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阅片教学的探索

2013-03-18 22:46朱建兵陈光强朱江涛郭盛仁龚建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阅片诊断学医学影像

朱建兵,陈光强,李 勇,朱江涛,郭盛仁,龚建平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4)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普及以及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医学教育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医学影像诊断学作为一门根据影像图片资料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学科,特别是影像阅片作为一种医学影像学科临床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传输手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的教学效果,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已经成为当前新教育模式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1]。

1 网络环境下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阅片教学的范畴

阅片是医学影像科的日常工作之一,是医生交流经验、总结教训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青年医生、进修生、实习生的主要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阅片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与网络资源的交集基于两个层面,一为国际互联网,一为院内网及医学影像图像与传输系统。

1.1 国际互联网上的专业网络资源

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与医学影像诊断学相关的资源,用合适的手段通过合适的途径获得和提取有效的最新信息,是面对网络资源信息的难点。

国外的医学影像网站资源可分为3类,一类是较大医学网络资源中含有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资源,代表者有Pubmed、Medline和Ovid全文电子期刊库等;一类为权威放射学杂志网站上提供的资源,大部分可以提供一年前的期刊全文,如Radiology(包括 Radiography)、British journalof radiology和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等。还有一类为国外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门户网站,国内应用较少,知晓率较低。国内比较著名的期刊网站为中国知网,中国万方期刊网和重庆维普中文期刊全文库,通过这些网站,可以了解国内相关期刊文献的全文。还有相关医学专业的门户网站,如丁香园,其中的病例讨论等互动环节有益于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实际上,网络作为信息的汪洋,从中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还有很多,个体因为环境或习惯的因素接触到的专业网络资源不尽相同,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些都极大地开阔和丰富了相关专业的视野和内容,使得我们有机会同步接受相关专业研究的热点和重点[2-3]。

1.2 院内网及医学影像图像与传输系统的应用

临床阅片作为主要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教学手段,一直沿用至今,而既往采用“医学影像胶片+观片灯”方式进行的教学,已经明显落后。胶片的不清晰和保存困难等因素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多媒体的出现是临床阅片教学的一大进步,但是耗时耗力,且图像向JPG等格式转换时容易丧失大量信息。PACS/RI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s,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放射科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医学生医学影像学阅片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以高速计算机设备及海量存储介质为基础,以高速传输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终端,管理并提供、传输、显示原始的数字化图像和相关信息,具有查找快速准确、图像质量无失真、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特点。包括X线、CT、MRI、超声、核医学及介入医学等影像学资料,意味着同一病例的所有影像学资料可以同时获取并对比,不仅可以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病情的动态变化,还可以精确到具体检查方法的使用(如X线、CT、MRI等)。PACS系统还可以与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互通互联,从而可以获得相关患者的非医学影像学临床资料及结果(包括临床病案、实验室检查和胃镜、肠镜、支气管镜及病理等资料),从而加深对病例的了解,提高阅片诊断和鉴别诊断质量[4-5]。

2 网络环境下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阅片教学的优势

(1)网络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院内网系统不仅可以使影像学信息无损保留和展示,还可以实时、动态地进行图像的窗宽窗位调节、放大及测量等影像学处理,而且可以调用同一患者的不同影像学检查资料(如CT、MRI、核医学等)和临床病例资料(临床表现、各种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资料和病理资料),从而加深对病例的了解。也可以对同一系列的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质量,使学习过程生动有趣,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取大量的图文信息,而且操作方便、简捷快速,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学习效果。国际互联网的信息获取,使得学生在学习具体病例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加深认识,可以跟踪这一领域最新的国际学术进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网络环境下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阅片教学充分利用了“人机交互”这一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知主体,在这种交互式教学环境中,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7]。

(2)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综合刺激。这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随时重新调取复习,而且可以连续跟踪病例的发展,还可以跟踪最新的国外国内的学术进展,这有利于学生科学研究素质的培养。

(3)有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临床教学的新模式,其强调的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思维能力。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不同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PBL是开放式的探究。案例教学是模拟真实问题,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引导式的探究。其特点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责任,并通过事先准备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采用渐进式探索问题的方式进行临床案例的学习。两者都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需要与网络信息资源相结合,因为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所以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胡俊峰,武斌,唐鹤云,等.基于网络的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1):62-64.

[2]杜菁,张瑞禄.Internet—医学影像工作者的好助手[J].上海医学影像杂志,2000,9(3):193-194.

[3]龚静山,徐坚民.网络资源在医学影像学本科生实习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3):365-367.

[4]彭鹏,邱维加,唐海民,等.基于PACS的网络教学在医学影像学实习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193-194.

[5]周山,王海波,黄文亮.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44-45.

[6]李昱.TBL、CBL与PBL融合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327-329.

[7]张欣欣,刘琳琳.浅析PBL教学法在医学高职院校中开展的可行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24-25.

猜你喜欢
阅片诊断学医学影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阅片指南(2022年版)》解读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阅片列表在耳科住院医师颞骨CT影像阅片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在16层CT低剂量肺癌筛查肺结节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SP-1000i全自动推片染色仪及CellaVision DM96自动阅片仪在形态学检验人员镜下比对中的应用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