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顺应-模因框架下第二语言学习模型的解读

2013-03-15 08:36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模因第二语言二语

朱 燕

(1. 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4;2. 唐山师范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基于关联-顺应-模因框架下第二语言学习模型的解读

朱 燕1,2

(1. 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4;2. 唐山师范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建立了关联-顺应-模因模式分析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二语信息加工过程,包括可理解的输入、被感知的输入、被理解的输入、吸收、整合和输出。

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互动假说;二语习得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经典核心理论为研究者所熟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关联论已日趋成熟,在语用学、修辞学、交际研究、语言哲学和文学等方面逐渐显示出强大的解释力[1]。顺应论作为宏观语用学的核心,从和关联理论不同的视角阐释了语用学;而且,随着关联-顺应模式的提出,关联理论的强大解释力和顺应论的社会文化诠释的结合使得语用学的研究和理解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本文拟建立关联-顺应-模因模式,再次讨论第二语言学习模型。文中重新阐释的第二语言学习模型是建立在Michael Long互动假说的基础上,由Susan M. Gass在她和Selinker合著的《第二语言习得导论》中提出的[2-3]。

一、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语习得的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4,p1],国内学界接触二语习得理论和开展相关研究要比国外晚10多年[5]。Ellis认为,“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6]。目前的二语习得研究结合语言学理论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不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理论支持的研究,更侧重于他们的综合应用,并引进了认知理论、连接主义等观点丰富的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纵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研究传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二是对学习者习得过程的研究,三是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二语习得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初期的理论介绍和探讨,发展到了对二语习得的深入研究阶段。而对该学科的研究,目前已划分为两大阵营,即认知派和社会派(或称为社会文化派)。认知派和社会派在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哲学倾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分歧,但也正是由于两派之间长时间的论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揭示了二语习得的内在规律,形成了很多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总的来说,尽管认知派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受到社会派的挑战,二语习得作为认知科学的总体方向并未改变[4,p3]。2010年10月全国第二届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讨论的重点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语言学视角、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外语技能训练、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理论。这标志着认知语言学已成为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一种新的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的研究范式正在形成,其研究成果将对外语教学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二、相关理论简介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对Grice合作原则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提出的有关交际的理论,其观点包括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关联原则[7]。关联理论摒弃了传统的交际代码模式,提出了明示-推理模式,认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关联原则包括关联的认知原则(即: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和关联的交际原则(即: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关联理论的创新点在于“自始至终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用现象”。

Verschueren提出了语用学研究的新框架即适应理论。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不断地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8-9]。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以下三个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适应性。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的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语言的适应性则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性。正是语言使用中的适应性特征使我们得以从语境关系适应、结构客体适应、动态适应和适应过程特性等四个方面去完成语用描写和语用解释。

Richard Dawkins在其《自私的基因》[10]中首次提出文化传递单位模因(meme),认为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复制基因是生命的祖先。基因唯一感兴趣的是复制自己。在文化中,也存在一种类似基因的复制因子,他命名为“meme”(模因)。模因是文化模仿单位,表现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等的模式,模因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的大脑之间相互传染而进行传播。模因的三个特征为复制保真度、多产性和长久性。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为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

三、基于关联顺应模因框架对第二语言学习模型的解读

Gass和Mackey的二语习得研究模式,是现今颇具影响的二语习得研究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理论是Michael Long的互动假说。互动假说的出发点是基于一个假设:语言学习是迫于交际压力而产生的,是要研究和检验交际和习得之间的关系并协调两者之间的注意、意识等认知机制。Long的互动假说遵循了输入-互动-习得的理论模式:把输入和互动进行了分离,输入是字、词、句、篇等语言形式,互动是这些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从而提出了互动是语言习得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一设想。此假说不仅仅是对二语习得整合模式的继承和发展,还将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输出假说纳入其中,也被称为“输入、互动、输出模型”。互动假说是目前为止二语习得领域涵盖内容最广泛的一种理论假说。Gass和Mackey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第二语言学习模型。这一模型把第二语言的学习分成几个阶段:已感输入——已懂输入——吸入——整合——输出。

