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2013-03-02 06:29张红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3期
关键词:时相尿潴留中医药大学

宁 飞 张红石

(1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广州511495;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

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宁 飞1张红石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广州511495;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

目的探讨治疗产后尿潴留辨证取穴和时间疗法相配合的问题。方法将6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然后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1mg肌肉注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辨证治疗基础上,加以子午流注纳子法治疗。对两组治疗3天后进行了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整体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脏时相调法针刺治产后尿潴留疗效优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疗法。

尿潴留;脏时相调;针灸疗法

产后尿潴留属中医的癃闭范畴,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多发生于产后6~8h内,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正常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4%[1],而手术助产者可达25%~30%。严重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既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由于一般药物治疗对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欠佳,笔者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与我院产科及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对生产后尿潴留的病例采用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中年龄20~43岁,平均(31.35±2.54)岁;对照组中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3.22±2.0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中医诊断标准采用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癃闭”诊断标准:①尿意频急,反复用力排尿,但小便难出,点滴不畅或闭塞不通;②小腹膨满、胀痛;③排尿虽困难,但不伴有尿道涩痛;④经检查,膀胱有残留尿液。

1.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产科学》[3]产褥期泌尿系统病变中产后尿潴留的有关诊断标准拟定。①产后6~8h不能自行顺利排尿;②下腹部触及胀大的膀胱,压之有胀痛感;③腹部B超示下腹部胀大膀胱;④除外产程中体力及体液极度消耗,又未及时补充饮食和水分而造成尿少未排尿者。

1.4纳入及排除标准将年龄在20~45周岁,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纳入研究;排除标准:①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尿潴留;②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内分泌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③对针刺严重恐惧者;④精神病患者。

1.5治疗方法治疗组:针刺主穴水道、中极、关元、三阴交,结合《子午流注》纳支法开取申时所生经的井穴至阴。肝气郁滞取太冲、期门、膻中;肺肾虚证中府,阴谷;脾胃湿滞取足三里,中脘。取仰卧位,中极、关元针刺时针尖向耻骨联合方向斜刺,针感要达前阴部同时下腹部有收缩感。主穴采取平补平泻手法,随症取穴,均以补虚泻实为原则施治,以局部酸胀为度。以上各穴均留针30分钟。针刺中如睡眠延时10分钟。3天一个疗程。拔尿管4小时内观察疗效。对照组,单纯给予新斯的明1mg肌肉注射。

2 结果

2.1疗效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与方剂选用》[4]拟定。治愈:小便通畅,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小便基本通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效:治疗结束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人体排尿是一个反射过程,当膀胱内尿量达到400~500mL时,膀胱内压力增高,刺激膀胱牵张感受器,冲动传至脊髓的排尿初级中枢,同时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产生尿意[5]。产后尿潴留是产程过长,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致使黏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切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产后疲劳,精神紧张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

在治疗产后尿储留时必须抓住脏腑病变的特点。五脏分属五行,健康的机体脏腑各司其职,相互生克制化,使阴阳平衡、气血充沛,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脏腑的盛衰可影响整体的平衡,出现不同的证候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祖国医学认为产后患者多耗气伤阴,气虚则无力鼓动血运,导致血行不畅,脉络瘀阻。《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为贮尿之所而决渎之权在三焦,三焦的气化要靠肝、脾、肾来维系,肝脾经脉过阴器,肾开窍二阴,且肾与膀胱相表里,故取足太阴、少阴、厥阴三经交会穴三阴交调气活血,益肾气,理下焦,中极为膀胱之募穴,关元为小肠之募穴均为足三阴之会穴,针刺能使针感下传膀胱,可振奋下焦元气,恢复膀胱气化有补虚通利之功。水道于膀胱附近,对膀胱气化可直接调整。有利水渗湿、疏通水道的作用。经气既调,气运水行,水道通畅。《灵枢·营卫生会》篇:“营在脉中,卫生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具体指出了人体经脉的气血运行流注,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各有盛衰的时间。申时气血流注足太阳膀胱经,膀胱司令,申时开足太阳膀胱经井穴至阴,属于子午流注纳子法,以促经血运行以养脏腑。诸穴合用,可使膀胱气化有权,开阖有度,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从临床观察治疗结果,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尿储留,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无论从治愈率和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为临床治疗做以指导。且其为自然疗法可以用于巩固治疗,避免了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减少产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故其治疗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1]王义梅,曲凡会.中西医综合治疗顽固性产后尿潴留56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48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苏应宽.实用产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07.

[4]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9.

[5]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0-24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37

:1672-2779(2013)-13-0051-02

张文娟

2013-05-18)

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No:20122097]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时相尿潴留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滑冰式滑雪动作体系的建构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3D VOI 技术在SPECT三时相骨显像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