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3-03-18 22:46曹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内科案例教学法

曹红

(石河子卫生学校,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曹红

(石河子卫生学校,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案例教学法;中职教学;内科护理学;应用策略

1 案例教学法的由来

案例也称为个案、个例、事例或实例,最早属于医学领域,后来广泛运用于法学、军事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 Langclell 1826—1906年)首创的。他编著的《合同法案例》是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法的教科书。20世纪20年代,哈佛商学院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法,哈佛商学院院长华莱士·B·汤哈姆于1921年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目前,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已遍及美国,而且也早已运用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我国运用案例教学法也有20年的历史,这对我国中职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将临床护理病例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以及教师总结归纳实现临床护理学课程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护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突出专业技能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且是指导者、咨询者。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科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根据不同的护理工作岗位学习模块来选择不同的案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去学习处理及解决各种临床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1]。

2 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选择

选择案例应从临床护理实践个案中收集和选择具有针对性、普遍性,适应于所学护理岗位的常见疾病案例。

(1)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典型案例。选择的案例需来自临床实际,不可太复杂,可选单一病种或一种疾病为主的案例,应遵循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等原则,紧紧围绕内科护理学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及学生所关注的普遍性、常见性疾病进行案例选择。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其次,运用案例的时机要恰当,就一堂课而言,可酌情将案例安排在课前预习、课始、课中或课尾。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贯穿在对案例的引导、讲解、分析和对案例的归纳小结中;最后,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将问题贯穿于案例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案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依据临床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和中职教学大纲来选择实用性、知识性的案例。让学生充分了解临床诊断、治疗、整体护理的程序,体会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紧紧围绕案例内容,分别从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及健康指导等不同方面引导出所需讨论的问题,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

(3)将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点融合在教学案例中。从典型案例中概括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把具体案例与基础医学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学会知识迁移,彼此融会贯通,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思维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法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上,从单项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流[2]。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过程,很多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例的讨论学习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鼓励、引导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3]。

(1)学生准备阶段。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先将案例发给学生,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案例讨论做准备;(2)小组讨论阶段。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要多样化,这样学生在讨论时就会有不同意见,从而使学生对案例中的知识点理解得更加深刻;(3)小组集中讨论阶段。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延伸和扩展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因此,这一阶段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或辩论;(4)教师总结阶段。由教师指出讨论中的正确与不足,并进行知识模块重点内容的补充与归纳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出总结,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体会就会更深。

4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效果

我校于2003年被教育部评为“承担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卫生职业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成员学校”;2011年10月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十分重视教研教改工作,内科护理教研组连续两年在10个护理岗位任务模块型课程中逐步开展了案例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校教务科和教研室组织专职教师、行业专家、兼职教师,采用听、评课及学生教学反馈调查。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显示:90%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自身内科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实践能力;86%的学生认为能够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88%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自身思维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90%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法能够和现在护士执业考试题型(病案式试题)相融合,便于对内科护理学知识点的掌握[4]。

由于护理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变化,临床岗位需要的是实用性、技能型的护理人才,要求中职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职业素质。因此,我们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了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它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展示自我,勤于思考,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相互协调能力等的提升,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科研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能将专业理论与岗位实践密切结合[5]。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关注临床护理岗位人才模式发展现状,不断地从临床实践中寻找适宜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案例。

5 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1)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已掌握了一定基础医学知识的二年级护理学生,因此,教师不能盲目地、不看对象地随便应用这种教学方法。

(2)这种教学方法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工作,如果一学期内采用这一教学方法的课程较多,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分析、研究和讨论案例,因此,一学期内不要安排过多的课程同时采用这一教学方法。

(3)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引导、组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组织不好,引导不力,都会影响预期的教学效果,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1]黄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分析与改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4):60-62.

[2]王纪中,张丽霞.案例教学法应用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报,2000(3):51-52.

[3]黄英,禚学军.案例教学法应把握的几个原则[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5):133.

[4]窦学莹.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课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5,23(17):66-67.

[5]皮晓彩.互动式教学模式新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91-93.

G424.1

B

1671-1246(2013)10-0055-02

猜你喜欢
内科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