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增加从提供输入的人开始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以展现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从持本族语者或教学者和二语习得者之间的会话交流过程以及最后二语学习者对二语的输出过程。因为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排除自学方式外,话语交流是学习二语的重要方式。会话成功的关键不仅是理解他人话语,也要让他人理解自己的话语。所以,本文将话语输入者和二语学习者的交流也列入到习得过程中。首先讨论输入人对二语学习者的输入,再经过二语学习者学习的几个阶段(已感输入——已懂输入——吸入——整合)直至输出二语的学习全过程。因此,在本文分析中,第二语言学习的阶段分为可理解性输入——已感输入——已懂输入——吸入——整合——输出。因此,关联-顺应-模因模式下的二语习得学习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到二语学习过程中,关联-顺应-模因模式起到如下作用。

首先,话语产生的机制是认知关联。持本族语者或者教学者所发出的话语(明示行为)必须能够取得足够关联,值得学习者付出努力进行加工处理。而且,所发出的话语还必须考虑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偏好,使其具备关联性,保证取得最佳的认知效果。即为了达到最佳关联,持本族语者或教学者要对学习者的认知资源和推理认知能力进行假设和估计,选择合适的话语方式。此过程也是一个顺应的过程。这个顺应的过程也是寻求关联的过程。在话语的输入过程中,面对具体语境(包括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因素(绝对和相对空间与时间;权利、地位、社交角色等;以及感情、信念、欲望、意向等),持本族语者或是教学者要顺应那些符合关联的成分。并根据和二语学习者交流过程中,二语学习者的反应,适当做出调整,以适应二语学习者当前水平,进行可理解的输入。可理解的输入包括输入的数量、输入的频率、输入的方式(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多方面)等。此过程对语境的顺应和对关联的寻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根据二语学习者的反应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第二,可理解的输入主要从输入者的角度去分析,但被感知的输入更强调学习者的主观努力。学习者在获得被感知的输入时是学习者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是学习者根据寻求最佳关联的原则对语码的感知和领悟。首先,学习者在大量的输入语料中,会主动寻求和自己先前知识关联最大的信息作为支点,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这是学习者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其次,影响被感知的输入的因素还包括频率和情感。频率出现的高低在学习者二语学习的不同阶段所获得的注意程度会有差异,而情感因素中的社会距离、地位、动机和态度等都会影响二语学习者获得被感知的输入。所以,这一过程不但是二语学习者寻求最佳关联的输入,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顺应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结果。学习者在获得最佳关联作为学习支点后,要在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上顺应输入者的输入语料,如果排斥,则学习过程不可能顺利进行。他们还要依照自己学习的需要,适当选择出现频率不同的语料进行关注;最后,在接受被感知的输入中,二语学习者还要根据当时的交际情景,通过反输(backchannel cues)来鼓励输入者继续进行语料的输入,或是提示输入者对相关问题进一步解释,或者改变输入策略以期交际能顺利进行。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寻求关联顺应的过程。可理解的输入过程的顺利进行,为模因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图1 关联-顺应-模因模式下的二语习得学习模型

第三,学习者经过意义协商,在和本族语者的交流过程中对语言进行调整,被感知的输入转变为被理解的输入,这是学习者对符合关联原则的语境顺应的结果,也是被感知的输入在模因作用下被同化的过程。被感知的输入是一种启动机制,为二语学习者可能进行的下一步分析做准备。被理解的输入也包含了语言学习的多个层次。不仅包括句法和语音,如语段知识、音节结构、韵律等经常被人们考虑到的领域,也包括词汇、语篇、语用等经常被忽视的领域。在这一过程中,符合关联原则的语境顺应的结果进入到了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层面,为下一阶段的吸收做准备。与此同时,被理解的输入也符合模因复制和传递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同化阶段。被理解的输入是一种成功的模因。它能“传染”它的宿主,进入宿主的记忆。模因要得到同化,就必须引起宿主的注意、理解和接受。被理解的输入就是这样一种成功的模因。它的显著程度引起了宿主的注意,称为“被感知的输入”,又继续被宿主所理解,就意味着在宿主的认知系统中能够得以呈现。在这一层面,也有着模因顺应了宿主认知结构的理解。如果一个新的知识、观点和现象不能迎合顺应宿主的认知结构,得到宿主的注意和认可,就不会成为一种被宿主理解的可接受的模因,也就不可能让宿主被该模因所同化。

