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铁路企业财务月报工作浅析

2013-02-15 06:20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12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人员铁路

方 玲

(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办事处,浙江 杭州 310000)

众所周知,从八十年代开始,基于时代和国情的需要,铁路历经三次无疾而终的改革,以高度垄断和强势扩张的方式,运载着中国经济走向繁盛辉煌。而“跨越式发展“的混沌,直接导致铁路企业的巨额负债。在铁路改革“政企分离”的前提下,如何通过财务报表的具体数字,让铁路经营管理者清楚了解各层级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经营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经营方向,制定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铁路企业财务月报现状

目前,和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的其他国有企业略有不同,铁路企业财务报表有自己的特色,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等。一般来说,铁路企业财务人员都比较重视季报和年报的编制工作,而对每个月的月报却较为忽视,随便预估一下数字就上报了。实际上,科学的月报编制正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和有力保证,铁路企业也是如此。

铁路企业财务月报是铁路企业财务人员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铁路运输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等法律制度,处理铁路企业财务关系、办理铁路企业会计事务,并将其结果进行收集、整理、编制为财务月报,以全面反映铁路企业每个月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由于历史原因,铁路企业原有的财务月报格式简单、内容单一,分为企业财务月报和成本月报两块。运输主业需上报企业财务月报和成本月报两块内容,工附业、其他业务单位则只需上报企业财务月报。总体来说,以前的铁路财务月报内容较少,数字勾稽关系简单,从账务系统中取数比较容易,各级部门对财务月报质量要求较低。

2011年8月开始,为了配合铁路改革,走向市场,铁路总公司逐步加强了对铁路企业财务月报上报质量的要求,渐次增加了财务月报种类,扩大了财务月报的数字上报内容。具有以下特色:

(一)铁路企业财务月报种类多、范围广

铁路企业财务月报种类较多,设计范围比较广泛,具体包括:铁路企业资产负债月报表、铁路企业收支利月报表、铁路运输企业财务收支利月报表、铁路运输企业其他业务收支利月报表、铁路非运输企业收支利月报表、铁路企业税费月报表、铁路运输企业相关工作量月报表、铁路运输企业超支原因分析月报表、铁路企业月报分析、月度补充资料表和铁路运输企业财务收支月报补充资料表。

(二)铁路企业财务月报填制具有独特性

铁路企业财务月报与地方上财务月报相比,有自己独特性。铁路会计编制工作都是通过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每张报表填制铁路局都有自己的说明及要求,按运输单位、非运输单位、合资铁路公司不同要求填报。各运输单位在编制月报之前,要通过铁路财务5.0系统进行对账,及时对铁路局下转的款项进行账务处理,保证往来科目和月报数据的准确性。

(三)铁路企业财务月报要求撰写月报分析说明

按照要求,各铁路单位要按照服务经济管理和本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要求,在收集、汇总、编制财务月报的基础上,分析形成铁路企业月报分析材料。分析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本月和上年同期情况及变化的主要原因;运输生产任务本月和累计完成情况及其主要原因;收支利本月累计和上年同期情况;对生产经营形势和预算执行中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分析;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完成全年经营目标采取的增运增收、节支降耗、提高效率、挖掘潜力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其他需要分析和说明的问题。

月报分析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完成指标分析既要分析总量情况,又要分析分项情况,既要分析数量情况,更要分析质量情况,既要与历史数据相比较,又要与本年预算数据相比较,在总结先进经验及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时,充分体现实事求是原则,既要分析客观原因,更要重点分析主观管理原因。

二、目前铁路企业月报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对企业月报质量的思想认识不足

长久以来,铁路企业的财务人员一般都比较重视财务季报的编制,特别是年报的编制。编制前,财务人员有时间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做好一个经营管理时间段(主要是季度或年度)的会计凭证,核对各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内容及金额是否一致,全面清查资产,核对债务等准备工作,所以企业季报与年报的质量比较高。而铁路企业财务月报则不然,因为每月要报,时间又紧,特别是铁路局都要求下属企业在当月28日前上报,而企业一般不可能在28日以后不发生经营业务,因此,财务人员惯于根据以前年度的业务统计数字,以及自己对月末业务的预测,按照估算的数字上报财务统计月报,应付了事。客观上说,由于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月报工作思想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部分铁路企业财务月报质量不高。

(二)铁路企业月报时效性较差

目前,铁总要求铁路企业财务月报的上报时间从原来的下月初提前到当月28日前。因为未到月底,所以企业的经济业务还有可能发生,很多指标很难从正常渠道取得,有时还要通过与领导及各业务部门沟通,才能正确预测月末有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如果财务人员工作量较大,就有可能要延迟财务月报上报时间。如笔者曾经一个人负责五个部门的会计工作,因为时间紧,工作量大,有时就推迟了财务月报的上报时间。

(三)铁路企业月报数据准确性不够

财务会计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的相关、可靠信息的系统,铁路财务月报就是每月对该系统所反映信息的报告和描述。如前所述,由于铁路企业要求在月末前就要上报财务月报,财务人员因为经济活动的持续发生,最终的财务统计数据未能确定,只好采用会计估计的办法,造成上报的财务月报数字与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数字有一定的差异,这样就直接影响了财务月报数据的准确性。例如:杭州华铁弘达计算机经营部是从事计算机经营、维修等业务的,经营部不可能月底就不开展业务活动,它肯定还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运作。所以财务人员编制月报,只能按照业务人员汇报上来的数字进行预估上报。

三、解决当前铁路企业财务月报工作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对铁路企业财务月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最重大的举措莫过于铁道部的撤并,由此也加快了以政企分开为特征的中国铁路走向市场化进程。随着铁路改革走向市场,铁路会计信息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铁路企业资源。通过对铁路企业财务月报的分析,不仅可以使铁路的经营管理者准确、及时掌握铁路的经营状况,也可以使政府有关的经济管理部门掌握铁路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而为铁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扭亏为盈,为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为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在铁路企业财务报表中,铁路企业财务季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铁路企业财务年报起着一年的总结的作用,而铁路企业财务月报就像一串珍珠项链,串起铁路企业一年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的数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强化铁路企业财务月报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

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特征,财务报表信息只有及时地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才能为使用者的正确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否则,即使是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的财务报告,由于编制和报送不及时,对报告使用者来说,就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铁路企业财务月报正是每月及时更新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统计数字,使铁路企业管理者能及时根据铁路企业的盈利情况、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随时调整铁路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最终达到铁路企业的未来的战略目标。

在重视财务月报及时性的同时,更要关注统计月报的准确性。首先必须做到月初结好上月账,月中及时收集、整理当月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月末及时与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等沟通,做好正确的会计估计。

(三)加强铁路企业财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努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实施财务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铁路企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最佳手段。从目前铁总所属铁路企业的现状看,主要业务的日常核算和处理游离于账务系统之外,分散的会计信息难以有效满足完整性和及时性的需求,难以有效满足集中管理、支持决策的需求。因此,建议铁总在已有的全路财务软件的基础上,对财务部门内部的各个系统实现充分集成,将各业务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避免“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

(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才队伍

铁路财务人员必须主动适应工作方式的转变,通过“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电脑化”的方式,增强各岗位的可替代性,极大地整合财务人力资源,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兴趣和工作潜力,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财务人员必须熟知本企业的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灵活运用多种理论、方法和手段做好超前预测工作,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

总而言之,加强铁路企业财务月报工作是铁路企业经济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铁路企业要理顺铁路与国家的关系,使铁路改革顺利进行,必须重视财务报表分析。要正确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则必须重视财务月报工作的质量。在新形势下,铁路行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对铁总迅速转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财务人员铁路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