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某边坡支护设计

2013-03-01 09:12林碧华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3年2期
关键词:水沟中华人民共和国风化

林碧华

(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集团公司,广州 510080)

1 引言

拟建边坡支护工程为广州开发区某企业用地平整而形成的人工边坡。场地自然标高为24.00~65.56 m,设计平整后标高约27.85~31.65 m,为西南高、东北低,故场地因挖方而形成的人工边坡长约380 m,最大坡高约34 m,护坡面积约1×104m2,斜坡坡度约70°。

2 边坡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2.1 边坡地质特征

2.1.1 区域地质

本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增城隆起区,夹持于北东向广从断裂、东西向瘦狗岭断裂和北东向新塘断裂之间,属地质构造基本稳定区,最近的岭头断裂位于场区以北约3.5 k m。

2.1.2 地层岩性

边坡场区出露第四系残积层(Qel)及燕山晚期第一阶段花岗岩(ηr53-1)。

残积层,层号(1):为砂质粘性土,分布广泛,仅局部因剥蚀而缺失,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紫红色,硬塑,土质较均匀,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夹有0.50 m左右厚度的微风化花岗岩孤石。层顶埋深0.00~12.30 m;层厚1.10~10.30 m,平均5.49 m。标贯击数N=15.0~30.0击,平均21.6击。

燕山晚期第一阶段花岗岩:灰白间灰黑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中粗粒斑状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

全风化带,层号(2):岩体风化不均匀,局部夹有中或微风化花岗岩球状风化体(俗称“孤石”)。埋深0.00~16.30 m,揭露厚0.70~12.20 m,平均7.28 m。标贯击数N=31.0~48.0击,平均38.9击。

强风化带,层号(3):岩体风化不均匀,呈半岩半土状,夹有大量中或微风化孤石。埋深0.80~24.20 m,揭露厚2.60~24.80 m,平均9.04 m。标贯击数N=50.0~58.0击,平均52.7击。

中风化带,层号(4):岩石裂隙发育,岩芯多呈块状-短柱状,局部碎块状,岩质较坚硬。埋深及厚度变化较大,埋深4.10~29.70 m;揭露厚0.70~10.40 m,平均4.76 m。

微风化带,层号(5):岩石裂隙较不发育,局部见少量闭合裂隙。岩芯一般呈短柱状-柱状,岩质致密坚硬,锤击声脆。埋深5.40~35.20 m,揭露厚0.80~25.30 m,平均11.10 m。饱和极限抗压强度fr=55.90~99.90 MPa,平均67.83 MPa。

2.1.3 地下水简况

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1)松散层孔隙水:主要为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残积土层中,其富水性较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

(2)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裂隙之中,含水层无明确界限,主要分布于全、强风化带中,埋深和厚度不稳定,其透水性主要取决于裂隙发育、岩石风化程度和含泥量,水量一般不大。

场区内半数以上钻孔观测不到地下水位,部分观测到的钻孔中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1.20~13.30 m,水位标高23.21~47.94 m。

2.2 边坡稳定性分析

(1)组成边坡的岩土体主要为砂质粘性土、全-强风化花岗岩,其岩土结构类型属类土质边坡,部分地段坡面较潮湿,坡体结构面不发育,岩体整体性较好,风化程度较深。

(2)由于厂区建设开挖形成了较高的边坡,坡体开挖后地应力调整较大,易形成较大的松弛区,从而导致边坡的稳定性降低。

(3)花岗岩残积土和全-强风化层抗冲刷能力较弱,易形成冲沟,随冲沟的不断发育,坡面易发生崩滑地质灾害,影响坡体整体稳定性。

3 设计思路及岩土参数取值

3.1 设计思路

3.1.1 基本设计

本边坡为场地平整工程之山体防护,坡顶无建(筑)物,坡脚处为规划厂区。西南边中段长约140 m的一段边坡受用地范围限制,开挖坡率较陡,最陡处综合坡率超过1.5∶1。经计算分析比较,拟采用三级边坡:

(1)坡率:1∶0.3,1∶0.5,1∶0.75(以10 m高分级)开挖边坡,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边坡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若采用锚杆(索)加固,边坡整体加固措施(锚索)将会超出红线范围。

(2)若采用支护桩支护,则开挖边坡坡顶线及主体加固措施(预应力锚索桩)均未超出红线范围,仅局部少量防护措施位于红线范围之外,且边坡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因此设计采用支护桩支护。

3.1.2 防护措施

针对开挖边坡的地形及地质条件,对边坡进行针对性分段加固防护:

(1)边坡最高及较陡处(K0+140~K0+170)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防护。

(2)边坡较高而坡率较缓处采用锚杆加固。

(3)边坡较低而坡率较缓处采用放坡防护。

(4)采用有效的排水措施,疏排边坡地下水及地表水,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3.2 主要岩土参数取值

边坡力学参数取值参考有关试验值,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表1)。

表1 边坡检算选用力学参数表Table 1 Chosen mechanical parameters for the slope stability calculation

该边坡的潜在破坏模式为沿圆弧滑动面滑塌破坏。根据分析计算,边坡工程未加固时,处于欠稳定状态,经过工程加固后,坡体的安全系数大于1.2,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4 边坡设计及防护结构

4.1 设计方案

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 g,考虑到本边坡属土质高边坡,且直接影响厂区内建(构)筑物安全的特点,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推荐采用如下边坡支护方案:

(1)工况一:边坡高度小于10 m,K0+000~K0+105及K0+325~K0+380路段,边坡为一级坡,坡率1∶1~1∶1.25,采用拱架三维网植草(图1)。

图1 工况一K0+340、K0+050横断面图Fig.1 Cross section under the firstworking condition at K0+340,K0+050

(2)工况二:边坡高度大于10 m、小于20 m的路段,K0+105~K0+140路段,边坡为两级坡,第一级坡比1∶1~1∶0,采用锚杆格梁+格梁内三维网植草防护,第二级坡比1∶1~1∶1.25,采用拱架三维网植草防护(图2)。

图2 工况二K0+110横断面图Fig.2 Cross section under the second working condition at K0+110

(3)工况三:边坡高度大于20 m、小于30 m的路段,K0+140~K0+170路段,为三级坡,第一级坡比1∶0,采用2 m×3 m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第二级坡比1∶0.5~1∶0.75,采用锚杆格梁+格梁内三维网防护,第三级坡比1∶0.75~1∶1,采用锚杆格梁+格梁内三维网防护(图3)。

图3 工况三K0+160横断面图Fig.3 Cr oss section under the thir d working condition at K0+160

(4)工况四:边坡高度大于20 m,小于30 m的路段,K0+170~K0+210路段,为三级坡,第一级坡比1∶0~1∶1,采用锚杆格梁+格梁内三维网防护,第二级坡比1∶0.5~1∶0.75,采用锚杆格梁+格梁内三维网防护,第三级坡比1∶0.75~1∶1,采用锚杆格梁+格梁内三维网防护或拱架三维网植草防护(图4)。

图4 工况四K0+180横断面图Fig.4 Cross section under the f ourth working condition at K0+180

(5)工况五:边坡高度大于10 m,小于20 m的路段,K0+210~K0+325路段,为两级坡,第一级坡比1∶1,第二级坡比1∶1~1∶1.25,第一级和第二级均采用拱架三维网植草防护(图5)。

(6)排水设计

①边坡顶部开口线外3 m设置矩形截水沟(0.6 m×0.6 m),每级边坡平台上均设置截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厚0.3 m。部分开口线位置紧邻红线,堑顶截水沟可贴近开口线外设置,整段截水沟需平顺连接。平台截水沟与堑顶截水沟连接。边坡顶截水沟和坡面急流槽排水与厂区排水系统衔接。

②边坡的坡脚设置排水沟。坡脚排水沟与厂区排水系统衔接。

③每级边坡平台上均设置平台截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厚0.3 m。小里程端设引流槽连通平台截水沟与堑顶截水沟,排除坡面汇水,引流槽形式与堑顶截水沟一致。

④K0+125~K0+215段设置一排斜孔排水,孔径φ100 mm,间距9 m,孔深20 m。排水孔填充软式透水管(φ90 mm),内端头用透水土工布包裹。

图5 工况五K0+260横断面图Fig.5 Cross section under the fifth working condition at K0+260

4.2 防护结构

4.2.1 预应力锚索

(1)锚索采用普通拉力型预应力锚索,锚索钻孔直径φ130 mm,注M30水泥砂浆。

(2)每孔锚索由4束φ15.24 mm,强度为1 860 MPa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制作。锚索长度20.0 m,锚固段长10.0 m;锚索设计拉力400 k N,超张拉力为440 k N。

4.2.2 砂浆锚杆

(1)锚杆主筋采用φ28的HRB 335钢筋,锚杆体钻孔直径φ100 mm,为全长粘接型,注M30水泥砂浆。

(2)11.5 m长的锚杆设计抗拔力为90 k N。

4.2.3 框梁及格梁

(1)锚杆格梁截面尺寸为0.3 m×0.3 m,每片锚杆格梁和锚索框梁的横梁长为6.0 m,施工时框梁与格梁每6 m设置一伸缩缝。格梁均采用C25混凝土浇注。

4.2.4 锚索抗滑桩

(1)锚索工艺要求同预应力锚索。

(2)桩身截面尺寸2 m×3 m,桩长18 m,采用C25混凝土浇注,间距6 m,桩顶设置一排拉力型预应力锚索,锚索长20 m,锚固段10 m。

(3)桩身采用C30混凝土浇注,混凝土粗骨料粒径不大于60 mm。桩底用1∶3的水泥砂浆铺底,厚100 mm。

4.2.5 挂网喷锚

(1)锚杆主筋采用φ28的HRB 335钢筋,锚杆长度为8.0 m,锚杆体钻孔直径φ110 mm,为全长粘接型,注M25水泥砂浆。锚杆间距为1.5 m×1.5 m。

(2)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 cm,喷射混凝土厚度12 cm,强度等级为C20。钢筋网两端需与抗滑桩整体连接。

5 结论

(1)对于广州地区较为普遍的花岗岩岩土质人工边坡,可以采用适当的加固方式,确保其稳定与安全。

(2)针对不同岩土条件、坡率和高度的人工边坡提出了5个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边坡防护设计和治理方案。

(3)分别给出预应力锚索、砂浆锚杆、框梁及格梁、锚索抗滑桩和挂网喷锚的施工工艺、力学参数与使用范围。

(4)为广大从事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岩土工程设计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边坡治理案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猜你喜欢
水沟中华人民共和国风化
一种基于样本传播的图像风化方法
掉进水沟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设计与应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活动掠影
小蚂蚁过水沟
随风化作满天星——吴江涛诗词读后
你能跨过那条水沟吗
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
篆 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