第四,吸收是语言材料的接受过程,是输入和心理的协调,是形成关联假设的过程,也是新旧知识通过关联顺应相匹配,形成内化的语法规则的过程。如果新旧知识匹配过程没有达到理想的关联顺应要求,这一过程也是出现中介语和石化的过程。吸收过程也证明知识进入到了模因发展的第二阶段:记忆阶段。随着可理解的输入的加入,二语学习者头脑中的新、旧知识需要进行一定的协调和匹配。理想的状态是找到新、旧知识间的最佳关联,形成知识的内化。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假设的形成、验证、拒绝、修正和确认。或是通过关联顺应,把新知识协调地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过度概括现象,没有达到新、旧知识的完美匹配,也就发生了石化现象。同时,在吸收阶段,已经同化的模因继续在宿主记忆中保留。根据模因的定义,模因必须在记忆中保留一段时间,否则不能称之为模因。模因在宿主记忆里停留的时间越长,感染宿主得到传播的机会就越大。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记忆倾向于保存和自身具备最佳关联的相关内容。

第五,吸收的信息可能被整合,这会使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也可能不被整合,只是存储了起来。因为二语习得的过程是一个动态、互动的过程,所以整合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孤立于二语习得其他过程之外,它也不一定是一次性完成。整合涉及到从存储到语法甚至语言内部不同层面的整合。在二语学习输入过程中,整合的时间和可能性各不相同。整合可能发生在输入阶段。随着假设的形成以及最后的确认,它们产生的结果就是整合;又如输入的信息在通过学习者的最佳关联后发现已经存在于学习者的知识体系中,附加的输入相当于假设的再确认,而假设再确认可能会刺激学习者激活头脑中原本存在的知识信息,使学习者自动提取信息,使休眠状态的信息活跃,并在交流中得到运用和发展。整合的过程也是模因在宿主头脑中形成不同传播类型的过程。通过和宿主头脑中原有信息的融合,模因可能以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也可能和宿主头脑中的原信息相融合后,产生变异,出现模因的移植现象。

最后,语言的输出是关联话语学习的“花园小径”,是模因的表达和传播,也是关联顺应的策略选择过程。输出不是语言习得的最终结果。首先,语言的输出可以提供反馈,对假设进行验证从而重新进行输入和吸收,被学习者所掌握,类似于“花园小径”现象;其次,语言的输出可以迫使学习者对语言进行句法层面的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语义层面的分析,对吸收知识进行整合。语言输出也是模因的表达和传播,是模因的重组。一些模因保存着内容以不同形式出现,另一些则在相同的形式里放进不同的内容来扩展。在输出过程中,二语学习者还要根据所处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不同,根据关联顺应进行策略选择。

目前,对二语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显性和隐性学习、语言输入和输出、石化现象和语言迁移等方面,对学习者内外部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建立关联-顺应-模因模式对二语习得学习过程进行解读,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二语习得认知、社会模式,并通过教学验证模式的可行性,能为外语教学的良性及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Gass S. M., Selinker L.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Third Edition)[M].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3] Gass S. M., Selinker, L. 赵杨,译.第二语言习得(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 戴炜栋,周大军.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现状与前瞻[J].外国语,2005(6):62-69.

[6] 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7] Sperber,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5.

[8]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9] 钱冠连,霍永寿.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0]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Oxford: The Oxford Press, 1976.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del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elevance-Adaptation-Meme

ZHU Yan1,2

(1. School of Literat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1. Department of The Foreign Languages,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A new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study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Relevance, Adaptation and Meme. The process includes the comprehensive input, apperceived input, understood input, absorption, integration and output.

relevance theory; adaptation theory; meme; interactive hypothes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H030

A

1009-9115(2013)03-0053-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3.01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外语教育研究专项(GPA115080)

2012-12-10

朱燕(1978-),女,河北唐山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猜你喜欢
模因第二语言二语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于L2MSS理论的职业英语二语动机策略干预研究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