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的题材问题

2013-04-07 09:49
关键词:暮光古拉吸血鬼

任 泉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对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的题材来说,1921年匈牙利导演卡罗里·拉塞拍摄的“吸血鬼”电影《Dracula(德古拉)》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后的90余年中,文学的“吸血鬼”题材体现出极大的魔力,它被不断地搬上大荧幕,诞生了如《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刀锋战士》、《范·海辛》、《黑夜传说》、《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等一系列优秀的影视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一次又一次掀起“吸血鬼”影视的热潮,使“吸血鬼”题材的创意长盛不衰,这在影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一、西方“吸血鬼”小说与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

纵观西方“吸血鬼”影视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可以发现,西方“吸血鬼”影视受西方“吸血鬼”文学的影响很深,大量优秀影视作品均直接改编自小说。同时,这些“吸血鬼”影视作品的题材又没有完全受限于文学改编,伴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和欣赏潮流的变化,它们不断在推陈出新中完善并拓展自身,从而影响深远。

早在14世纪前后,“吸血鬼”传说一直与欧洲其他鬼怪传说并存。1484年天主教会正式承认存在“吸血鬼”,这一形象才真正独立出来。到了18世纪,正式出版和讨论“吸血鬼”传说的论著和“吸血鬼”文学作品涌现,“吸血鬼”形象开始风靡欧洲。1819年,曾担任过拜伦私人秘书兼医生的约翰·波里多利创作并以拜伦的名义发表了短篇小说《吸血鬼》[1],被后世普遍认为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吸血鬼”小说,影响了19世纪大量戏剧剧本及表演的创作。在这一时期,文学小说完成了“吸血鬼”题材从民间传说到小说文本的过渡,“吸血鬼”不再只是乡野传闻中一个模糊的鬼怪概念,而是有一定外貌特征、行为模式、甚至有出身来历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此外,小说里的“吸血鬼”形象烙在普通民众的心中,成为长久的印记,为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过,这还仅仅是开端,1897年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撰写的“吸血鬼”小说《德古拉伯爵》是在短篇小说《吸血鬼》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成为早期“吸血鬼”文学的集大成者。它不仅是第1部被改编成电影的“吸血鬼”小说,同时也是被改编次数最多的“吸血鬼”小说。迄今为止,大约160部电影以德古拉作为主角,超过600部片子涉及了德古拉伯爵[2]。最早是1921年卡罗里·拉塞导演的《德古拉》,由于版权问题被查禁,没有流传;次年由德国导演茂瑙拍摄的《Nosferatu:A Symphony of Horror(诺斯费拉图)》虽然同样存在版权问题,却流传了下来,被认为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直到1931年,美国导演托德·布朗宁获得授权,官方意义上的第一部“吸血鬼”电影《Dracula》即中译《吸血鬼德古拉》终告诞生。

《吸血鬼德古拉》像前人一样将“吸血鬼”题材引入影视艺术,同时还改变了古老的“吸血鬼”故事中野兽怪物般的“吸血鬼”形象,创造了第一个绅士型的现代西方“吸血鬼”形象,既文质彬彬,又聪明智慧,充满魅力。此后德古拉电影被不断翻拍和重拍,基本都延续了《吸血鬼德古拉》中的形象特征及艺术风格。不过,由于“吸血鬼”电影的重拍作品泛滥和缺乏创意,实际上对该题材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除了1992年首映、弗朗西施·福特·科波拉导演的好莱坞恐怖/浪漫电影《Dracula》即中译《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以下简称《惊情四百年》)以外,再无优秀的“德古拉”电影问世。

《惊情四百年》在小说原著的基础上做了极大的改变,不仅为德古拉伯爵的背景增加了君士坦丁堡与土耳其之间战争的历史元素,更为故事情节注入了大量的浪漫主义因子,再加上华丽惟美的视觉风格,成功完成了从恐怖电影向浪漫电影的蜕变[3],极大地拓展了“吸血鬼”题材的应用空间。这也使它在众多改编《德古拉伯爵》的吸血鬼题材的影片中取得很大的成功,在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4项提名,最终赢得最佳服装设计奖、最佳音效剪辑奖及最佳化妆奖。

