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三人制裁判法裁判员位置转换的技巧探析

2013-02-15 00:23刘文忠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前导宣判犯规

刘文忠

根据国际篮联中央局1999年会议精神,自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举办的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2012年1月28日,国际篮联将每四年举行的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更名为篮球世界杯)篮球比赛中执行了新的三人裁判法。为尽快与国际接轨,中国篮球协会于2001年4月举行的全国男子乙级联赛和全国男篮甲B联赛中首先实行了三人裁判法。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推广,除在全国举行的大型比赛和一些对外邀请赛、对抗赛外,基层的比赛很难看到三人执裁的场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在临场执裁中三位裁判频繁转换位置的技巧有关,因而很难在基层学校的教学中推广与普及。

1 篮球三人裁判法的分工和优势

1.1 三人篮球裁判法的分工

三人裁判法即一场比赛由三名裁判员在分工合作、配合默契的前提下进行执裁。三名裁判员中,一名主裁判,两名副裁判。在临场中,根据位置的变化和转换,三名裁判员被称为前导裁判员、中央裁判员和追踪裁判员。

1.2 篮球三人裁判法的优势

(1)区域分工、职责明确,比二人裁判法更能突出裁判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与默契配合;(2)三人裁判法与二人裁判法相比,裁判员有“三小”,即管辖的区域小、运动量小、压力小。这使裁判员的体力、精力更有保障;(3)三人裁判法与二人裁判法相比,增加了一名裁判员。这有效减少了错判、漏判,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4)三人裁判法与二人裁判法相比,加大了管理比赛和控制比赛的力度。

2 比赛中裁判宣判违例后位置转换的技巧

2.1 违例发生在强侧,裁判员转换位置的技巧

(1)强侧,是指前导裁判员落位的一侧。在比赛中,违例发生在强侧,进攻方向不变时,无论前导裁判员或追踪裁判员在记录台一侧或对侧的强侧,防守队员发生违例且进攻方向不变时,三位裁判员的位置不改变。谁宣判违例谁管理掷界外球,即前导裁判员、追踪裁判员、中央裁判员位置不变。

(2)在比赛中,违例发生在强侧,进攻方向发生改变时,当前导裁判员或追踪裁判员在强侧进攻队员发生违例时,控球方失去球权,三位裁判员向新的进攻方向整体移动。不论谁违例均由前导裁判员在违例就近的界线外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原来的追踪裁判员成为前导裁判员,前导裁判员成为追踪裁判员并管理掷界外球,中央裁判员不变。

2.2 违例发生在弱侧,裁判员位置转换的技巧

(1)弱侧,是指前导裁判员没有落位的一侧。在比赛中,当违例发生在弱侧,且进攻方向不变时,中央裁判员不论在记录台一侧或对侧宣判防守队员违例,均在违例就近的界线外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前导裁判员移向原中央裁判员一侧继续担任前导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

(2)在比赛中,当违例发生在弱侧,且进攻方向发生变化时,中央裁判员不论在记录台一侧或对侧宣判进攻队员违例,均要移向攻势的前方。此时落位于中线与前场罚球线延长线之间的中央裁判员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监控比赛。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违例就近的界线外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原来的追踪裁判员移向新的半场中央裁判员的位置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

3 比赛中裁判员宣判犯规后位置转换的技巧

3.1 犯规发生在强侧,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后,裁判员转换位置的技巧

(1)在比赛中,追踪裁判员或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防守队员犯规,均与记录台对面的中央裁判员换位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原中央裁判员则移向记录台,宣判犯规的追踪裁判员或前导裁判员换位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或新的前导裁判员,记录台同侧没有宣判犯规的裁判员位置不变;当追踪裁判员宣判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担任新的中央裁判员,而原中央裁判员则移向记录台同侧违例就近的界线外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记录台同侧的前导裁判员位置不变;当前导裁判员宣判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担任新的中央裁判员,原中央裁判员则移向记录台同侧违例就近的界线外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记录台同侧的追踪裁判员位置不变。

(2)在比赛中,追踪裁判员或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的强侧宣判防守队员犯规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担任新的追踪裁判员,记录台同侧的中央裁判员位置不变;当追踪裁判员宣判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再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仍为追踪裁判员,其他两位的裁判位置不变;当前导裁判员宣判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原追踪裁判员的位置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则移向原前导裁判员的位置,并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记录台同侧的中央裁判员位置不变。

3.2 犯规发生在弱侧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后,裁判员转换位置的技巧

(1)在比赛中,当中央裁判员在记录台一侧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均移向记录台的对侧,仍为中央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与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记录台的同侧,仍为追踪裁判员和前导裁判员,移向记录台的原追踪裁判员管理掷界外球。

