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音乐艺术表现研究——以《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为例

2013-02-19 12:12琼,陈
关键词:松子背景音乐音乐

马 琼,陈 璋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引言

电影艺术除了画面这一主要的表现方式之外,音乐艺术对于其发展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影画面与电影音乐的结合方式所激发出的艺术火花、电影中音乐的多种构成元素所营造出的时代氛围、环境氛围都渲染、烘托、推动了整个电影剧情的发展。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是日本鬼才电影导演中岛哲也于2006年创作的作品,其中运用了丰富的画面色彩与如音乐剧一般的表演形式,这对于电影的发展来说可谓是一种全新的开拓。在这部电影中所运用的电影音乐元素的种类及呈现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却又井井有条,不禁引起了观者的思考。因此,本文将以《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为例,来阐述在电影中音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性及特征方法。

一、电影艺术中的音乐艺术表现

当谈论到电影艺术时,我们首先想到的表现方式便是电影的画面。除此之外,在一部完整的电影中,音乐艺术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电影画面与电影音乐是怎样结合从而共同推动电影情节发展,这更是需要我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的。

1.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表现的关系

音乐一直以来便是一种有关于声音与听觉的艺术,而电影艺术从最初的无声电影到20世纪20年代第一部有声电影的诞生,画面始终是电影艺术中最为主要的表现方式。但如《电影的元素》一书中所谈到的一样,“从为无声片伴奏而在蹩脚的钢琴上敲出第一个音符时起,音乐就一直是电影影像的一个忠实伴侣。”[1]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现如今,电影已能完整地再现出颜色、声音等各种有关于整个世界的景象,电影艺术早已从最初的“看”衍生到了“听”甚至是“感受”。

音乐作为一直陪同着电影成长的一门艺术,不断辅助着电影走向更好的舞台。影片中所出现的音乐与我们平日里所聆听的音乐创作有所不同,其本身在拥有独特魅力的同时,所表现的内容通常围绕着电影情节的需要而展开,它早已打破自身的局限性,尽其最大的可能性有效地来烘托出影片所要营造的氛围。因此,音乐中所蕴含的艺术表现方法对于电影来说可谓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在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同时,还为影片创造出了更为强烈的感官冲击效果。

2.音乐与画面的结合

电影艺术的成功包含着各种不同的艺术元素。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的的便是电影画面与电影音乐。这两种艺术元素的结合方式对于电影的成败来说可谓是极其重要的。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上所进行的有机结合,往往是以统一或对位两种方式存在。

用音乐来作比喻的话,可以说“音画统一很像音乐中的主调音乐,音画对位则像音乐中的复调音乐。”[2]那么可以解释为音画的统一就是以电影的画面作为主要的旋律,以音乐的听觉效果作为伴奏,结合画面的视觉效果从节奏、旋律线条等方面都做到协调统一,以此来为电影的情节发展形成烘托、渲染、推动的作用。而对立的方式就如同复调音乐一般,电影中的音乐与画面有如两个各自独立的不同旋律进行着走向,但其基调及感情色彩又恰恰相互关联。这种方式对比音画的统一而言,其节奏及旋律线条对比的强度,与感情色彩基调的统一,亦能让电影在表现力与艺术效果的冲撞中激发出更多新的火花。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日本导演界鬼才中岛哲也采用了倒叙的表现手法。在主人公松子意外死亡后,由其侄子阿笙这样一位代表着现代社会中过着糜烂生活的年轻人作为采访者,从整理姑姑松子的住处开始,通过警察、阿惠、阿笙爸爸、龙洋一等人的口中牵引出了松子戏剧性的悲惨人生,在多角度的倒叙方式中完整地塑造出了松子53年的全部人生历程。从音乐与画面的统一性来说,该片在松子的每一段人生历程中都配以与当时的背景以及松子内心相统一的音乐,例如当警察介绍起松子最初刚从学校毕业在小学当音乐老师时,画面采用了老胶片式的斑黄朦胧效果,那时年轻的松子在教室、在故乡小河的船上指导着孩子们唱歌,这里采用了《星辰世界》(原赞美歌第312 号)作为背景音乐,歌词“没有月亮的天空,依然有光芒闪耀,啊!那星辰之光就是希望!”配上简洁明亮的旋律以少女的合唱形式出现,随后进入女声清亮的歌声所营造的温暖氛围中,这时的画面陡然切入到学生龙洋一打架的过程中对松子那饱含深意的一眼,不仅展现了昭和46年,23岁的松子于生活的激情与憧憬,内心的单纯、圣洁与美好,也预示着后面悲剧的发生。

