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常规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表现分析

2013-02-20 05:14陈首名李光纪何志兵马方伟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CTMR室四川攀枝花617000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脱髓鞘源性脑炎

陈首名,李光纪,罗 鹰,何志兵,马方伟,左 斌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CT/MR室,四川,攀枝花 617000)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常见疾病,能发生于任何年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由于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传统MRI序列包括 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以及增强扫描。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由于能够测定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的运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期脑梗死、感染、脱髓鞘以及肿瘤的诊断中[1]。本研究主要总结分析病毒性脑炎的传统MRI以及DWI表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儿科2011年8月~2012年9月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炎21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5个月至16岁。诊断标准[2]:①病前1~3周内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等前驱感染史;②起病急,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抽搐、嗜睡、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③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增高,细胞数、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④脑电图(EEG)呈不同程度节律减慢;⑤排除颅内其他非病毒性感染。

1.2 MRI扫描方法:采用GE Signa Hde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应用8通道头线圈,包括轴位反转恢复序列(FLAIR) T1WI(TR/TE/TI 2000/15/750 ms);快速自旋回波(FSE) T2WI(TR/TE 3600/96 ms);水抑制序列(T2FLAIR)(TR/TE/ TI 8000/120/2000 ms),层厚5 mm,间距1 mm,NEX=2,增强扫描使用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剂量0.1 mmol/kg体重,注射对比剂后行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 T1FLAIR扫描。D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扩散敏感梯度b1=0 s/mm2,b2 =600 s/mm2,TR=4 000 ms,TE=103 ms),层厚、层间距与常规MRI扫描一致。不配合的患儿扫描前30 min口服5%水合氯醛1 m l/kg。

1.3 图像分析与测量:图像分析: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分别独立对MRI资料进行评价,如有异议,则由另一位更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病灶部位、范围、数量以及强化程度;ADC值测量:通过Functool ADC分析软件分别测量病灶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并计算平均ADC值。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别对病灶及正常脑组织的ADC值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常规MRI表现:18例患儿病灶主要累及皮层及皮层下、基底节、丘脑以及中脑,呈斑片状或大片状稍长T1、稍长及长T2信号,T2FLAIR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16例呈轻度斑片样强化;3例患儿常规MRI未见明确异常,仅增强扫描局部可见轻度强化。

2.2 DWI表现及ADC值:DWI呈稍高信号8例,高信号13例。患侧ADC值[(0.54±0.17)×10-3mm2/s]较对侧正常脑组织[(0.92±0.16)×10-3mm2/s]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致命性颅内感染性疾病,病理改变主要是病毒对脑实质的直接损伤以及病毒感染诱发的变态反应,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神经元变性、坏死,白质脱髓鞘改变,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以及周围血管炎性反应等[3]。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MRI作为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常规序列早已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中。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通过测定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的运动来反映组织与细胞结构本身的信息,现已逐渐应用于脑内疾病的诊断。DWI能够较好区分细胞毒性水肿以及血管源性水肿。病毒性脑炎早期受累的灰质神经主要改变为细胞毒性水肿,表现为ADC值降低,在急性期后期和亚急性期,弥散限制比例下降,ADC值随之逐渐升高,而在病毒性脑炎亚急性后期或慢性期,细胞毒性水肿被血管源性水肿取代,开始出现坏死和脱髓鞘改变,T2WI信号增高。本研究发现,有3例患儿早期常规MRI未见明确异常,仅DWI表现为高信号,这与Teixeira的报道一致[4]。推测原因可能为:患儿当时处在病程早期,病变以细胞毒性水肿为主,DWI呈高信号,ADC值较低,而血管源性水肿以及其他脱髓鞘等病变还未出现,故常规MRI未见明确显示[1]。因此早期临床怀疑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常规加扫DWI序列极其重要[5]。影响DWI序列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弥散敏感系数、弥散系数、T2穿透效应、各向异性以及扫描序列等。当受检组织的T2值明显增高时,会在DWI图像上有明显的T2对比存在,称为T2透射效应。这可能造成弥散受限的假阳性表现,而测量病灶ADC值能够有效消除这种效应[6]。随着病毒性脑炎的发展,血管源性水肿范围逐渐增大,病灶内细胞毒性水肿与血管源性水肿将会并存,而ADC值的测量能够消除由于血管源性水肿带来透射效应。而有研究认为,细胞毒性水肿可能提示暴发性坏死改变及预后不良,反之,血管源性水肿提示病情轻及预后较好[7],故而ADC值的测量能够帮助区分病变的不同时期,进而指导治疗[8]。

病毒性脑炎还应与以下疾病鉴别:①急性期脑梗死,主要根据患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以及脑梗死的好发部位进行鉴别;②脱髓鞘病变,脱髓鞘病变发生在脑白质,且发病时间相对较长,ADC值较高。③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部分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表现为片状异常信号而无肿块形成,但是其ADC值相对较高[9]。

综上,DWI能够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病灶,应该常规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中,DWI结合传统MRI为诊断病毒性脑炎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1] 马燕丽,周晓薇,范国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10):794.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3-465.

[3] Akasaka M,Sasaki M,Ehara S,et al.Transient decrease in cerebralwhitemater diffusivity on MR imaging in human herpes virus-6 encephalopathy[J].Brain Dev,2005,27(1):30.

[4] Teixeira J,Zimmerman RA,Haselgrove JC,et al.Diffusion imaging in pediatric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J].Neuroradiology,2001,43:1031.

[5] Yilmaz K,Cem C,Nilgun Y.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of viral encephalitis[J].Neuroradiology,2006,48(12):875.

[6] Bulakbasi N,Guvenc I,Onguru O,etal.The added value of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t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grading of malignant brain tumors[J].JComput Assist Tomogr,2004,28(6):735.

[7] Sener RN.Diffusion MRI in Rasmussen's encephalitis,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and bacterialmeningoencephalitis[J]. Comput Med Imaging Graph,2002,26(5):327.

[8] Kiroglu Y,Calli C,Yunten N,et al.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of viral encephalitis[J].Neuroradiology,2006,48 (12):875.

[9] 彭 娟,罗天友,吕发金,等.病毒性脑炎的核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和质子MR波普表现[J],2009,31(3):257.

猜你喜欢
脱髓鞘源性脑炎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疗效观察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有些疾病会“化妆”成脱髓鞘
3例颅内脱髓鞘假瘤的影像学表现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