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夏秋豌豆增产潜力试验示范

2013-03-04 07:29陈家秀朱小清田梅黄琴
长江蔬菜 2013年2期
关键词:腾飞反季节结荚

陈家秀,朱小清,田梅,黄琴

(1.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550081;2.贵州清镇市农业局蔬菜工作办公室)

贵阳市夏秋豌豆增产潜力试验示范

陈家秀1,朱小清1,田梅2,黄琴2

(1.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550081;2.贵州清镇市农业局蔬菜工作办公室)

从豌豆品种、种植密度、栽培方式等技术措施进行了夏秋反季节豌豆增产潜力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豌豆品种有不同的生产力,而不同品种又要求不同的密度。参试的4个豌豆品种商品性状好,荚大,产量高,均适合在贵阳高海拔地区推广栽培。作夏秋反季节栽培时,播种期均以8月中下旬为宜,中豌4号和中豌6号的适宜播种密度为12.5 kg/667 m2左右,而腾飞5号和腾飞7号的适宜播种密度为10 kg/667 m2左右。

夏秋;豌豆;种植密度

目前贵阳市豌豆种植品种主要以食用成熟豆荚籽粒的中豌4号、中豌6号为主,这2个品种味甜鲜美,颇受市民青睐。从现在生产的豌豆产品来看,我市豌豆具有色泽好、纤维少、品质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效益较好等特点,因此,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反季节豌豆品种、种植密度等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极少高产稳产,影响了反季节豌豆在我市的推广。因此,近年我们就反季节豌豆的品种、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等进行研究,探讨了夏秋反季节豌豆稳产、高产的技术措施,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4个豌豆品种为中豌4号、中豌6号、腾飞(新西兰)5号、腾飞(新西兰)7号,种子均来源于河北省涿州市腾飞种业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于2010年8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贵州清镇市暗流乡下坝村蔬菜合作社示范基地(海拔1 200 m左右)进行,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大葱。试验设双因素,A因素为品种,设A1(中豌4号)、A2(中豌6号)、A3(腾飞5号)和A4(腾飞7号)4个品种。B因素为播种密度,设3个水平,即B1:每小区播种0.36 kg,折合667 m2播种10 kg,株距6 cm左右;B2:每小区播种0.45 kg,折合667 m2播种12.5 kg,株距5 cm左右;B3:每小区播种0.54 kg,折合667 m2播种15 kg,株距4 cm左右,共12个处理。田间采用裂区排列方式,其中A因素为主处理,B因素为副处理的复因子,3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

豌豆于8月20日播种,直播,实行高畦宽厢条播,厢面宽2 m,播幅宽30 cm,播种沟幅距20 cm,播种覆盖深度3~4 cm,种子均匀撒播于播种沟内,每厢播种4沟,厢沟宽40 cm,小区面积24 m2。

田间种植肥料以史丹利复合肥(N∶P∶K=15∶15∶15)为主,播种前先用辛硫磷800~1 000倍液均匀喷洒播种沟,开花结荚期间用磷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施,其余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同一般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及抗病性比较

各品种物候期相差不大(表1),中豌4号和中豌6号开花结荚相对较早,初花期为9月25~26日,腾飞5号和腾飞7号初花期为9月27~28日。各品种初果期为10月17~19日。

苗期各品种长势较好(表2),进入开花结荚期后,由于9月中下旬气温较往年偏低,豆荚结荚率降低,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此外,从表2可以看出,4个豌豆品种均较抗白粉病,直到后期(11月中旬)植株长势减弱时才有零星白粉病发生。

2.2 植物学性状比较

从参试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看(表2),中豌4号和中豌6号株高相对较矮,各个处理平均株高在47~50 cm,腾飞5号和腾飞7号各个处理平均株高在62~68 cm。始花节位,中豌4号和6号最低,其中各个处理之间以播种密度B1最低,平均8~9节;腾飞5号和腾飞7号品种始花节位相对较高,其中各处理间以播种密度B1最低,平均11~12节。

表1 参试豌豆品种生育期比较

表2 参试豌豆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

从各品种开花习性来看,参试品种花朵均为白色,其中中豌4号和中豌6号为单序单花,腾飞5号和腾飞7号为双序双花。主蔓分枝数,中豌4号与6号较多,而腾飞5号和腾飞7号的较少。

