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

2013-02-15 08:45郭娟娟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大学绿色英语教学

郭娟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绿色教育”,实质上就是以服务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为目标, 以跨专业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为载体, 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融入受教育者意识、知识、技能、道德、行为培养之中的素质教育。[1]绿色教育是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而逐步确立的崭新教育命题,起源于环境教育又不同于环境教育。同时又是适应经济科学发展要求的教育, 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教育。 高校绿色教育是以人为本、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是科学、高效地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吃苦耐劳、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高校绿色教育, 要求教师将绿色教育贯穿到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鉴于此,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提出了“文理交融,技能过硬,学以致用,用中求通”的绿色教育理念,以该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来培养学生的绿色素质及全面发展。

一、绿色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

绿色教育的主体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培养科学和人文的精神,追求教育的灵性。 绿色教育的关注对象是人,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绿色教育是高等院校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 而课程建设是高校绿色教育的基础。

大学英语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公共基础课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合理利用其学科优势,对绿色人才培养能发挥重要的作用。[2]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绿色素质便成了目前关注的焦点。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 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仍是“满堂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应试倾向严重, 过分强调统考指挥棒的作用。 教师和学生把“教”、“学”的中心都放在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上,倒置考试和测试的关系,使教学围绕考试转。 受“指挥棒”理念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越来越偏离自身的目标,而成为一种“应试教学”。 另外,多数学生只顾忙于通过考试, 顾不上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发展创新能力。 最终造成学生英语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发展的不平衡。这极不利于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不利于新世纪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照本宣科现象严重,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较少,口语表达能力欠缺。

众所周知文化是语言的基础, 语言是文化表现和承载的形式, 语言依赖于文化而存在。 脱离了文化,语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语言的形式受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影响和制约。 语言的应用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 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围绕英语文化这个目的文化和中国文化这个主体文化来实现, 以提高学生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若学生忽略文化背景的学习, 就会缺乏对整个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正确认识。因此,要提高高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仅仅靠做听力习题、朗诵课本上的对话是不够的。教师要通过名著阅读、时事分析以及诗歌欣赏等形式,营造丰富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于英语文化敏感性和洞察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听力理解力而且可以丰富口语交谈的内容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大学英语授课内容不够灵活变通,对口语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 就目前该院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来看,该套教材分为听说教程与综合教程。其中综合教程由八个单元组成,听说教程每册由16 个单元组成。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对综合教程的讲授而忽略了听说教程。并且按照课程安排,每学期只能讲授六个单元的综合教程。因此,在绿色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入手,有选择性的讲授课程内容。

三、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促进学生绿色素质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 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利用该课程的教学优势并做出相对应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学生绿色素质的培养。

1.提高绿色媒介利用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多媒体、电视等是绿色教育的有效媒介。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从“一支笔、一本书、一个黑板”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引导性和启发性,以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描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3]计算机辅助教学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英语学习的情景设计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意,并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 图、文、声、像并茂,形式活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

2.绿色语言的使用。绿色语言是现代教育的强大助力器,是成就人才的必备武器。[4]高校课堂中的绿色语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富有哲理的、 鼓励性语言的使用。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不同程度的鼓励。授课的过程不再完全拘泥于课本,应结合课本内容与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绿色语言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及成功欲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失败走向成功。

3.对教材中绿色主题材料的选择。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 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来实现的。以该院所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为例,该院所使用的教材是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全新版大学英语》。该套教材第二册中的讲授主题主要有 “Ways of Learning, Values, The Generation Gap,Overcoming Obstacles,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其中涵盖了学习的方法、价值观、如何克服障碍及保护环境等多个方面。 拿Values 来说,本单元中有篇题为The Richest Man in America, Down Home 的文章, 文章主要讲述了美国沃尔玛创始人沃尔顿先生的成功经历。沃尔顿虽为首富,却过着一种非常简朴的生活,对人友好,平易近人,且从不炫耀,就像平民百姓一样;他从不要特殊待遇;而且作为老板,沃尔顿先生心中总是关心着沃尔玛员工, 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事务中去, 这一切造就了该公司的巨大成功。 通过该篇文章的讲述, 结合一些重要的观点, 可以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为人处事的方法。 再如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这个单元,该单元中的两篇课文, 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描述及破坏环境的事件的陈述,告诉读者应该保护环境,为了人类自身也应该拯救自然。 以此来唤醒学生的保护绿色环境的意识。但由于时间原因,每册书中的各个单元不可能面面俱到, 故教师在对授课单元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做到有的放失。

4.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学以致用,用中求通”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也是该院绿色教育的理念。针对英语这门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交际,所以,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大口语训练的力度, 在确定学生已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并结合各专业性质补充相关知识, 以便做到学以致用, 用中求通。 例如,旅游管理专业,该专业的英语教师在讲授大学英语的过程中可多补充些有关旅游景点、 常用导游用语等知识的补充,在学生掌握的同时,教会他们学习方法,以便做到用中求通。

总之, 绿色教育理念的提出对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为高校中的一门公共课,大学英语更应该以此为目标对其教学内容、模式等进行改革, 以便学生绿色素质的提高及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1]汤菊香,张志勇.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高校绿色教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91-93.

[2]王小华.绿色教育观念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绿色素质”培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19-121.

[3]崔 丽.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5-76.

猜你喜欢
大学绿色英语教学
绿色低碳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