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和腐殖酸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素活化效果研究

2013-02-20 09:22姜佰文姜佳琦陈晓武魏士梅权明顺关丽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磷素腐殖酸有机酸

姜佰文,姜佳琦,陈晓武,魏士梅,权明顺,关丽丽

(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 150030;2.阿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哈尔滨 150300)

磷不仅是植物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而且是园艺作物一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我国多数土壤缺磷,加之磷肥资源短缺,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导致利用率低。蔬菜保护地土壤中全磷含量虽然较高,但大多是以难溶态存在,作物很难吸收利用这部分磷素[1-6]。如何挖掘土壤的潜在肥力,有效提高作物对土壤难溶态磷的吸收利用能力,是当前值得关注的课题。

目前,低分子质量有机酸活化土壤中磷的作用及机理已经有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有机酸在养分活化方面的作用,且研究结果多为原始土壤类型为褐土、潮土的地区,对黑土区蔬菜保护地磷素有效化的研究较少[7-11]。本研究以哈尔滨市阿城区种植年限为25年的保护地土壤为对象,通过研究蔬菜保护地(0~20 cm)磷素的活化,探究草酸、腐殖酸对Ca2-P、Ca8-P、Ca10-P、Al-P、Fe-P、O-P的活化效果,为更好地认识和评价有机酸在活化黑土区土壤磷中的重要作用、挖掘土壤潜在肥力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土壤:2011年5月初,选取哈尔滨市阿城区种植年限为25年的塑料大棚土壤,在耕层土壤(0~20 cm)按S形多点取样法,采取合适湿度的原状土柱样品(10 cm×10 cm×20 cm),装袋,带回进行室内培养。

供试试剂:草酸(Oxalic acid)分析纯试剂、腐殖酸(工业级)。

1.2 试验设计

室内培养试验于2011年5月进行。将25年的耕层土壤作为室内培养试验材料,取21个1 L广口瓶,每个广口瓶中放入500 g 2 mm经高压灭菌的土样,将分别溶于300 mL无菌蒸馏水后不同用量的草酸、腐殖酸加入到广口瓶中,密封培养,取出晾干后过1 mm、0.15 mm筛备用。

本试验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均3次重复,随机排放在培养箱中。具体方案如下:CK,未加入有机酸;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分别用草酸2.5 g/500 g土、5 g/500 g土、10 g/500 g土;处理4、处理5和处理6分别用腐植酸2.5 g/500 g土、5 g/500 g土、10 g/500 g土,培养时间分别为5、10、20、30、45、60 d。

1.3 数据分析

参照《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12],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完成全部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酸对蔬菜保护地Ca2 -P动态变化的影响

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对土壤Ca2 -P动态变化的影响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Ca2 -P in soil

由图1可知,各处理在培养前10 d Ca2-P含量基本无明显变化,之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a2-P含量逐渐增加,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时间的延长,土壤酸度增加使Ca2-P部分溶解的结果,在培养30 d时出现峰值,之后略有下降,45 d以后基本趋于平稳,在培养60 d时可保持较高含量。

不同浓度草酸处理随浓度的增加,Ca2-P含量有明显提高,其中10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变化明显高于2.5 g/500 g土、5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且在培养60 d时达到最高值,由此可以看出,随着草酸浓度的增加,对Ca2-P的活化作用也明显增强;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随浓度的增加,Ca2-P含量并无明显的提高。

2.2 有机酸对蔬菜保护地Ca8 -P动态变化的影响

由图2可知,除10 g/500 g土(处理3)外,其他各处理在整个培养期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不同浓度草酸处理随着浓度的增加,Ca8-P含量均可在培养60 d可达到较高水平,其中10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在培养10 d以后,Ca8-P含量有大幅度提升,在培养20 d以后含量明显高于2.5 g/500 g土、5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由此可以看出,草酸浓度越高,对Ca8-P的活化作用越强;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随浓度的增加,对Ca8-P含量并无明显影响,均在培养20 d时达到最低值,之后略有升高,在培养45 d达到最高并基本保持稳定。

图2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对土壤Ca8 -P动态变化的影响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Ca8 -P in soil

2.3 有机酸对蔬菜保护地Ca10 -P动态变化的影响

由图3可知,各处理在整个培养期间,在10天和45 d出现两次较明显的峰值。不同浓度草酸处理随浓度的增加,Ca10-P含量有明显降低,且在培养5 d时达到最低值,由此可以看出,增加草酸的浓度并不能提高对Ca10-P的活化作用;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对Ca10-P含量并无明显影响。

图3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对土壤Ca10 -P动态变化的影响Fig.3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Ca10 -P in soil

2.4 有机酸对蔬菜保护地Al-P动态变化的影响

由图4可知,各处理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在10 d达到最高值,之后Al-P含量持续降低,培养30 d后含量略有升高并基本保持稳定。不同浓度草酸处理随浓度的增加,Al-P含量有明显提高,其中10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在培养5 d以后,变化明显高于2.5 g/500 g土、5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且在培养10 d时达到最高值,由此可以看出,随着草酸浓度的增加,对Al-P的活化作用有一定的增强;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随浓度的增加,Al-P含量并无明显的提高,在培养10 d达到最高值,培养30 d达到最低值,之后基本保持稳定。