尽管如此,西方“吸血鬼”小说还在产生,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编年史》是继《德古拉伯爵》之后最重要的“吸血鬼”小说,从1976年的《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即中译《夜访吸血鬼》,到2003年的《Blood Canticle》即中译《血颂》,共由12部作品组成。单从影视改编的角度来讲,《吸血鬼编年史》仅有《夜访吸血鬼》和《吸血鬼女王》两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且只有《夜访吸血鬼》在商业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它之后,许多优秀“吸血鬼”电影的氏族化、隐于人类社会及哥特风格,使之成为了“吸血鬼”电影的标志性作品。而在具有明显魔幻风格的《Van Helsing》即中译《范·海辛》、打斗激烈的《Underworld》即中译《黑夜传说》,以及青春校园气息浓郁的《Twilight》即中译《暮光之城》,都能够清晰地看到对这些特征的继承。

随之,2005年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创作了小说《The Twilight Saga》即中译《暮光之城》,至今已出版了4册,畅销全球。同时,自2008年起,《暮光之城》以每年1部的速度被改编成电影上映。它虽然继承了之前“吸血鬼”电影的基本特征,但却又与之前的“吸血鬼”电影截然不同。不仅在“吸血鬼”形象的塑造上,《暮光之城》一改之前“吸血鬼”害怕阳光的特点,赋予“吸血鬼”在阳光下如钻石般闪耀的皮肤,完全颠覆了观众心中对“吸血鬼”因在棺材、坟墓里生活而对黑暗的认同。还一改以往“吸血鬼”恐怖片或动作片的风格,将影片拍成了一部超能的少年青春校园爱情浪漫片,赢得了众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也为“吸血鬼”题材的影视作品开辟了一条新路。2009年开播的电视剧《The Vampire Diaries》即中译《吸血鬼日记》,就采用了与它相似的创作手法,同样大受欢迎,热播至今。

二、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的自主追求

西方“吸血鬼”文学对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的影响是深刻的,后者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因改编而自觉体现出的对前者的继承。正因为这种继承性,使“吸血鬼”文学对“吸血鬼”影视作品有巨大的贡献。且不说《德古拉伯爵》最初改编成电影时多保持小说原貌,只作少量的艺术加工,从而确立了“吸血鬼”的视觉形象。就是产生较晚的小说《吸血鬼编年史》亦然。首先,它第一次将“吸血鬼”视为一个等同于人类的氏族群体,并为其完整而详细地虚构了传说起源、历史沿革、阶级构成和人物关系等资料。从此“吸血鬼”不再是偶然产生的个体鬼怪,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其次,它进一步拉近了“吸血鬼”与人类社会的距离,主角莱斯特不仅生活在人类社会中,而且有着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恩怨情仇。其三,它赋予“吸血鬼”题材强烈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特质,深深影响着后世的“吸血鬼”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创作。

而在这样的进程中,西方“吸血鬼”题材的影视作品保持着与电影制作的流行同步发展的态势。众所周知,电影自1895年被发明,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黑白片时期,由于色彩与声音的限制,那时的电影多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因而早期的“吸血鬼”电影多是鬼怪伤人的恐怖片。到了20世纪70年代,彩色有声片逐渐成为电影的主流表现形式,电影类型也极大地丰富了,“吸血鬼”电影开始出现恐怖、惊悚、鬼怪之外的创意元素。从《惊情四百年》和《夜访吸血鬼》2部电影可以看出,彩色片技术的成熟运用,浪漫主义的流行,赋予了“吸血鬼”题材电影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它们不再一味渲染恐怖惊悚的气氛,转而开始探讨人性、价值观、永生等更具深刻内涵的内容。再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影的娱乐性和商业性被放大,各种“爆米花”式的“美国大片”层出不穷。“吸血鬼”题材电影紧随潮流,广泛运用电脑特效和化妆特技,注重对视觉感官的冲击力。题材选择上则多以黑帮、仇杀、冒险、危机灾难为主,着力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这些影片虽然有不错的票房成绩,但大多缺乏深度,大量此类影片的泛滥,也导致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直到进入21世纪以后,多元素融合的复合类型电影开始受到口味日益挑剔的观众的青睐,系列电影的创作模式逐渐成熟,在《哈利波特》、《指环王》等一系列成功影视作品的影响下,才最终催生了如《暮光之城》这样的混合类型“吸血鬼”题材系列电影。

