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m”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生诚信教育一级建构

2013-03-18 22:46申俊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教育医学生

申俊霞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根据乡镇社区对医疗卫生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进一步深化校院合作、工学结合而建立起来的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1]。教育模式的改革、教育环境的变化,给毕业生诚信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针对这种教育模式下诚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经调查研究后,课题组提出了“三级水平,分层提升”的诚信教育体系构想。一级水平:校内一年级为诚信教育实现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的积淀阶段;二级水平:二年级为诚信教育依托医院、社会现实的土壤,立足点放在诚信行为、习惯到诚信信念、品格的逐步深化阶段;三级水平:三年级生产实习期为诚信情感由外化不断走向内化的升华阶段。笔者就“1+2m”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生诚信教育一级水平的建构,提出了实施策略和具体方案。

1 “1 +2m”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生诚信教育一级水平建构的重要地位

首先,诚信教育一级水平建构是基础,是医学生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的逐步积淀阶段,所以一级水平的建构成效直接决定着“1+2m”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毕业生的诚信教育水平。同时,诚信教育一级水平构建,应从医学生踏入校门的第一天抓起,这就像医学生的诚信教育蓝图上的第一笔,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诚信教育一级水平建构是毕业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时期,学生可塑性强,而且这一年的诚信教育最为系统和集中,可有效利用的资源最为丰富。因此,抓好医学生诚信教育一级水平的建构,可以为今后的诚信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2 主要构想与实施策略

2001 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医学研究的服务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医学生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

2.1 加强医学生入学资格审查,开展诚信品质测试

医学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医学生入学资格考查,开展诚信品质考查测试。此举用意主要在于使医学生从踏入医学院校的第一天,就深刻感受到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是对一名医学生的基本要求。开展新生诚信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开展职业观教育,增强职业意识,树立医学诚信道德理念,并根据新生诚信状况调查结果,有侧重点地开展诚信教育。诚信教育要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认知规律出发,增强诚信职业道德教育的心理相容性,激发学生的认同感。

2.2 将“春风化雨式”的诚信教育渗透在医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诚信教育的全程化、全员化

诚信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遵循教育规律,改变以往把诚信教育、医德教育仅当成一门独立课程来看待的错误思想;改变以往把诚信教育、医德教育仅看成是教师要承担的一种教育职责的错误认识,树立将诚信教育、医德教育全程化、全员化的观念。让诚信、医德进宿舍、进社区、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进实践。在宿舍、教室、实验室悬挂了学生自制的诚信医德宣传画,让学生时刻铭记医者的责任;在社区义诊实践服务中,让学生感悟医患间真诚相待的温暖;在定点服务的幼儿园、养老院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健康体检中,让学生体现职业的神圣感、责任感。我们改变以往“运动式”、“暴风雨式”的教育模式,寻求一种“春风化雨式”的诚信教育,让诚信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3 根据医学教育、医学职业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

医学教育以临床实践时间长、实习要求严格、服务对象特殊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同时,职业的要求规定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必须包括医疗技能的训练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技术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却往往被忽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的《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把职业道德界定为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和行为、保持医疗能力、获取研究的前沿信息、伦理行为、尊严、诚实、利他、服务他人、遵守职业规则、正直、尊重他人”[2]。由此可见,我们应注重医学教育、医学职业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例如在人体解剖课上,教育学生如何庄严地对待尸体;在实验实训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钻研态度;在科学研究中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等。

2.4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传统医德,深入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观念的社会伦理传统。在各种思想文化价值交织的今天,它们依然应该是人们为人处世的精神信条。特别是对于以救死扶伤为职责的医学生来说,更应该大力弘扬。对医学生开展传统医德教育,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传统医德中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的高尚医德[3]。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传统医德,深入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

2.5 在诚信教育的形式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因势利导

结合我校临床医学“1+2m”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特点,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走向基层、走向社区、走向乡镇,开展“医疗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熟悉基层医疗卫生状况,并与基层人民群众进行感情的融合和交流,从而更加坚定医学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念。还可以在每年新生入学及毕业生离校、实习生进入实习地时,举行庄严的医学生宣誓和毕业生宣誓,增强医学生的职业感和责任感。

2.6 将医学生诚信表现纳入考核,建立诚信档案,建立诚信的激励机制

从建立以“记录为主、评价为辅”的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入手,逐步建立起医学生诚信评价体系[4]。要将医学生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先、评优、选拔学生干部、学生入党等结合起来,使诚信的正面力量扩大,使失信的学生受到相应的限制或惩罚,从而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气。

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行业,关乎人民群众的安危,关乎千家万户的健康。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中流砥柱,我们必须开展医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成效建设。只有高度重视诚信教育、有的放矢、与时俱进地开展诚信教育,临床医学“1+2m”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仁医”。

[1]宋国华,高凤兰,王福青,等.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临床医学专业MGU(1+2m)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8):108-109.

[2]王一方.敬畏生命:生命、医学与人文关怀的对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方燕君,郑晓.加强医学生职前诚信道德教育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50-51.

[4]王洪生.刍议医学生诚信教育的缺失及重构[J].科技信息,2010(11):141,148.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教育医学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
论医德考评中的自律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