]薛华丹,刘炜,王沄,等.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能力初步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399-1401.

[4]刘彦平,章伟,朱应合,等.128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2):1856-1858.

[5]Stephens DH.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J].Abdom Imaging,2006(21):201-210.

猜你喜欢
门脉胰腺癌胰腺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早诊早治赶走胰腺癌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