从音乐与画面的对立来说,这首《星辰世界》出现的第二次是在松子死后,落魄的龙洋一向阿笙表达出认为松子对于他来说如同上帝一般美好之后,痛苦地想让警察认为松子是他所杀,并在与松子故乡相似的湖边激烈地与警察打架,想将因没有松子的存活而对这个世界毫无留恋的自己再次送入监狱。激烈地殴打的画面用上了慢镜头的电影表现方式配上圣洁美好的歌声,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充分地展现出了龙洋一内心对松子的思念与内心的哀痛、自责。

二、电影中多种音乐构成元素

电影是多种艺术元素表现方式的综合体。其中音乐艺术更可谓是音画结合的艺术,电影音乐的创作构思全然属于整部电影甚至是受电影的某个部分影响而成的,均体现着导演对这部电影的期待与要求。音乐艺术的表现存在着多种音乐构成元素,所谓的音乐构成元素包含了电影中出现的主题音乐、插曲、背景音乐及场景音乐等。电影音乐的组成部分可分为配乐与歌曲两种,而用呈现方式来加以概括,可划分为画内音乐与画外音乐两种,“画内音乐又称客观音乐,是指音源来自画面,可以是电影中的人演唱的;画外音乐又称为主观音乐,画外音乐与画内音乐相反,它不是来自剧中,画面并没有提供出现音乐的根据,观众看不到声音的来源,而是导演根据剧情的需要而加入的”[3]这些音乐呈现的共同之处便是均围绕着电影的内容展开的。因此,对于电影艺术这种叙事性艺术来说,其中所呈现的音乐定具有叙事性。

1.电影中主题性音乐的作用

在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中往往会用到主题性音乐这一构成元素。一部成功的电影中总会有一个贯穿于整部电影的音乐作品,这种音乐作品的形式可以是歌曲也可以是配乐,这种主题性音乐就如同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样,采用电影音乐的表现方法来营造出整部电影所想要营造的氛围、主题思想等,这种方式既能体现整部电影的拍摄风格,也能展现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同一个标志一样,使人再次听到这个音乐的时候,便能条件性地回忆起整部影片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而乐曲本身通常也以流畅、优美、简洁、干净的旋律线条得到大众的广泛流传。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从头到尾所运用的音乐种类可谓是五花八门,但整个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主题音乐——《弯弯腰,挺挺背》则采用了客观音乐的方式呈现在影片中,这首歌曲没有用日式传统调式音阶,而是以温暖、明亮的大调式音阶构成了简单的旋律配上如儿歌一般朗朗上口的歌词,加上孩童纯净、清亮的音色进行着诠释。在影片的后半段歌曲的演唱者换成了松子的扮演者中谷美纪,那成熟的女声与柔和优美的旋律线条相结合,透露出了松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悲惨境遇的淡淡哀伤。影片的最后由在松子每一段人生经历中出现过的人们分开演绎了这首作品,歌声在爸爸对松子的微笑,妹妹的“你回来了”与松子的“我回来了”中结束,这种同一音乐配合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不仅配合了整部作品童话般的拍摄手法,也映衬出了松子人生的灰暗色彩,充分展现出了主人公松子对爱、对故乡、对家的渴望以及在遇到各种悲惨境遇时积极、努力、乐观、坦然的生活态度。

电影里突出的色彩画面、明亮的客观主题音乐与演员夸张大胆而又恰到好处的表演方式互相融合,在为该部电影塑造了独特而新颖的童话风格的同时,也将松子人生的悲惨、哀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2.电影中的非主题性音乐的作用

电影中除了主题性音乐这一电影音乐构成元素之外,还包含了插曲、场景音乐、背景音乐等其它音乐构成元素,我们可将其统称为非主题性音乐。这些非主题性音乐虽不是贯穿于整部电影的始末,却一步步跟随着整个剧情的发展来帮助电影表达其思想内容,因此,可以将这一些电影音乐称作电影中某一部分的重要标志。

场景音乐所指的是电影中专为某一场景而设置的场景音乐。如《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与父亲观看表演时为讨好父亲做着鬼脸的松子,背景音乐的的歌词里描述着“没有人不喜欢我的笑容”。长大后,离家出走的松子在同一地点落魄地向弟弟要钱却仍为着最后一点自尊与爱情不断说着谎话时,场景音乐中唱词为:“那些都是谎话!谎话!谎话!”