(2)在比赛中,当中央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违例就近的界线外管理掷界外球,管理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对侧仍为前导裁判员,记录台同侧的原追踪裁判员留在记录台同侧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

3.3 裁判员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在前场执行罚球时裁判员位置的转换技巧

(1)在比赛中,追踪裁判员或前导裁判员在强侧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后并在前场执行罚球时,裁判员位置的转换技巧。追踪裁判员或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当原追踪裁判员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仍为追踪裁判员,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对侧仍为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原中央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同侧仍为中央裁判员并协助管理罚球;当原前导裁判员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原中央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对侧的端线外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原追踪裁判员仍留在记录台同侧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并协助管理罚球;当追踪裁判员或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了防守队员及球队成员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在执行完罚球后移向记录台对面中线与边线交点的界限外管理一次掷界外球,其他裁判员位置转换与上述相同。

在比赛中,追踪裁判员或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中央裁判员位置不变协助管理罚球;当原追踪裁判员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仍回到记录台对侧原来位置,原前导裁判员位置不变并管理罚球,中央裁判员位置不变协助管理罚球;当原前导裁判员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移向同侧端线外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中央裁判员位置不变协助管理罚球;当追踪裁判员或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了防守队员及球队成员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在执行完罚球后移向记录台对面中线与边线交点的界限外管理一次掷界外球,其他裁判员位置转换与上述相同。

(2)在比赛中,裁判员在弱侧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后并在前场执行罚球时,裁判员位置的转换技巧。当中央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同侧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协助管理罚球,原前导裁判员位置不变,并管理罚球;当中央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了防守队员及球队成员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在执行完罚球后移向记录台对面中线与边线交点的界限外管理一次掷界外球,其他裁判员位置转换与上述相同。

在比赛中,当中央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了防守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仍留在记录台一侧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并协助罚球,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对侧,并管理罚球;当中央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了防守队员及球队成员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在执行完罚球后移向记录台对面中线与边线交点的界限外管理一次掷界外球,其他裁判员位置转换与上述相同。

3.4 裁判员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后,裁判员位置的转换技巧

(1)在比赛中,裁判员在强侧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后,裁判员位置的转换技巧。追踪裁判员或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新的前场,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当原追踪裁判员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新的前场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原中央裁判员移向记录台的同侧新的前场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原前导裁判员移向犯规就近的边线处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当原前导裁判员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新的前场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移动在记录台同侧新的前场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原中央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同侧进攻队犯规就近的界线外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

在比赛中,追踪裁判员或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新的前场,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中央裁判员移向记录台的同侧新的前场继续担任中央裁判员;当原追踪裁判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新的前场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中央裁判员移向记录台的同侧新的前场继续担任中央裁判员,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进攻队犯规就近的界线处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当原前导裁判员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新的前场仍为前导裁判员,中央裁判员移向记录台的同侧新的前场继续担任中央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移向进攻队犯规就近的界线外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仍为追踪裁判员。

(2)在比赛中,裁判员在弱侧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后,裁判员位置的转换技巧。当中央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新的前场仍为中央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同侧新的前场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进攻队犯规就近的界线处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

在比赛中,当中央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了进攻队员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仍回到记录台对侧新的前场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同侧新的前场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对侧进攻队犯规就近的界线处管理掷界外球,掷界外球后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

3.5 某队处于全队处罚状态时,裁判员在一侧的半场宣判犯规并要在球场的另一侧半场执行罚球时,裁判员位置的转换技巧

(1)在比赛中,裁判员在球场一侧的半场宣判某队最后一次罚球或仅有的一次罚球以及队员正在投篮,在球离手后的一刹那宣判该队队员犯规后,裁判员位置的转换技巧。某队处于全队处罚状态时,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该类犯规后,处理此类犯规的原则:谁宣判犯规在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另一半场靠近中线球队席边界延长线处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转换位置后新的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管理罚球。

当追踪裁判员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另一半场仍为追踪裁判员,记录台的对侧的中央裁判员移向另一半场同侧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记录台同侧原前导裁判员移向另一半场记录台同侧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协助管理罚球;当前导裁判员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另一半场成为追踪裁判员,记录台的对侧的中央裁判员向另一半场同侧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记录台同侧原追踪裁判员移向另一半场记录台同侧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协助管理罚球;当中央裁判员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另一半场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对侧的另一半球场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同侧的另一半球场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并协助管理罚球;当追踪裁判员、前导裁判员或中央裁判员此时在记录台同侧宣判了某队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在执行完罚球后移向记录台对面中线与边线交点的界线外管理一次掷界外球,其他裁判员位置转换与上述相同。

