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前消毒抓“四关”

2013-04-01 04:49邰得力
蚕桑通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四关熏烟蚕室

邰得力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东台 224221)

蚕前消毒抓“四关”

邰得力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东台 224221)

蚕桑生产是东台市安丰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东台市安丰镇地处富安镇北边,是东台市的主要蚕桑生产镇,全镇现有桑园610.4 hm2,其中投产桑园592 hm2,2012年饲养蚕种32430盒,生产蚕茧1294 t,每hm2桑饲养量55盒,盒单产39.85 kg,每hm2桑产茧2182.5 kg,全年蚕茧产值5655万元,每hm2桑园平均96000元,均处于全省前列。蚕茧产量、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户蚕桑收入的高低,要实现养好蚕、多产茧、产好茧,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消毒防病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发现农村养蚕前消毒,80%以上的养蚕农户都是在发种前3 d~5 d对蚕具、蚕室进行打扫、清洗,然后由蚕业合作社组织的机械消毒机帮助消毒。

1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1)消毒前洗刷不充分。由于受水源、天气、时间等多种情况的影响,不少蚕农消毒前准备不充分,该洗的没有洗,该刷的不刷,致使消毒难到位。

(2)部分农户使用劣质蚕药。一方面蚕农贪图便宜,购买一些含量不足、装量不足、药效不好的蚕药;另一方面不法药贩低价上门兜售劣质蚕药。

(3)消毒时药剂不按要求配制。少数蚕农图省事,不进行机械消毒,随随便便用一些药,随意配制,往往达不到浓度要求,或药液量不足。

(4)消毒用药的前后顺序有误。消毒顺序直接影响消毒效果,先消后熏先对蚕室、蚕具进行彻底打扫、清洗、曝晒后,再用新鲜石灰浆、消毒净、漂白粉等药剂进行水剂消毒,最后用毒消散密闭熏烟消毒,消毒程序和步骤前后不能颠倒。

(5)消毒操作时往往因刺激味太大,多数以冲洗的方式,只求用过药、不求雾化,达不到药剂与物体表面充分接触,并全部润湿的效果。

(6)消毒后疏于管理。蚕室蚕具消毒后,随意堆放,二次污染的机率大。

2 抓好养蚕前消毒的关键

现针对上述可能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笔者认为要真正起到养蚕前消毒防病的效果应着重抓好“四关”:

2.1 消前准备关

消毒前准备是否充分、彻底,是保证用药消毒效果的第一关。现行农村养蚕布局主要是春蚕、秋蚕,蚕期间隔时间长,蚕室、蚕具相对闲置的时间长,又因春、秋蚕上蔟售茧期与农忙冲突,大多数农户养蚕结束后不进行及时打扫、清洗,便草草收拾了事,更谈不上回山消毒,病死蚕尸体、粪便、浮丝、排泄物等长期粘附其上,且又被大量灰尘包裹。因而消毒前应提早半个月时间对蚕室、蚕具进行打扫、洗刷,去除粘附在表面上的附着物、灰尘。打扫、洗刷干净后要充分晒干等待消毒。消毒前准备力求做到:早打扫,忌打扫不全面、不彻底;早清洗,忌在死水河塘中清洗;早晒干,忌清洗不晒或晒不干。

2.2 用药质量关

经过彻底打扫、洗刷、曝晒后,残留在蚕室、蚕具表面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几乎处于暴露状态,这时选用针对性的消毒药剂进行消毒,只要药剂质量合格,即可达到杀灭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目的。因而对蚕药自身质量要求很高,蚕农一定要到正规蚕药供应点购买三证齐全的合格蚕药,不能贪图便宜或被不法小商小贩花言巧语所蒙骗,购买假劣质过期失效的蚕药,否则花了成本,去了功夫,误了防病。

2.3 规范操作关

养蚕前消毒一般要求在发种前7 d~10 d消毒结束。现行农村养蚕前蚕室蚕具消毒,特别是共育室、共育用具的消毒,推行的是行之有效的“三消一熏”模式,所谓“三消一熏”即选用三种药剂进行水剂消毒,再用一种熏烟药剂进行熏烟消毒。养蚕农户购回合格蚕药后,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掌握正确的配制和使用方法,才能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

2.3.1 现行消毒用药剂的正确配制

1%漂白粉溶液的配制:含有效氯26%包装为1 kg的漂白粉,先加少量水配成糊状,再边加水边搅拌,然后加水25 kg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1 h,取澄清液即成1%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净溶液的配制:100 g包装的消毒净,使用时应将主剂和辅剂分别加入,配制时边加水边搅拌,加水量25 kg,并静置0.5 h~1 h取澄清液消毒。石灰浆的配制:每25 kg水中加入1 kg新鲜石灰粉(或块灰)反复搅拌溶解,使用时不断搅拌取混浊液使用,现配现用。甲醛石灰浆的配制:每25 kg水中加入1 kg新鲜石灰粉(或块灰)再加含36%甲醛容量为500m l的甲醛液3瓶,不断搅拌取混浊液使用。

2.3.2 消毒的方法步骤

要发挥“三消一熏“的效果最大化,消毒方法和步骤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操作要按以下方法步骤进行:一是明确药剂使用的先后顺序,一般先用漂白粉,再用消毒净,最后用石灰浆或甲醛石灰浆;在最后一次水剂药剂消毒结束后,搭好架子,将蚕匾、蚕网等蚕具摊放到架子上层,关闭好门窗用毒消散进行密封熏烟消毒。明确药剂性质、药剂之间不能乱混配,漂白粉、消毒净与石灰间不能混合。二是明确药剂消毒时前后应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不可接二连三,一蹴而就,要让所用药剂与蚕室、蚕具有充分接触渗透、发挥作用的时间。一般要求一次药剂使用后待基本阴干再用第二次药剂。三是明确使用要求,要按照每个药剂的浓度、温度使用方法等技术要求进行,如:甲醛、石灰浆、毒消散熏烟要保持24℃以上温度5 h以上密闭,水剂药剂要充分雾化,且要保持湿润状态0.5 h以上,不能冲洗,熏烟时要做好密封,操作时应尽量创造条件,提高消毒效果。

2.4 消毒管理关

消毒结束后,一般在密封24 h后,打开门窗、通风排湿,将可以搬动的蚕具搬到室外曝晒,充分晒干后备用。做到没有经消毒的物件不放进蚕室,已经消毒的用具不挪作它用,防二次感染病原物,降低消毒效果。

综上所述,要提高养蚕前消毒效果,只要在消毒过程中做到:蚕室蚕具、养蚕环境早打扫、早清洗,清得净,晒得干,所用药剂质量高,配得准,药液雾化效果好,喷得匀、喷得足;消毒全面彻底,不留死角;消毒后管得好,就一定能达到消毒防病,控制蚕病发生的目的。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蚕桑)(CARS-22);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3)]。

猜你喜欢
四关熏烟蚕室
熏烟联合H1N1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气道灌洗液免疫细胞的影响*
电针“四关”穴及其相应单穴对PS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BDNF、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
朱庆军运用新版“开四关”法治疗妇科疾病验案举隅
香烟烟雾联合脂多糖对气道炎症及衰老的影响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把好课堂训练“四关”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小马过河》一课为例
沼气养蚕的技术
养蚕消毒防病技术
“开四关”为主针刺治疗肺经风热型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基于SCREEN3的燃煤电厂海岸线熏烟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