自始至终,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没有将自己限定在某一种类型片或某一套固定模式中,而是以“吸血鬼”这一基本创意为骨架,随着市场的趋势变化而随意变换着外衣,展现着千变万化的风貌。进而言之,虽然一直不断有“吸血鬼”文学作品被搬上大荧幕,但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前后开始,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不再是一味向文学著作索取养分,开始自主创新并在一定程度影响文学作品的产生。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发挥影视艺术的特点和魅力一些“吸血鬼”影片虽然改编自文学作品,但已经不拘泥于原著的基本情节,而是主动发挥影视艺术本身的特点和魅力,强化作品的视觉效果。如《惊情四百年》中增加的历史元素,在电影中表现为有震撼力的君士坦丁堡与土耳其之间战争的场景;《夜访吸血鬼》则大大减弱了原著“访谈录”式的平实风格,表现莱斯特、路易等吸血鬼之间紧张激烈的彼此争斗或自我内心纠结,极大地加强了影片的观赏性。

(二)自主创新一些“吸血鬼”电影已不满足于对知名文学作品的改编,而是广泛借鉴文学、动漫、游戏等诸多作品中的创意元素,进行自主创新。譬如电影《Blood Rayne》即中译《吸血鬼莱恩》就是由同名动作游戏改编而成,电影《Blood:The Last Vampire》即中译《小夜刀》改编自同名电视动画,而《刀锋战士》则是由同名漫画改编而成[4]。这些改编的“吸血鬼”电影作品在情节上较之原著有较大的修改,对“吸血鬼”题材的创新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电影催生新的艺术形式随着科技的发达和文学艺术、娱乐生活的需要,由于电影的成功而衍生出文学艺术、动漫、游戏等作品,电影开始反哺其他文化创意领域,催生新的文学艺术或动漫游戏形式。如朗·怀斯曼导演的“吸血鬼”电影《黑夜传说》第一部刚刚上映,立刻就出现了根据电影的剧本和主创者的设定而创作出版的小说和漫画,银幕上的“吸血鬼”瑟琳娜的故事有了纸质的文本。斯蒂芬·索莫斯导演的“吸血鬼”猎人范·海辛的电影《范·海辛》,电影的拍摄与同名游戏的制作同步,当电影上映的时候,同名游戏也上市了。

(四)推动文学改编电影的创作由于电影在视觉效果上的先天性优势,文学作品的读者群体产生了对改编电影的强烈需求,观众往往期望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从而推动并鼓励了文学改编电影的创作。最突出的例子是《暮光之城》系列电影的拍摄。在小说刚写出一两部的时候,导演比尔·康顿就应读者的呼声开始进行电影的改编和拍摄,同时为了尽可能保持原著的情节完整,采取了一部电影对应一集小说的创作方式,第四集《破晓》更是被拆分成为上下两集电影进行拍摄。

三、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的变化特征

虽然西方“吸血鬼”影视作品受到西方“吸血鬼”文学的影响颇深,但通过对各个时期“吸血鬼”影视作品的分析研究,并对比同时期其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可以看出从1931年的《吸血鬼德古拉》到2012年的《暮光之城4·破晓》(下),“吸血鬼”影视题材不断在产生变化,这些变化随着岁月的流逝前行,具备其自身的发展特征。它们大体上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吸血鬼”形象不再是以恐怖示人从个体形象上来看,德古拉时期的“吸血鬼”都是青面獠牙,属于典型的鬼怪形象,演员本身形象在化妆之后几乎不可分辨。其后随着“吸血鬼“的被人性化,自然逐渐去鬼怪化,到20世纪90年代的《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问世时,“吸血鬼”形象仅仅保留了尖牙、红眼等特征,并出现在特定的时候,其主演如基努·李维斯、布莱德·皮特、汤姆·克鲁斯等,都英俊帅气,于是“吸血鬼”开始变得俊美而有风度[5]。其后《刀锋战士》中的黑人“吸血鬼”,《黑夜传说》中的女性“吸血鬼”,导演在选角色时注重形象的同时,还注重演员的知名度,他(她)们饰演的“吸血鬼”,在造型上也愈发偏离传统“吸血鬼”的形象,不再是以恐怖示人。再到《暮光之城》中,“吸血鬼”全然是青春偶像般的造型,“吸血鬼”作为形象代名词的作用愈发减弱,而仅仅只是影片角色的符号,或者说是编剧、导演赋予的一个身份。

