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体育英语教学的多维模式

2013-04-02 02:54杨春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3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杨春会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体育英语教学的多维模式

杨春会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给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传统教学的弊端.为了消除这些弊端,满足体育生的自身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体育生英语能力的需求,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的最佳选择便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组织英语教学.本文结合体育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不足,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创新人才;体育英语教学;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但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问题逐渐显现,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受到了阻碍.推进教学改革继续进行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创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经历了长期的灌输和应试教育模式,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已刻不容缓.体育生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具有特殊性,应用任何教学模式和方法时都要需要根据体育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作出适当的调整,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因此,深入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征,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维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才是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1 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的不足及成因

1.1 体育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质有明显的欠缺

体育生从小专修体育,大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及相关知识有较大缺陷,这种情况往往持续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已经很淡漠了,即使学习,也只关注单词的积累和语法规则而已,对于西方国家的文化更是根本不了解.

学生的学习除了和自身的努力相关,教师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体育生在接受中等教育的时候,基本上已经确定重点从事体育训练,学生为此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心力不足,另外因为高考对于体育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来说比较低,教师对于体育生的态度也比较松懈,学生的英语学习一直得不到重视.进入体育院校后,大学英语公共课的教学随着教学改革也渐渐转向实践性创新型教学,但是,教授大学英语的教师对体育专业的知识缺却不在行.要更好地满足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要补充自己的体育文化知识.

1.2 体育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结构不合理,应用能力差

在英语考试中,发现很多平时课堂表现不错的学生得分很低甚至不及格,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比较擅长的是英译汉的部分,所以在参照单词表进行课文理解的时候障碍不太多,但是其它方面的基础很薄弱,尤其在语法知识方面多半是模糊不清的.

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体育生因个性比较活跃,口头表达比较流利,只是发音和语法需要改正,书面表达这一部分对他们来讲是个难题,稍有难度的句子便无法完成,这也是体育生在英语学习中不爱动笔的结果.

1.3 体育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体育生学习英语时自律性不够.长时间的运动训练使体育生对坐在教室里上文化课堂并不适应,一些学生在开始的时候还试着背单词,但发现自己背的单词隔天就忘了感到很懊恼,没有充分的学习动机和坚定的决心,学生在反复几次记忆之后便再也提不起勇气背诵单词了.如此的恶性循环,学生只能对着满篇陌生的英语课文和听着老师口里怎么也听不明白的讲解发呆了,逃课是大部分学生的心愿,课外自己补充英语知识更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体育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不高.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多年,而且体育院校的英语教学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教师多年的授课习惯和学生多年的听课习惯使英语课堂或多或少都残留一些传统教学的痕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没有传授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学生无法开动脑筋学习英语.

2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体育英语教学理念的更新

英语教育教学思想的革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对英语教学进行宏观掌控.只有教育者具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探索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进而在英语教学中形成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体育英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2.1 以学生英语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与专业结合为特色

实施创新教育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体现在体育院校英语教学中是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英语知识结构,即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同时特别注重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把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尤其是体育文化知识交叉并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

2.2 以创新为核心,把创新理念落实到整个体育英语教学中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英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以创新为着力点,以学生为中心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体育英语教学的核心理念.该理念要求教师利用自身的创新教学思想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体育生的创新潜能,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英语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关注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体验和参与,使其感受到知识获取过程的愉悦心情;倚重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使其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够长时间持续.

3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体育英语教学的多维培养模式的运用

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不仅具有活跃的思维模式、开放的观念和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应具备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应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和与人合作、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体育院校因其专业特色和学生学习特点,其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3.1 课内外并重,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素质

为培养创新新人才,应全面提高体育生的与英语相关的人文素质.这包括培养学生的日常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日常语言应用能力主要指运用日常用语和信件、通知等实用型的书面表达的能力.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主要涉及到对西方国家历史、社会、风俗、奇闻轶事和神话的了解.

全面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素质的目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忠于书本内容,又不局限于书本.精炼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课本的主要内容,同时抓住教材中可以拓展的知识点,引入丰富的西方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引入的时机要恰当,把中西方文化进行对照是最佳方式.这样的兼容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课堂更能提高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体育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获得的英语文化知识也会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在英语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并重的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态度影响到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课下探讨,课上合作的方式可以使教学效益最大化.布置一些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获得的拓展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并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素质逐步提升的同时也养成了创新人才必备的主动性和协作精神.

3.2 重视互动,适时突出体育特色,积极发挥英语教学对学生专业的辅助功能

体育运动的普及性和体育赛事的国际性决定了从事体育行业的人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多.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为体育生服务的公共课,应该把英语教学和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更直接地促进学生的体育专业水平的提高.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体育文化知识.体育及其相关知识一定是体育生擅长的,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适当的体育背景,例句,体育新闻听力,相关英文歌曲,体育比赛转播等.教师应寻找适当的结合点,把这些和体育相关的英语素材融入教材讲解,并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很自如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进而逐渐建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另一方面,设立体育英语选修课.学生在选修课的选择上掌握自主选择的权力,依据自己意愿选出来的课程对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课程的效果也会很好,可以拓宽学生的体育英语领域的应用知识.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应用中把所学到的体育英语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实践能力能力很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3.3 掌握知识与模拟应用有机结合,时刻培养学生的英语日常交际能力

英语日常交际能力不是片面地强调进行日常对话的口语能力,它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能力.近些年,人们更重视“听得懂,说得出”,忽视了书面英语的实用性.在当今社会跨国的合作和往来在各行各业都很常见,像日常信件、体育赛事的邀请函和通知等都是创新人才必须掌握的书面应用文体,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的时候要二者兼顾.

在模拟情景、自主体验、运用所学知识、交流探讨和总结所学的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观察力通过感悟情景变得敏锐能,学生的观念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变得开放,学生的知识通过模拟情景转化成日常交际能力.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意识的培养.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成为观念开放、观察力强的创新人才.

3.4 以引导为中心,重点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能力

创新人才应具有活跃的思维模式和良好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培养这种人才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并寻找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引导模式.体育专业的学生思维本身就比较活跃,在教师启发下一步一步得出答案在他们当中很容易实施,并且他们喜欢分析出答案时所获得的成就感.这是一种非常符合体育生学习特征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造性思考的余地,把英语教学从传授语言知识向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的创新能力.学生有了独立多维度思考的意识,自然而然地会应用到英语学习中.有了思考的能力意味着能够发现自己英语的薄弱之处,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就有了学习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学习能力是在英语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的最终的目的.

4 结语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反复的动态的教学发展过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利用创新思维进行学习,既勇于质疑又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多维度的培养模式进行英语教学,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和专业方向性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拉近英语教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唯一的途径就是有机地结合各种创新培养模式把创新精神融入整个英语教学过程.

〔1〕黄达人.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2).

〔2〕林令霞.大学英语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略[J].教育与职业,2010(5).

〔3〕刘明亮.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的思索[J].科技资讯,2009(35).

〔4〕罗晓杰.英语教学与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姚志英.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目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

〔6〕叶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J].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7〕张伟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2).

〔8〕张翔清,隋桂岚.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

H319

A

1673-260X(2013)12-0255-03

2010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的体育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