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春大棚番茄套种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

2013-02-19 15:35毛元奎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临洮县水剂氮磷

毛元奎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农业技术服务站,甘肃 临洮 730500)

临洮县位于甘肃中部,洮河下游,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高西低,南湿北旱,东部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属典型干旱季风性气候和半湿润温带季风性气候区。海拔1730~3670m,年平均气温7℃,≥10℃积温1533.3~2418.4℃,年降水量450~550mm,年平均无霜期146 d左右,年总日照时数2437.9 h,日照率为55%。近年来,临洮县把发展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大力推广大棚早春番茄收后复种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茬口安排

番茄于12月10日左右播种育苗,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开始采收,6月底采收结束。辣椒于3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10月下旬开始采收,11月中旬采收结束。

2 品种选择

番茄选适于早熟栽培的自封顶优良品种谷雨石头、1605、中研868、早粉2号等。辣椒选适于秋延后栽培的优良高产品种陇椒2号、陇椒3号、陇椒5号、绿箭5号等。

3 整地施肥起垄,扣棚覆膜

土壤封冻前(11月中旬)深翻土壤,结合整地施腐熟优质农家肥60 t/hm2、磷酸二铵750 kg/hm2、硫酸钾600 kg/hm2。按带幅1m起垄,垄高15~20 cm,垄面宽65 cm,沟宽35 cm。灌冬水前南北走向建棚,棚宽6m、长30~40m、高2m。翌年1月20日前扣棚烤地,要求扣2层棚膜,外层棚膜厚度0.10mm,内层0.08mm,然后用宽1.2m的地膜全地面覆盖。

4 番茄栽培技术

4.1 育苗

12月10日左右在育苗温室内搭建小拱棚育苗,一般栽植1 hm2番茄需苗床450~600m2。先将苗床整平浇透水,将番茄种子与适量细土拌匀后均匀撒于床面,然后覆盖营养土0.5~1.0 cm,采用地热线加温并覆盖地膜。出苗前地温控制在20~26℃,空气温度控制在30~34℃,并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及时通风排湿,空气温度白天控制在20~26℃、夜间控制在15~18℃,昼夜温差5~8℃。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及时分苗移植于营养钵,继续加强温、湿度管理,防止徒长和病害发生。

4.2 定植

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苗龄70~80 d、苗高20 cm左右、6~8片真叶、第1花序70%~80%现蕾时低温炼苗7 d,以提高抗寒能力。当10 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棚内平均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按照株距25 cm双行错位法定植于沟内,保苗64500株/hm2。边定植边搭建小拱棚,以提高保温效果,促进缓苗。

4.3 田间管理

4.3.1 温度管理 通常定植后3~4 d内不通风,使棚内空气温度稳定在25℃以上,以加速缓苗。缓苗后降低棚温,保持白天20~25℃,夜间13~15℃左右,注意夜间不能低于10℃,否则植株生育缓慢、畸形花显著增多。

4.3.2 水肥管理 当第1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灌头水,以促进果实迅速膨大,头水后若土壤墒情好,可于第1穗果由青变白时结合灌二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375 kg/hm2。第1穗果膨大时灌水1次,随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225~4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150~225 kg/hm2,灌水后中耕。此后每隔10~15 d视土壤湿度适量灌水。

4.3.3 蘸花、疏果 及时用2,4-D、番茄灵等植物调节剂蘸花,可在蘸花液中加入1 g/kg的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预防灰霉病。开花后每隔10~15 d叶面喷施3 g/kg过磷酸钙滤液,或2 g/kg硼砂和3~5 g/kg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以防落花,促进坐果及果实膨大。果实进入黄熟期用500~1000mg/kg的40%乙烯利水剂喷洒果面,促进果实红熟。大果型品种每穗留2~3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3~4果。

4.3.4 病虫害防治 番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等,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等。早疫病、晚疫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10 d喷1次,连喷3次;病毒病发病初期可选用0.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植病灵水剂500倍液、83-增抗剂水剂200倍液、病毒A水剂50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400倍液中的2种+硫酸铜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制成复混剂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可用规格为30 cm×25 cm的黄板诱杀,设置密度为300板/hm2。

4.4 适时采收

5月上旬当果实2/3果面着色时开始采收,6月底采收结束。

5 辣椒栽培技术

5.1 育苗

选肥沃、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园土,加腐熟优质农家肥4.5 kg/m3,或腐熟的鸡粪750.0 g/m3、尿素22.5 g/m3、普通过磷酸钙75.0 g/m3、草木灰225.0 g/m3混合均匀制成营养土,做成宽1.5~2.0m,深20 cm的畦,一般定植1 hm2大田需苗床450~600 m2。播前用100 g/kg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min后用清水洗净,再用55℃温水浸种10min后晒种2 d。3月上旬播种,播前平整苗床,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于床面,覆盖地膜后扣小拱棚。出苗前地温宜控制在25~30℃,空气温度30~34℃,并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及时通风排湿,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5~18℃,地温20℃以上。

5.2 适期定植

4月下旬苗龄达45 d,苗高10 cm左右、具有4~6片叶时,选晴天下午移苗定植。移苗前1 d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喷雾杀虫防病。按株距35 cm双行错位定植于垄上,保苗60 000株/hm2。

5.3 田间管理

5.3.1 肥水管理 辣椒喜肥耐肥,施肥遵循轻施苗肥、重施果肥、挂果追肥的原则。辣椒全生育期共灌水3~5次,开花结果后结合灌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225 kg/hm2。采收盛期每10 d追施腐熟人粪尿13 50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150~225 kg/hm2。结果期可用5 g/kg尿素+2~3 g/kg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追肥3~5次,以提高结果率及果实品质。

5.3.2 中耕培土、整枝 6月下旬番茄采收结束后,逐渐揭去棚膜,结合清理根茎对番茄栽植沟进行中耕,深度10 cm以上。植株封行前培士1次,以防止植株倒伏。采用单秆整枝,仅保留分杈,打去分杈以下侧枝,以提高结实率。

5.3.3 温度管理 10月初开始逐行扣棚,切不可一次性将全棚扣严。扣棚初期通风量要大,夜间也不闭严,以防高温高湿诱发病害。

5.3.4 病虫害防治 及时清除病、老、黄叶,增加通风透光,可减少病害发生。辣椒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病毒病,虫害主要为蚜虫。猝倒病、立枯病可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疫病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可用50%菌毒清可溶性粉剂2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 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黄板诱杀,一般密度300板/hm2。

5.4 适时收获

10月下旬辣椒果实颜色转深、发亮时开始采收,11月中旬采收结束。

猜你喜欢
临洮县水剂氮磷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疏水剂对硫氧镁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新型耐盐性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歼敌
陆上丝绸之路
倔强的小红军
星火燎原
草铵膦水剂对柑桔园杂草的防效试验初报
水剂法提取腰果油工艺条件研究
不同施肥处理烤烟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