电影中为了某种特定的环境而塑造的音乐,在强调环境的真实之外也为这种环境塑造出了真实的艺术表现性。在不相信爱情做着浴都女郎的松子时期,画面都是大量艳丽的红与黄,搭配当时充斥着物质与欲望的环境背景音乐的“Love is bubble,Love is trouble”充分展现了金钱与欲望在松子生活中的分量。

电影的插曲是随着电影剧情发展中出现的歌曲,可与剧中的情节发展紧密相连,也可完全无关。重在推进电影的戏剧性,也可运用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效果中。在松子狱中好友泽村描述了她在狱中的生活以及后半生的不幸之后说着“只要是女孩子,都会向往白雪公主啊灰姑娘这样的童话,然后不知道哪个齿轮不对,向往成为白天鹅,醒来却成为黑乎乎的乌鸦,如此之类,无法重来的人生,如果这要是童话,那未免也太残忍了。”这时搭配充满梦幻色彩的插曲《Candy tree》中唱到“I walk the road where candy trees grow,I dance in the woods in magical shoes,Nobody hates the smile on my face,And every word I say turns into music”这种反衬的音乐表现方式,让松子的人生赋予了更多灰暗色彩,也将松子这样一个不断在逆境中努力、积极奋斗,因缺乏爱而不断追寻爱,最终毁灭掉自我的人物特点传达了出来。

(1)非主题性音乐在电影中的呈现方式

在《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不论是主题性音乐还是非主题性音乐都充分地运用了主观音乐与客观音乐这两种呈现方式。从电影中的客观音乐来说,儿时的松子与父亲去看童话演出,舞台上的演员唱到“没有人不喜欢我的笑容。”那时的松子唯一希望的便是父亲能为自己而感到开心。当为了第一个男友作家八女川而向弟弟借钱时,对话中不断说着谎话的松子结束了与家人最后的联系,舞台上的女郎唱到“那些都是谎话!谎话!谎话!”在仅留下一句“生而为人,对不起”的八女川在松子面前死去时,下着倾盆大雨的暗灰蓝色夜晚为人生结束了的松子说着“为什么”时,画面突然一转切到了载歌载舞的松子唱着《Happy Wesnesday》与冈野过着情人的美好生活的画面。

当幸福逝去后,在松子进入浴场做女郎的时期,背景音乐改为了主观音乐的呈现方式,不断唱着“Love is bubble,Love is trouble”这时的她已经开始不相信爱情,只求在糜烂生活中获取金钱生存下去。结束了浴都女郎生活在雨天遇见小野寺时,是昭和46年,背景音乐运用了充满时代感的《旧日记》,这首1974年的歌曲,不仅顺应了当时松子所处的年代,歌曲中唱到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生活”“无所谓今后的目标”也将松子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无奈倾诉了出来。当影片播到松子狱中的好友泽村描述杀死了小野寺的松子在准备自杀时遇到了理发师津,这或许可称作是松子人生中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背景音乐用到了1970年代的歌曲《水色恋人》。随后,当松子被警察带走时主观音乐又再次回到了客观音乐,由松子自己唱到“再见这个词,我都没法说出来,我只有一颗白雪公主的心”。松子入狱后,导演采用了mtv的拍摄手法来展现客观音乐对于电影剧情的推动,在狱中由剧外人物进入画面来演唱了《what is a life》描述了狱中人们为了家人、自尊、难以割舍的回忆、爱欲、金钱而混乱无希望的生活着,以此为歌曲后半段音乐转由松子明亮的歌声回答着“如果有爱,就能活下去”,在音乐的听觉以及画面搭配所营造的视觉享受上都形成了强烈对比,展现了松子内心重燃的希望,也为其在出狱后发现盼望了八年的人早已结婚生子时的悲情与内心的苦闷进行了铺垫。

龙洋一的再次出现,当中用到了主观音乐《feeling good》与本片唯一一首男女对唱的主观音乐《Here,Always》均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出现了两次,辅助着影片为松子的人生再次掀开了新的篇章,也揭示着松子此生注定不幸。

影片中众多不同种类的客观音乐与主观音乐不断交替出现,甚至融合在一起,搭配电影中的语言、画面,在充分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同时,也渲染出了电影所想营造出的环境气氛与时代气氛,这些具有情节性、概括性、抒情性及引人联想的音乐让这部影片如导演中岛哲也所说的一样,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可谓是一部众人从未感受过的电影。

结语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日本鬼才导演中岛哲也采用了音乐剧、戏中戏、时空切换等剪辑手法与多角度倒叙的手法,并都配以与情景相关联的插曲、场景音乐及背景音乐,从而塑造出电影的氛围。以此我们可看出,音乐艺术的不同表现方式为电影艺术构成了流畅连贯的表达方法。使人单从听觉上也能回忆起视觉的画面,体验剧中人物不同时期的人生历程与其心理上的变化。音乐表现艺术可谓是电影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路径,童话般美好的画面氛围与松子悲惨境遇之间强烈的对比,让电影这一综合的艺术形式带给了观赏者更为深刻的思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电影的新认知。

[1][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M].伍菡卿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1986:103.

[2]高廷智,李近朱,郝俊兰.电视音乐音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121.

[3]丁洁.电影音乐类型探析[G].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0,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松子背景音乐音乐
松子儿有个神奇碗
背景音乐在医院环境中的运用
背景音乐
松子和小鸟
背景音乐
音乐
北美星鸦知道松子藏在哪儿
小松鼠的松子糕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