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改革

2013-03-27 16:30刘童越
电大理工 2013年3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实训

刘童越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10161)

1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重要性及实际意义

顶岗实习是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高职毕业生的必经之路,是学生感受生产实际、接受企业入职教育、学习岗位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是现代高职的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实际岗位锻炼,能有效的增强其岗位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许多优秀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了就业。顶岗实习有利于校企合作,使学校内涵建设和企业文化实现深层次的融合。形成校企共同体。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

2 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弊端

顶岗实习是现代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各种各样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整个顶岗实习的预期效果。以往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2.1 实习企业零散,集中管理工作难度大

由于近些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大,受实习条件制约和企业容纳能力的限制,学生大多实习在若干个不同的单位,师生之间沟通不便,学生远离学校环境,处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远离了学校的集中管理与指导,忽视了组织纪律性,自由散漫,造成个别学生不遵守企业制度、不听从学校有关安排等现象,给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2 对顶岗实习存在逆反心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有待提高

顶岗实习是整合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主要任务是,通过在企业中生产实际的需求,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感受企业文化、培育他们的职业素养,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顶岗实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对实习报酬低感到不平衡,没有长远发展的意识,不能正确看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往往眼高手低,顶岗实习实践效果是企业决定其是否任用的重要依据,企业考察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也是提升自身能力的一个平台。

2.3 角色的转变不适应,考核难度大

学生由在学校理论学习过渡到企业实际岗位真实操作需要时间,从“学生”变为“准员工”,这种较大的环境差异、突然的感受变化,角色的转变还不适应,高校工科类学生在工厂一般劳动强度较大,使部分学生身心疲惫,甚至有失落、消极等现象产生,现在的90后学生大部分都是的娇生惯养,普遍没有经历什么困苦,同时正处于“三观”形成期,学生的压力大,短时间无法适应,容易引起抵触情绪等心理问题。由于学生是校园人和企业人双重身份,并有着双重任务,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考核评价难度增大。

3 顶岗实习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从观念上使学生认识顶岗实习,在日常教学中适当提及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心理上提前适应顶岗实习。摆正心态踏实实习。是学生认识到实习不是为了应付学校课程的任务。要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角度考虑,不要从实习工资和生活条件考虑问题。要转变观念,从另一个角度想问题,工作在生产一线岗位的师傅们有着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有很多职业技能高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在企业踏实的实习,不但可以迅速的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还可以学会先进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方法。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直接接受企业高素质人才的指导。通过举办形势宣讲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

(2)高职院校在建立实习基地时,必须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企业与校方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设备共享,比如在企业来校招聘时商议合作事宜、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工模拟作室等,2012年我院与清华同方建立电子拆装实训室。

(3)深入渗透校企合作模式,把企业生产实践的内容和在校的课程相结合,如何将顶岗实习与学校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是很多现代高职院校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导向需要。注重岗位实践能力的重点培养,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在校企模式方面,用“校企全程参与”的理念把顶岗实习和人才培养过程结合起来、实现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生产实践、就业导向。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行“双环境、两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参与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双环境”指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室和企业车间两种不同的环境资源,使之结合,学生的实训与在企业的岗位有机结合;“两融合”指“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一体”及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辽宁三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特别适合机修专业的课程建设,把企业实际的电气原理图和常见故障加入到校内理论课程中。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的大型变压器组装融入到电机拖动的变压器部分中。使在校课程与企业生产实现无缝对接。

(4)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实际生产现场的项目与实例,发现实际的问题,选择企业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安装、调试等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课题,在教师引导下,解决生产中的现实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今后的生产实际中多思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例如,沈阳飞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实践中用的电焊经常熔断绕组的问题,学生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做出保护罩,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样不仅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写作论证能力。

(5)实训项目选择更具有岗位针对性,如工厂高低压配电柜装配实训、变频器应用实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等,并要求学生按生产要求进行组装和调试。将实训过程分为电气识图、器件安装、整体接线、运行检测、故障排除和等步骤。实训设备尽可能接近企业生产中使用的设备类型。实训基地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建设,实训基地尽可能按企业生产和产品开发环境布置。征求企业工程人员的意见,在企业给出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做出技能实践分析,形成了每门课程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每个实训项目和实训步骤都有明确的技能训练要求。实训项目与岗位技能相统一。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可以建立QQ群和网络博客,把重要课程的课件和应用实例等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资料上传到群共享。让学生做相关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要要结合岗位实际,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实习岗位也要有不同的要求,真正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能自主的学习、思考。想办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最终达到锻炼的目的。

总之,要使现代高职顶岗实习效果有明显的提升,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既要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又要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顶岗实习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让高职毕业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升社会竞争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郑嘉.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2]徐冬冬.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李俭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