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3-04-02 02:54亓迪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3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高校学生政治

亓迪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网络时代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亓迪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网络时代的来临,让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针对网络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重视网络文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络管理,积极抢占网络思想阵地,以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

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创新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化也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网络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利用网络这个大平台,让互联网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1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冲击

(1)当前,网络信息爆炸化,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真真假假的新闻充斥其中,开放的网络使得尚未形成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大学生在选择上存在困难性、模糊性.长期接触网络上错误、扭曲的价值观,会使得有些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动摇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体系的构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开展.

(2)此外,众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等,甚至很多同学在课堂上也使用手机进行聊天、浏览网络信息、玩游戏等行为,精彩无比的虚拟世界让大学生对接受及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降低,习惯于在无目的生活状态中游戏人生.

(3)大学时代是学生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但过多的依赖甚至沉迷于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大学生道德的形成.大学生终日与手机、电脑打交道,会使得人际关系疏远,感情交流变少,而网络交往也与现实人际交往不同,存在虚假性,可以用虚拟的身份存在、发表言论,缺乏责任的约束,往往难以形成安全的人际关系,影响到学生的交往方式,很多同学依靠网络逃避现实,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甚至造成人格分裂,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2.1 观念的更新

面对网络化的客观现实,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面对新挑战,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努力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当下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努力消除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趋利避害,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看到网络较之其他媒体所没有的的优势,如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能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使其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能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到专门的网站上进行咨询,及时沟通交流,能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同时,网络的时效性还可以使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能更快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2 方法的创新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学会开展生动、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多媒体、网络相结合,将最新的、有代表性的报刊、网络信息加入到教育教学中,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图文并茂,更加立体化、生动化、时代化,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微博、QQ群等交流工具,在网络上实现双向交流,及时聆听大学生的建议及反馈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网络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环境及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会从网络上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并应用于工作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比如建设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将一些趣味性强的、思想性强的宣传信息放到网络上,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力的提升

在网络世界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不再是信息权威者,而是与受教育者平等的,教育模式从传统的单方面“灌输”转换为积极的“引导”.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自己熟悉并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才有可能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大学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等逐步形成的阶段,网络信息庞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多关注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法制和道德观念,加强学生的自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他们学会辨识虚假信息、反动信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辨识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围绕学校工作,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教育工作相结合,加强网络形势与政策教育,打造教育教学的网上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和在线交流工作,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占领网络阵地,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扎实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宋元林.网络文化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德育,2008.

〔2〕王晓新.网络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南平师专学报,2004.

〔3〕陈松.网络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探索:哲社版,2001.

〔4〕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R].中国高等教育,2002.

〔5〕胡广成.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对高校德育教学的促进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G641

A

1673-260X(2013)12-0191-02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高校学生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