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取督脉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

2013-04-07 13:25戚红亮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刺络拔大椎风团

戚红亮

(广东省惠州市中医院,惠州 516001)

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独取督脉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有家族史1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慢性瘾疹(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法

取大椎透身柱、至阳透神道、筋缩透中枢、腰阳关透命门。先让患者俯卧位,诸穴常规消毒,用0.30 mm×50 mm一次性针灸针,先取大椎透身柱,快速刺入皮下后,缓慢进针,向身柱方向平刺,进针 1~1.5寸,以有明显感传现象为佳,施以泻法,同样方法操作余下诸穴。顺序是由上而下。刺毕加用G6805-2A型电针仪,选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

2.2 刺络拔罐

取大椎、风门及膈俞、委中,两组穴位交替。患者俯卧位,穴位用碘伏消毒,选用4号半一次性注射针头,在穴位点刺3~5下,加拔火罐,留罐10 min。

每星期3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1]

痊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发作。

好转:风团消退 30%以上,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

无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不足30%。

3.2 治疗结果

50例患者中,痊愈36例,占72%;好转10例,占20%;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4 体会

荨麻疹在中医学称之为“瘾疹”、“风疹块”、“游风”等,其病机多因患者平素体弱,气血不足或因久病,气血耗伤,血虚生风,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人体所致。中医学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治疗上以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为治则[2]。

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诸阳,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体内各脏腑通过足太阳经背俞穴与督脉脉气相通。所以督脉与腰背、头面均有密切联系,督脉运行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卫外功能,故治本病理当从督脉辨其寒热虚实而治之[3]。本病进入慢性期,多为血分之热稽留日久,病久入络,久病必瘀,故先取大椎透身柱,至阳透神道,筋缩透中枢,腰阳关透命门,以清诸阳之热[4]。刺络拔罐则可加强上述功效。大椎具有清热散风的功效;督脉与足太阳在风门交会,风门有祛风补虚、调理肺气的作用;膈俞为血会,有活血祛瘀之效;委中为膀胱经合穴,为血郄,有养血活血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刺血可直接排出组胺、肽酯白三烯、内皮素等刺激神经感受器的生化物质,并通过神经-血管-体液的调节,在改善血液循环的基础上,阻断了致敏源引起的反应过程[5]。

督脉通,督阳振,则阳能卫外,可御外邪侵袭。故本病从督脉论治配合刺络拔罐,使全身气血上下畅通,内外透达,共奏养血活血、祛风止痒的功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

[2]张颜,周建伟,黄蜀,等.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2):95-98.

[3]杨军雄,张玉学,蒋凤仙,等.督脉论治为主治疗面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21-722.

[4]郑邦荣,李香.针刺督脉经穴为主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 4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7):462.

[5]张仁.针灸的探索、经验、思考[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6-208.

猜你喜欢
刺络拔大椎风团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地震云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