2.5 有机酸对蔬菜保护地Fe-P动态变化的影响

由图5可知,不同浓度草酸处理随浓度的增加,Fe-P含量逐渐升高,培养45 d达到最高值之后有所下降,其中草酸浓度越高,Fe-P含量越低,由此可以看出,增加草酸的浓度并不能提高对Fe-P的活化作用;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随浓度的增加,Fe-P含量略有上升,其中10 g/500 g土浓度的腐殖酸处理在45 d出现明显峰值,之后有所回落,2.5 g/500 g土、5 g/500 g土浓度的腐殖酸处理在培养30 d后Fe-P含量呈下降趋势,总体来说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10 g/500 g土浓度的腐殖酸对Fe-P的活化效果较好。

图4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对土壤Al-P动态变化的影响Fig.4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Al-P in soil

图5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对土壤Fe-P动态变化的影响Fig.5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Fe-P in soil

2.6 有机酸对蔬菜保护地O-P动态变化的影响

由图6可知,各处理在整个培养期间O-P含量有较大波动性,这可能是由于培养期间,土壤酸化导致不同形态的无机磷被活化释放出来。不同浓度草酸处理随浓度的增加,O-P含量有明显提高,其中10 g/500 g土、5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变化明显高于2.5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分别在培养5 d、20 d出现峰值,之后整体呈下降趋势,由此可以看出,0~20 d内增加草酸浓度,对O-P的活化作用明显增强;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随浓度的增加,O-P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培养45 d达到最低值,之后略有回升且保持稳定,由此可以看出增加腐殖酸浓度并不能起到明显活化O-P的作用。

图6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对土壤O-P动态变化的影响Fig.6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O-P in soil

3 讨论与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以Ca-P为主的石灰性黑土中,土壤磷的固定显著降低,这可能是由于草酸和腐殖酸有-COOH、-OH等功能基,它们可以通过这些功能基产生溶解作用,再通过与Ca2+等离子的螯合,使一些被束缚的磷素明显得到释放,并且其功能基的活化能力与草酸、腐殖酸的浓度及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呈正相关;同时,草酸可以活化土壤中有效性较低的Al-P、Fe-P和Ca10-P,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草酸能促进难溶态无机磷的转化,有效使无机磷和有机磷之间保持动态平衡[13]。

草酸、腐殖酸在活化以Ca-P为主的石灰性黑土中,其活化能力与有机酸浓度、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能明显促进土壤磷的释放。同时,草酸可以活化土壤中的Ca2-P和Ca8-P,及有效性较低的Ca10-P、Al-P和Fe-P,其中10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的活化能力最大。供试土壤在不同浓度草酸、腐殖酸作用下,各形态无机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增加幅度Al-P>Ca8-P>Fe-P>Ca2-P>Ca10-P>O-P。总体来说活化能力大小为草酸>腐殖酸,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

[1]廖康,张乃明,孟丽霞,等.有机酸对红壤磷素活化影响因素研究[J].土壤通报,2010,41(5):1091-1093.

[2]刘丽,梁成华,王琦,等.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素释放特征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9,40(3):594-599.

[3]刘丽,梁成华,王琦,等.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活化影响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3):593-600.

[4]梁玉英,黄益宗,孟凡乔,等.有机酸对菜地土壤磷素活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5,25(5):1171-1176.

[5]高妍,姜佰文.不同年限黑土型蔬菜保护地磷素状况及有效化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

[6]孙桂芳,金继运,王玲莉,等.低分子量有机酸类物质对红壤和黑土磷有效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6):1426-1432.

[7]崔正中,尹云锋,韩芳.利用32P示踪技术研究土壤磷素活性剂对大豆吸收土壤和肥料磷素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129-133.

[8]薛延丰,赵会杰,李奕林.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石灰性潮土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4,25(6):499-452.

[9]刘建玲,张福锁,杨奋翮.北方耕地和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素状况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2):179-186.

[10]王树起,韩晓增,李晓慧,等.低分子量有机酸对黑土无机磷动态变化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4):763-768.

[11]Zhang Zhiming,Simard R R,Lafond,et al.Changes in phosphorus fractions of a humic gleysol as influenced by cropping systems and nutrient sources[J].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01,81(2):175-183

[12]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13]张迪,魏自民,李淑芹,等.生物有机肥对土壤中磷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5):31-35.

猜你喜欢
磷素腐殖酸有机酸
磷素添加对土壤水分一维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
一生只为这一片!盛安环保将有机酸泡腾片升级到2.0版本
金银花总有机酸纯化工艺的优化
猪粪中添加腐殖酸添加剂可降低粪便中的臭气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酒中的有机酸
含腐殖酸固废肥对菠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白茶中的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季铵型阳离子纤维素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
腐殖酸与锕系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物高效利用土壤磷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