豆荚大小(长×宽),中豌4号和6号豆荚以播种密度B1相对较大,分别为6.1 cm×1.2 cm、6.4 cm× 1.2 cm;腾飞5号和腾飞7号豆荚也以播种密度B1相对较大,分别为6.7 cm×1.3 cm、6.8 cm×1.3 cm。中豌4号单株结荚数平均最高为9.8个,中豌6号单株结荚数平均最高为10.6个,腾飞5号单株结荚数平均最高为11.7个,腾飞7号单株结荚数平均最高为11.2个。

从商品外观看,各品种的豆荚均为绿色,中豌4号成熟豆荚籽粒为黄白色,中豌6号成熟豆荚籽粒为浅绿色,腾飞5号和7号成熟豆荚籽粒为绿色。

从品质来看,各个品种均较脆嫩、纤维少、品质佳,腾飞5号和腾飞7号品种口感相对较甜,中豌4号和6号豌豆次之,味甜中等。

表3 参试豌豆品种产量比较

2.3 丰产性比较

不同品种产量有明显差异(表3~4),相比较而言,腾飞5号豌豆按B1播种密度的单荚质量为4.8 g,居首位,平均小区产量22.3 kg,折合667 m2产量620 kg。经过统计分析,品种间与品种×密度间的差异都显著,由此说明,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生产力,而不同品种又要求不同的种植密度。产量差异性比较结果为:A3(腾飞5号)与A4(腾飞7号)无显著差异,但与A2(中豌6号)和A1(中豌4号)差异达显著水平。

由于豌豆品种×密度的互作极显著,说明各品种要求的最适宜密度不同。A1品种(中豌4号)产量按B2播种密度的最高,与B3播种密度无显著差异,与B1播种密度达显著差异;A2品种(中豌6号)产量按B2播种密度的最高,与B3播种密度无显著差异,但与B1播种密度差异显著;A3品种(腾飞5号)产量按B1播种密度的最高,与B2播种密度无显著差异,但与B3播种密度差异显著,B2与B3密度之间产量也达显著差异;A4品种(腾飞7号)按B1的播种密度产量最高,与B2播种密度无显著差异,但与B3播种密度达显著差异,B2与B3密度之间也达显著差异。

表4 4个豌豆品种小区平均产量的差异性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①本次试验期间,9月平均温度较往年低,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夏秋反季节豌豆还有增产潜力。

②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豌豆品种商品性状好、荚大、产量高,均适合在贵阳高海拔地区推广栽培。作夏秋反季节栽培时,播种期均以8月中下旬为宜,中豌4号和中豌6号的适宜播种密度为12.5 kg/667 m2左右,而腾飞5号和腾飞7号的适宜播种密度为10 kg/667 m2左右。

③夏秋反季节豌豆品种选择不仅要掌握各品种的特点,还要根据天气情况、水源条件、菜农种植技术水平等灵活选择,不可盲目追随、效仿。

④豌豆高产栽培还应抓好合理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获等措施,同时,现蕾开花期到结荚鼓粒期还需要适时浇水。此外,豌豆肥料运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Test Demonstration on Yield-increasing Potential of Summer and Autumn Peas in Guiyang

In the paper,we carried out the test demonstration on the growth potential of summer and autumn peas from technical measures such as pea cultivar,planting density and cultivation patter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pea cultivars had different productivities,while different cultivars required different densities correspondingly.The four pea cultivars in this test possessed good commercial characters,large pod and high yield,and all of them were suitable to be promoted and cultivated in high-altitude areas in Guiyang.When they were planted in summer and autumn,the suitable sowing time was in middle and late August,and the suitable seeding quantity of Zhongwan No.4 and Zhongwan No.6 was about 12.5 kg/667 m2,while that of Tengfei No.5 and Tengfei No.7 was about 10 kg/667 m2.

Summer and autumn;Pea;Planting density

10.3865/j.issn.1001-3547.2013.02.014

陈家秀(1975-),在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012-11-13

猜你喜欢
腾飞反季节结荚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卢腾飞
小小三双鞋,见证腾飞路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
青年“鹅倌”圆梦反季节养鹅
大棚专用豇豆新品种——春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