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60例

2013-03-02 06:29王建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3期
关键词:胸痹心电图有效率

王建春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朔州037202)

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60例

王建春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朔州037202)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将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用阿司匹林和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再采用自拟中药胸痹3号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4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降压上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61.67%,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和自拟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冠心病;高血压;中医药疗法

冠心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其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而高血压是最为关键的危险因素,动脉壁弹性减退与血管的重构等增加了血管内的压力,动脉粥样硬化在发展时均会受到影响[1]。有关资料显示,在冠心病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率最高。所以,降低血压是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我院在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通过中药胸痹3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时,效果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43~68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3个月;高血压1级患者63例,2级患者57例。临床对所有患者诊断检查均符合高血压病、冠心病诊断标准,临床排除标准:心功能Ⅳ级,血液系统疾病,继发性或者恶性高血压(收缩压≥200mmHg),明显肾功能障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时,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10mg阿司匹林和30mg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进行治疗,1天1次,在使用降压药等药物时,血压要较为正常。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再服用自拟中药胸痹3号,其中主要中药成分有:丹参15g,川芎10g,葛根15g,炒枣仁30g,牛膝15g,炒麦芽15g,桑寄生15g,茯苓20g,天麻15g,郁金10g,枳壳10g,赤芍30g等药物,在上述药材中加500ml水,水煎取汁250ml,每日2次,每天1剂。一个疗程为8周。若有心绞痛并发,可及时口服硝酸甘油。要以清淡为主,忌辛辣食物,勿疲惫。

1.3临床观察指标[2]临床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血尿以及血脂、肾功能检查,并定时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通过采用心电图计算所有患者临床在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反应。

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高血压疗效标准判定[3]根据《心血管临床指导原则》评定标准:舒张压下降到正常或虽未下降到正常但下降的≥20mmHg为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或者将到正常,或者没有下降到正常但是在10~19mmHg,或者下降>30mmHg为有效;舒张压下降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或者出现上升为无效。

2.2心电图疗效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4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n(%)]

2.3血压疗效观察组在降压上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61.67%,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疗效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上升,主要指的是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升高,且伴随有不稳定代谢的脂肪与糖,及心、脑、肾与视网膜等器官在功能与器质上的变化。在同时存在高血压、冠状动脉狭窄等病症的情况下,在进行储存冠状动脉的各级血管血流时,能力减弱,从而在进行心肌氧的提供时,严重不平衡,进而增加了心肌缺血危险程度[4]。在冠心病与高血压同时并发时,有很多的冠心病,像心绞痛、心肌梗死临床事件,发生的比例必然会增加,如果是心肌梗死同时并发,则会使并发症的发生比例更多,主要原因是高血压所带来的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更强。

基于临床角度,在辨证高血压的类型时,主要体现于肝阳上亢型、阴阳两虚型等。在中医临床辨证的分型中,相关学者石刚等的探究表明: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也就是说心血瘀阻证合并高血压者的比率比较大,同时有可能会使冠心病血瘀加重[5]。而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石刚等学者有异曲同工之处。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病症特征就是血瘀。从中医来讲,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在胸痹的范围内,其形成是由于气滞血瘀、心血堵塞、寒气侵入等。采取科学有效的高血压治疗对策,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生率降低,以而使病死率减少。基于上述状况,我们采取了自拟中药胸痹3号与西药的综合治疗,其中,天麻、牛膝、丹参等药具有镇静、镇痛以及降血压的作用;赤芍以及丹参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轻患者心肌缺血,促纤溶、抗凝血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抗血栓、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动脉硬化的改善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6]。通过对本组资料采用中药治疗可以得知,60例患者治疗显效24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33%,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时,自拟中药胸痹3号是最佳的药物。

[1]林静琼,陈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5):45-46.

[2]何红涛,甄建雅,段慧杰,等.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2):120-122.

[3]Mullican DR,Lorenzo C,Haffner SM.Is prehypertension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9(23):759.

[4]王新宴,罗丹,张龙方,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10):1420-1421.

[5]吕洪雪.浅谈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及心率失常[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53-54.

[6]付长庚,高铸烨,郗瑞席,等.冠心病稳定期合并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0):52-5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17

:1672-2779(2013)-13-0025-02

苏 玲

2013-05-08)

猜你喜欢
胸痹心电图有效率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