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

2013-03-27 16:30
电大理工 2013年3期
关键词:辅导员素质培训

王 丹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10161)

1 辅导员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有着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教育的高度与水平,高校辅导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引导着学生的价值取向,高校辅导员的个人素质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和人格形成。

在这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社会上的多种思潮以及互联网络的普及都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添了难度,从而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的个人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带出什么样的人、关系着未来社会建设者的水平和素质、关系着高校教育水平的发展走向,所以提高辅导员的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2 高校辅导员应有哪些素质

作为高校辅导员都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首先,作为奋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及高校稳定。所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认真学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这样才能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更好。

其次,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即是传授道理。可见道德品质的素养是一个身为教师的人最重要的素质。作为一个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培养社会建设者与合格人才的重任,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道德修养不仅能使辅导员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还利于促进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因此,辅导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在工作上、生活上严于律己,不仅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用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再则,辅导员要有很好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也指出:专职辅导员应关心热爱学生,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辅导员工作是一种综合性强的工作,班团会及学生社团等活动开展的效果、课外活动开展的是否丰富多彩富有指导意义,这些都是组织能力的一种体现。组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工作的考量,只有全面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更好的挖掘他们的潜质,在各种活动中锻炼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班级日常管理也是辅导员职责中的重要任务,良好的管理方法可以轻松的管理班委会乃至整个班级或学年级,在繁琐的日常事务中,掌握管理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调配各项工作的比重。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是人与人交流的工作,是与学生交心的工作,所以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辅导员工作必不可少的。只有具有亲和力的老师才会有更多的学生愿意与你交流与你交心,这样才能更好地额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引导学生摆脱困扰。

另外,想作为一名好的辅导员,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素质、网络科技技术、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常识,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信息,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应变和反应能力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高水平的完成辅导员这项艰巨的工作。

想要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辅导员,具有一定的特长,会成为吸引学生、提高个人魅力的重要因素,会成为拉近学生距离的砝码,会使工作完成的更加顺利。辅导员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工作中,辅导员既是学生监督的对象,又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完善辅导员的个人素质、提升辅导员的能力,不仅要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引导,还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良好的榜样。

3 高校辅导员现状及形成因素

3.1 职称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都比较年轻化,在学历上经过几年的发展虽有所提升,但在职称结构上,对辅导员的投放比例还比较少,由于多数辅导员专业多样化无从参评中级以上职称。

3.2 科研能力较弱

目前高职学校的辅导员,主要精力都投入在日常管理上,对于工作中运用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整理形成一个应用型科研课题。很多高校也没有提供这样一个契机让辅导员把经验形成理论知识,再把总结的这些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工作中。而多数采用的办法只是发表几篇论文。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降低。

3.3 缺乏政策保障

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导致很多院校将辅导员工作重心放在寝室等管理上,对于业务的培训机会减少,这也是严重影响辅导员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很多高职院校还缺乏有力的政策来保障辅导员的这些权益。对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业务培训机会少,这也使得辅导员对工作的前途失去信心,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4 我校重视辅导员素质培养的举措

4.1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十六号文件精神,积极制定完善的评定政策,在我校专职辅导员的队伍中已经有多人符合并成功评聘为中级思想政治讲师。这也为我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校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开展的更加稳固。

4.2 学习、培训及实践锻炼全面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

我校制定了辅导员培训计划,多样的培训模式,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每批新上岗的辅导员都第一时间参加省里组织的岗前培训,取得专职辅导员上岗资格。工作满一年的辅导员还可以择优推荐参加省里举办的各种学习交流和培训活动。我校每年还组织辅导员进行素质拓展训练、辅导员技能大赛等活动,既交流了工作经验又团结了工作团队,既提高了业务能力又释放了工作和心理压力。我校的辅导员技能大赛,不仅是工作学习交流的平台,还是展现辅导员个人素质和魅力的一个舞台,其中师生交流的环节让辅导员的个人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辅导员老师感到更加的崇敬和亲切。

4.3 完善辅导员评优奖励制度

科学、有效的激励,激发了辅导员的潜能、建立与薪酬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了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采用了绩效津贴制度,每年对辅导员进行一次综合测评,学生、教师以及相关领导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程度决定了绩效津贴的高低。合理的奖惩激励了整个辅导员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动力,同时也促进了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适应时代的需求,高校辅导员只有不断的丰富、完善自己的素质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育人的工作,提升辅导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1]周木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38-39.

[2]陈建波.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1):83-84.

猜你喜欢
辅导员素质培训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