在比赛中,某队处于全队处罚状态时,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该类犯规后,处理此类犯规的原则:谁宣判犯规在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另一半场靠近中线球队席边界延长线处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转换位置后前导裁判员(或新的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管理罚球。

当追踪裁判员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另一半场仍为追踪裁判员。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对侧另一半场同侧仍为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原中央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同侧另一半球场仍为中央裁判员协助管理罚球;当前导裁判员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另一半场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对侧另一半场同侧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原中央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同侧另一半球场仍为中央裁判员协助管理罚球;当中央裁判员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的对侧另一半场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原追踪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对侧另一半场的对侧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同侧另一半球场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协助管理罚球;当追踪裁判员、前导裁判员或中央裁判员此时在记录台对侧宣判了某队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在执行完罚球后移向记录台对面中线与边线交点的界限外管理一次掷界外球,其他裁判员位置转换与上述相同。

(2)在比赛中,裁判员在球场一侧的半场宣判防守队员(由攻转守)犯规后位置的转换。某队处于全队处罚状态时,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该类犯规后,处理此类犯规的原则:谁宣判犯规在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另一半场靠近中线球队席边界延长线处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转换位置后前导裁判员(或新的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管理罚球。

当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另一半球场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记录台对侧的中央裁判员移向另一半球场对侧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原追踪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另一半球场同侧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并协助管理罚球;当追踪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另一半球场对侧仍为追踪裁判员,记录台对侧的中央裁判员移向另一半球场对侧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原前导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另一半球场同侧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并协助管理罚球;当中央裁判员在记录台同侧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另一半球场对侧仍为追踪裁判员,记录台对侧的前导裁判员移向另一半球场对侧成仍为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原追踪裁判员移向记录台另一半球场同侧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并协助管理罚球;当追踪裁判员、前导裁判员或中央裁判员此时在记录台同侧宣判了某队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在执行完罚球后移向记录台对面中线与边线交点的界限外管理一次掷界外球,其他裁判员位置转换与上述相同。

某队处于全队处罚状态时,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该类犯规后,处理此类犯规的原则:谁宣判犯规在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另一半场靠近中线球队席边界延长线处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转换位置后原前导裁判员(或新的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管理罚球。

当前导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另一半球场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记录台对侧的追踪裁判员移向另一半球场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记录台同侧的中央裁判员移向另一半球场同侧仍为中央裁判员并协助管理罚球;当追踪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另一半球场对侧仍为追踪裁判员,记录台对侧的前导裁判员移向另一半球场记录台对侧仍为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记录台同侧的中央裁判员移向另一半球场同侧仍为中央裁判员并协助管理罚球;当中央裁判员在记录台对侧宣判该类犯规并向记录台报告后移向记录台对侧另一半球场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记录台同侧的前导裁判员移向另一半球场记录台对面仍为前导裁判员并管理罚球,记录台同侧的追踪裁判员移向另一半球场记录台同侧成为新的中央裁判员并协助管理罚球;当追踪裁判员、前导裁判员或中央裁判员此时在记录台对侧宣判了某队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均移向记录台对侧成为新的追踪裁判员,在执行完罚球后移向记录台对面中线与边线交点的界限外管理一次掷界外球,其他裁判员的位置转换与上述相同。

4 小结

三人裁判法与二人裁判法相比,加大了管理比赛和控制比赛的力度,体现了裁判员间的合作与配合,三人裁判员在临场执裁中宣判了违例、犯规比二人裁判员转换位置更为频繁且复杂。只有在掌握三人裁判员转换位置的理论基础之上,不断总结其规律与技巧,并在临场中加强实践,三人裁判法才能在我国各基层学校得以推广与普及。

[1]2010年篮球裁判员手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2]2012年篮球规则[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3]闫育东.篮球裁判晋级必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4]王霞.篮球三人裁判制与二人裁判制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107~109.

[5]王铁成,万秋红.对篮球三人裁判制的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66~68.

猜你喜欢
前导宣判犯规
非法经营额逾3亿元,涉“乐高”侵犯著作权案宣判9人获刑
小学数学课前导入改进措施分析
基于“三思而行”的数学章前导学课设计——以《数的开方》(导学课)为例
涉案144亿“申彤系”在沪宣判
NB—IoT系统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计
嘟你犯规啦!
篮球比赛
对世界女子高水平单排轮滑球比赛犯规的研究
提高WIAN前导码检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