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管理系统综合数据平台建设的“六要素”

2013-02-15 08:45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静态信息系统

李 铧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中国 无锡 214028)

1.前言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综合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已深入到各行各业,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对数据的集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行信息系统、综合数据平台的建设,已是软件技术专家学者和各个软件开发公司都在探讨的问题。在软件工程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对具体应用进行提炼,形成理论体系。而对于现实事务本身的研究成为各个软件开发企业和个人研究的对象。 按照软件工程理论对信息管理系统涉及的事物进行归类、 提炼和抽象后,将会形成高度集中的对象和类,对于这些对象和类的建立和研究, 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通过将软件工程理论与高度集中的对象和类的研究, 将会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形成颠覆性的改变。对于这些问题,我所提出的解决方式是:按照软件工程理论,对现实世界的事务进行提炼、抽象,构建一个以具体对象和类为依托的开发模型,这就是“六要素”理论模型。

2.什么是“六要素”

2.1 “六要素”概念的由来

对于每一个数据平台的建设, 在一步步进行数据集中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相互间的数据互联互通?遵循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去构建每一个 “数字平台”?为了保证这些平台的平滑对接, 在经过多年从事软件开发、理论教学和对软件工程的研究,按照软件工程理论的要求和规范,提出“六要素”概念,为未来的综合数据平台建设做一些探索。

2.2 “六要素”的具体组成

按照软件工程基础理论,所形成和建立的“六要素”的概念,其中按照对象和类的理论基础定义了五个基本静态要素概念, 按照事物发生的过程概念定义了一个动态要素概念。

“六要素” 中的五个静态要素是 “人”、“地”、“物”、“组织”、“价值”,动态概念是“事件”,对于这六个基本概念的含义是:

人: 人的信息是所有信息管理系统的最基本信息,人既是各种信息系统的“行为者”,也是系统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为此人的信息涉及所有的信息管理系统。他是面向对象理论首先要面向的基本对象。人要素是所有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 也是六要素概念的核心。

地:围绕人的日常活动需要,地理位置信息是在面向对象系统实现中的重要部分, 任何事物在获取信息过程中,都要明确具体的地理位置才有价值,为此地理位置信息是所有实体对象的重要属性,同时,它具有完全的自身独立性, 不同于其他任何对象与属性。

物:物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最大的类。物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重要部分, 对于物的应用与管理伴随着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依赖,是信息管理系统要面对的最大、最复杂的类和对象。现实社会的物按照存在形式的不同分为实物与虚物。

组织:组织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各类管理工作的基本单元,两人以上即为组织,相同的组织会采用相同的管理, 采用相同的操作或采用相同的系统,按照面向对象理论,组织既是一个对象,同时又是重要的属性。 组织按照形态分为稳定性固定组织和临时性组织。

价值:价值是市场经济社会的重要标志,包含价值、价格、货币、金融等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类生活离不开价值的衡量, 为此价值是一个特殊的对象与属性。

事件:事件是发生事情的总和,是系统管理的目标和过程。 事件是动态要素,是一个动态过程,所有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围绕着发生的事件展开的。

2.3 “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六要素”中,五个静态要素,一个动态要素,六要素之间的的关系是:

人、地、物、组织、价值之间的关系是静态的,是各自为对象相互为属性的关系, 静态关联是通过互为属性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各个静态要素中的关系都是类同的。 如下表所示:

对于五个静态要素之间的关系, 以下来表格进行说明:

对于每一个不同的系统, 根据其管理的方向不同,以不同的要素为主导,其他要素配合协调。 事件要素是动态要素, 与静态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以事件来牵动静态要素的变化。 如下图:

人、地、物、组织、价值,五个静态要素所包含的信息,是相对稳定,不会自身发生变化,事件的发生的本质就是对五个静态要素值发生变化,或者说,静态要素如发生变化,一定是有事件发生。

