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医护理人员疼痛相关知识调查及对策※

2013-03-02 06:29朱诗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3期
关键词:长沙市中医药大学问卷

朱诗林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沙410005)

长沙市中医护理人员疼痛相关知识调查及对策※

朱诗林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沙410005)

目的调查长沙市中医护理人员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制定相应对策。方法选取长沙市三所三甲中医医院的500名临床护士,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分析其对疼痛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69份,52.63%的护士年龄在30岁以上,59.43%的护士有6年以上工龄,42.22%的护士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5.05%的护士分布在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只有20.68%的护士曾接受过疼痛专业培训。结论长沙市中医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喜有忧,如何在全面把握疼痛管理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对策,全面及深入地开展疼痛知识继续教育项目、创建有中医特色的疼痛护理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护士;疼痛;中医护理;改进对策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觉,亦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患者就医最常见的原因,超过80%的患者由于疼痛而就诊。近年来,疼痛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疼痛大会更是将其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1]。然而在临床中疼痛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和治疗,研究表明,护士对疼痛知识的缺乏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护士开展疼痛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护士的疼痛知识水平是促进有效疼痛管理的重要举措[2]。为探讨长沙市中医护理人员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制定相应对策,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长沙地区三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分别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沙市中医医院。采用随机抽样,向三所医院的护士共发放调查表500份,其中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0份、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份、长沙市中医医院150份。被调查者构成比如下:性别:男7名,女493名;学历:中专学历105名,大专学历184名,本科学历192名,硕士学历19名;职称:护士172名,护师189名,主管护师117名,副主任护师21名,主任护师1名;年龄18~52岁,平均(30.5±11.3)岁,工龄0.5~33年,平均(13.2±8.3)年。

1.2调查方法

1.2.1调查工具根据国内外调查疼痛相关知识的方法,结合笔者在临床中对疼痛护理的实际情况,自制调查问卷。问卷由2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护士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科室及是否接受过疼痛相关知识的培训;第2部分为疼痛管理现状,内容主要为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常用疼痛评估方法、疼痛的中西医机制、疼痛的中西医处理方法等)。

1.2.2实施方法调查人员均通过研究者组织的统一培训,并负责在三所医院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护士填写问卷后当场回收。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护理人员一般资料采用百分率、构成比进行描述,评分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士一般情况汇总共发放调查表500份,回收问卷487份,问卷回收率为97.40%,回收问卷中出现缺项填写、或出现重复回答现象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无效问卷共18份,占3.70%。总有效问卷469份,占93.80%。52.63%的护士年龄在30岁以上,59.43%的护士有6年以上工龄,42.22%的护士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5.05%的护士分布在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只有20.68%的护士曾接受过疼痛专业培训。详见表1。

表1 调查护师一般情况汇总(人)

2.2疼痛管理现状汇总在常用疼痛评估方法方面,235人(50.11%)从未使用任何量表或工具,仅凭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来获取资料,124人(26.44%)用过视觉模拟评估尺来评估,53人(11.30%)用过面部表情疼痛量表,42人次(8.96%)用过词语疼痛量表,15人次(3.20%)用过数字评定量表。

对疼痛知识的认识和处理方面问题的回答正确率详见表2。

2.3不同护士对于疼痛知识掌握的差别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对疼痛知识掌握得分高于大专及以下,中级及以上职称护士得分高于初级及以下,外科系统护士得分高于内科系统和其它科护士,接受过疼痛专业培训的护士得分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护士,四项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469名护士对疼痛知识的认识和处理情况汇总[n(%)]

3 讨论

3.1长沙市中医护理人员疼痛相关知识现状分析从受调查护士的疼痛教育经验来看,仅有20.68%的护士曾接受过疼痛专业培训,这与周立松等报道[3]的比例接近,这反映了国内各地对于护理人员培训的不重视。由于大部分护士未经过疼痛的专业培训,导致50.11%的护士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时从未使用任何量表或工具,仅凭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来获取资料;26.44%也仅仅只是采用过主观性较强的视觉模拟评估尺来评估。另外在疼痛知识的认识和处理方面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错误率排名前三的问题分别是“请说出病人自我控制止痛法”、“请说出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请说出WHO推荐的阶梯用药止痛法”,这表明大部分护士对于疼痛的现代医学机制、控制疼痛的西医学方法不了解。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护士认识到止痛剂需求的增加及躯体症状加重是成瘾的表现,并且对于“中医特色的控制疼痛的方法”和“中医认为疼痛发生的机制”较熟悉,这是中医护理的特色所在,亦体现了几所中医医院对于中医护理的重视。另外通过对不同护士对于疼痛知识掌握的差别分析,学历高者、职称高者对于疼痛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学历低者和职称低者,这与学历高者在高层次教育中接受过疼痛学的教学有关,而职称高者则在工作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而接受过相关培训或自学[4]。同时我们也发现外科系统护士得分明显高于内科系统和其它科护士,这或许与外科系统护士因工作需要,经常接触到手术患者,对这些患者曾采取过疼痛干预的措施有关[5]。

3.2改进对策

3.2.1大力开展护士疼痛教育知识的培训本调查发现大部分护士均没有通过正规的疼痛知识培训,仅仅是通过临床工作实践获取疼痛知识,或者是通过学校的学习所了解。这导致护士对疼痛知识及镇痛知识存在很大的缺陷和偏差,如对疼痛发生机理的不清,对麻醉药物的错误理解等。因此医院应加强对在职护士疼痛的继续教育,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并把上大课、小课和个案分析相结合,不停留在完成学分的层面[6]。

3.2.2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疼痛管理相关研究表明有近一半的护士认为疼痛评估和处理患者的疼痛主要是医生的职责,护士只是执行者。实际上她们忽略了护士及时提供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反馈意见的责任。据文献报道,国外许多医院疼痛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大部分是护士。因为护士是接触病人最多、最直接的医疗服务群体,应视为疼痛管理的基石。因此护士应积极参与疼痛管理,成为患者的代言人,医院的管理者也应向临床护士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鼓励护士参与疼痛管理[7]。

3.2.3推进疼痛中医护理标准化疼痛知识调查结果无一不体现了几所医院的中医护理特色,然而被调查的护士在疼痛中医护理时措施不一。有的护士喜欢采用中医按摩、有的采用中药热敷、有的使用针灸或拔罐等,处理方法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亟待几所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措施,对不同类型的疼痛制定不同的中医护理方法,以提高疼痛干预水平。

综上所述,长沙市中医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喜有忧,如何在全面把握疼痛管理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对策,全面及深入地开展疼痛知识继续教育项目、创建有中医特色的疼痛护理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1]杜冰,吴晶.国内疼痛教育的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12,12(1):64-67.

[2]贺丽春,陶新陆,张莉芳,等.对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1):40-41,44.

[3]周立松,张宏美,陈英霞,等.1455名深圳市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情况的调查[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9(10):695-697.

[4]史艳萍,郑蔚,张利霞,等.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58-1360.

[5]邢红英.对临床护士处理疼痛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进对策[J].中医临床研究,2011,3(8):120-121.

[6]华桂珍,吴彩娥,马彩虹,等.护士对疼痛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5):700-701.

[7]明星,赵继军.疼痛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及展望[J].护理学报,2012,19(3):26-2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87

:1672-2779(2013)-13-0126-03

张文娟

2013-05-23)

湖南省科技厅课题[No:2011FJ3181]

猜你喜欢
长沙市中医药大学问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爱上写信的大树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