(二)“吸血鬼”作为一个种族群体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从家族关系来看,早期的西方“吸血鬼”都是单独的个体存在,不知其来历,个体间也无关联,如《德古拉》里的“吸血鬼”伯爵德古拉。直到小说《吸血鬼编年史》出现,作者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吸血鬼”的起源和历史,“吸血鬼”也不是作为个体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种族群体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有时,个体的“吸血鬼”也常常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相互影响。其后的“吸血鬼”影视作品虽没有完全继承《吸血鬼编年史》的设定,但都默认了“吸血鬼”种族群体的概念甚至称之为“血族”,以及“吸血鬼”通过吸血的方式将人类变成“吸血鬼”。后来,一些影视作品更为常见的设定是从角色扮演所继承的对象来看氏族的设定,根据吸血传承将“吸血鬼”划分为多个氏族,且根据其与初代“吸血鬼”的血缘关系划分氏族中的世代,这种类似人类家族体系“吸血鬼”谱系在20世纪的诸多作品中甚多。进入21世纪之后的《暮光之城》则更进一步,编剧和导演让“吸血鬼”组成了家庭,像《暮光之城》里库伦医生一家虽无真正的血缘关系,但其表现出的家庭气氛与普通的美国家庭并无两样,主角爱德华与贝拉更是和普通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子。

(三)“吸血鬼”溶入了主流社会从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早期西方的“吸血鬼”都是在人类社会中过着非人类生活的,靠吸人类的血维持自己的生存。这与“吸血鬼”的“鬼”文化特质有很大关系。人类社会中并不存在“鬼”,“鬼”活在人们心里或者是故事传说中,被视为人死以后的再生形式之一(另一形式是成仙),所以早期的“吸血鬼”以尸体的形式存在。这样,“吸血鬼”的传说往往与疾病、死亡都相关,人在死亡后变成“吸血鬼”超越于人类之外,而又混迹于人类社会中,从而与人类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1931版的德古拉伯爵居住在偏僻的古堡中,以捕食人类、吸血为生,与人类相对立;1992版的德古拉伯爵虽依然离群索居,但却爱上了身为人类的美娜(这里完全修改了原著的情节),导致其与人类社会的冲突;1994年《夜访吸血鬼》中的主角莱斯特在数百年的生命中一直生活在人类社会,轻易不暴露自己的“吸血鬼”身份;《黑夜传说》中的“吸血鬼”一族与狼人一族都有着地上地下双重身份,其居住地与人类社会毗邻,部分角色如迈克尔还在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刀锋战士》的主角惠斯特是其人类母亲被“吸血鬼”咬伤后生下的半“吸血鬼”,其身份本来就与人类社会纠缠不清,其“吸血鬼”对手实际控制着人类黑帮社团;如果说20世纪的“吸血鬼”或多或少还游离在主流人类社会的边缘,到了《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则完全溶入了主流社会,扮演着学生、医生、艺术家等各式角色。

从上述可以看到,西方影视作品的“吸血鬼”题材元素,保持从特例向范例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创意产业化的今天,开发新题材的成本和风险越来越大,这使得创作方愈发重视对成功题材的二次开发,动漫、电子游戏且不论,在影视作品中,从20世纪末开始,多集系列的电影创作方式开始流行,起初只是在影片成功之后才提出续集拍摄的计划,或故意在影片的最后留下悬念或尾巴,做好拍摄续集的准备,后来则早早做好拍摄系列电影的计划,趋向于在同一时间完成多集影片的拍摄工作,以缩短拍摄时间,降低制作成本,这无疑加速了“吸血鬼”影视作品的发展和传播。

[1]JOHN Gordon Melton.The Vampire Book(吸血鬼大全)[M].吴玉芬,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2]侯磊.寻找百年前的吸血鬼经典[EB/OL].http:∥www.yzwb.com/xslz/system/.shtml.

[3]纪亚品,崔海英,王晶.从《暮光之城》和《惊情四百年》看人与吸血鬼的惊世恋情[J].大家,2010(23):5.

[4]唐昊.解析吸血鬼文化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传承与创新[J].今传媒,2012(3):88-89.

[5]刘礼飞.从传说到传奇——吸血鬼形象的起源与演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5-9.

猜你喜欢
暮光古拉吸血鬼
“吸血鬼”要开派对
古利和古拉
邪恶的吸血鬼
命运多舛
暮光
杀死一只吸血鬼
吸血鬼
暮光
誓为伊人死
那是什么在草原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