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程中PBL教学法实践的研究

2013-04-02 02:54李慧君王丽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3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教学法

李慧君,王丽丽

(吉林财经大学 信息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政治经济学》课程中PBL教学法实践的研究

李慧君,王丽丽

(吉林财经大学 信息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PBL教学法目前己成为世界各大高校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政治经济学》作为高校的基础课,其课程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不能囿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文把PBL教学法引入到《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去,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本课程教学中进行推广,同时也指出运用PBL教学法要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具备的条件.

PBL教学法;政治经济学;实践;具备条件

1 PBL教学法的优势

1969 年美国的神经病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了PBL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以问题为起点,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BL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它以问题为出发点,由学生通过分组运用搜集资料等手段去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再是惟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作用.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将学习与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较之传统的教学法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它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很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

第二,学生们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克服死记硬背;可以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

第三,PBL教学法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以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可以充分利用PBL教学法的优势,最大程序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使枯燥的课堂充满生机.

2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特殊性

在我国高校中,《政治经济学》是作为无产阶级经济学而存在的,和西方经济学即资产阶级经济学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基础课程.高校中的《政治经济学》以《资本论》为蓝本,在继承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经济学,更倾向于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2.1 在大学中的地位

受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我国高校一度曾抛弃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全面接受了西方经济学,直到目前,西方经济学仍在各大高校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种状况受到了某些经济学家的关注,我国也于2004年1月提出了《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肯定了《政治经济学》在高校中的地位.对于要获取经济学学士学位的学生来讲,《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不论在学时上还是教材选取上都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前提.

2.2 课程本身的特殊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本身,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目的不是分析经济现象,而是要找出经济现象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必须要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地剖析才可以找到,所以要求学生不能为了“分数”而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而应该真正理解其内涵;在分析方法上,《政治经济学》则采用了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抽象法,学生对于某些概念的理解(例如价值)不能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对照物,而要运用抽象法来进行理解和记忆,这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讲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2.3 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法的必要性

PBL教学法突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限制,更大程度地利用学生自身的能力去理解知识点和基本理论,这样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来说,学生普通缺乏兴趣,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到本课程和课堂上来,并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PBL教学法的引入势在必行.

3 PBL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

鉴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特殊性,为了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过程不再仅仅局限于“老师一堂课”“你讲我听”的传统授课模式,而引入了目前国际较为流行的PBL教学法,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具体过程如下:

3.1 设计问题

PBL教学法中问题的设计是一个关键.问题设计要遵循两个原则:一要能体现理论知识;二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深入了解整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例如在《政治经济学》的商品讲授过程中,我们以“在资本主义国家,人的良心、信誉都可以拿来买卖,那么这些都是商品吗?商品到底是什么?”为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商品的确切含义以及与商品相关的理论.在讲授“市场经济”章节时,作为补充知识向同学们抛出“你是如何认识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地位的不同.

3.2 对学生进行分组

PBL教学法以学生小组为单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分组时应当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知识结构、性格和思维方式等进行,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小组的作用,达到最优的讨论结果.所以分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PBL的教学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考虑到课时限制和大班授课的情况,我们一般是根据学号把一个自然班分为四个组,四个组的组员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安排分工,最后推荐一至二人做总结陈述.

3.3 教师总结作小组评价

在PBL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变了知识的建构者和点拨者.在设计问题和学生分组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每个小组的成员把小组的讨论结果以PPT形式或论文形式向大家展示,在每个小组的推荐代表作完陈述后,教师要根据小组代表发言内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同学们存在的疑问给予解答,对目前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和同学们在课下通过QQ、MSN、E-MAIL等方式继续进行讨论.通过PPT或论文形式展示讨论结果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利用PPT展示时,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在讲述内容中溶入了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发挥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4 运用PBL教学法应具备的条件

通过《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PBL教学法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得了广大同学的喜欢和认可.但要想真正发挥PBL教学法的作用和全面推广PBL教学法,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4.1 对教师而言

第一,要熟悉教学大纲,这样才能规划好学习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有的放矢;教师还要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第二,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能够控制课堂节奏.

4.2 对学生而言

第一,需要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学生能够配合,教学过程就能顺利进行;学生的配合度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不配合,教学过程将会中止.PBL教学法要求学生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因此需要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第二,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知识积累,能够结合问题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具备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小组中能积极与其它同学交流沟通,具有团结协作能力,能同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

第三,转变观念,完成从被动学习者到学习主人的角色转换.由于我国的学生长期受“填鸭式”教育,依赖于以往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PBL教学法的真正实施就必须要求学生改变旧的观念,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成丽,邵文武,等.PBL教学法在留学生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对外经贸,2012(5).

〔2〕秦玲玲,刘永刚.PBL教学法在保险教学中的运用[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2).

〔3〕纪宝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7).

〔4〕黄斌.谈PBL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5).

〔5〕汤丰林,申继亮.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比较教育研究,2005(1).

G642.0

A

1673-260X(2013)12-0244-02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教学法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简明经济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经济学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