六要素的关系就是易动易静,动、静结合,相辅相成。

3.“六要素”的理论依据

六要素概念地提出, 是在软件工程理论在实际的信息系统开发和综合数据平台开发过程中, 按照面向对象理论进行提炼、汇总分析后形成的,是按照实际应用的需要以软件工程理论为依托而构建的。

3.1 软件工程学理论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信息系统建设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 按照软件工程中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对于对象和类的划分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抽象,对于五个静态要素的确定,是按照对象原则进行提练抽象而来,是社会事务的最高层次, 对于五个静态要素要素本身就是按照软件工程学的原理分类设置而成的。

3.2 软件工程学的对象概念的应用提炼

按照面向对象的设计和分析理论, 任何系统的开发都要首先确定对象,而后根据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因此以五个静态的要素就是按照面向对象理论进行设计,是对所有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进行总结和归纳, 确立大规模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而确定对象, 是面向对象理论在未来覆盖整个社会应用的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设计。

3.3 软件工程学理论中最大最高层次的分类

在六要素概念中的五个静态要素,就是对所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所涉及的对象进行抽象,最终集中到五个不可再合并的类上,这五个类将是所有对象和子类的分类,将所有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应用的系统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的相互传递、相互关联。 因此,五个静态要素是软件工程学中的最高分类。

3.4 软件工程学的属性概念的应用延伸

六要素中的五个静态要素一方面是五个基本对象和最高的分类,同时他们之间又互为相互的属性,相互之间进行描述, 通过属性的概念将他们紧密的联系起来。

4.“六要素”中“事件要素”的意义

按照六要素的概念,未来的信息系统开发,不再是程序的堆叠, 开发人员不再沉溺于大量代码的编写中,并为以后的智能化打下基础。

4.1 以“事件”为核心改变原来的应用开发方式

信息处理的过程就是事务处理的过程, 信息系统开发的程序编写就是编写事务的处理过程, 为此对于庞大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程序段编写占据了大量的系统开发时间, 并且即使在模块化开发理论的要求下, 大部分的处理事务过程的软件都是专项使用的,当过程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系统的开发以满足系统的需要。

4.2以“事件”为基础逐步形成信息系统专用开发工具

将系统开发的过程,分成一个个具体的事件,而对于事件发生的过程就是围绕五个静态要素的变化,按照这个概念,将事件的处理过程开发成专用工具,未来的软件开发将是在围绕事件过程,在开发工具中灵活的按照事件所涉及的逻辑关系进行定义,由此来完成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 简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降低开发难度。 加快开发过程周期。

4.3 以“事件”为依托构建二次开发平台

围绕专用开发工具, 对于系统的应用发生变化时,能够方便的进行重新定义业务过程,这样对于用户来讲, 能够按照自身业务变化情况, 进行二次开发,方便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4.4 方便系统的维护

二次开发平台的建立有利于简化系统的维护工作,当业务关系不符合,或者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主要针对问题情况,将相对应的事件定义部分进行检查和调整修改, 就能快速方便的进行系统的维护工作和修改工作。

4.5 方便系统满足不同用户需要

对于同样的管理, 各个单位的业务过程存在各种不同的处理差异, 原来的系统开发方式开发的系统,要么原来的管理过程要按使用的系统进行调整,要么就要对系统进行重新开发, 因此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六要素概念进行系统开发,对于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不用进行系统软件的重新开发,只要根据用户的管理方式,进行事件的重新定义即可完成。

5.采用“六要素”概念构建数据平台的优势

(见上页表)

[1]谢嘉宾,李淑娟.以软件为核心的校园——卡通建设——复旦大学案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2]丁其根.高等院校校园——卡通系统建设常态分析[J].中国经贸,2011,(14).

[3]张 蕾.数字化校园综合查询服务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10).

[4]张 凯.标准化的营配数据集成平台信息系统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19).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系统静态信息系统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SaaS模式下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