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经》解读

2013-04-07 16:03陈仲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孝经孔子民众

陈仲庚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

孔子闲坐,学生曾子侍坐旁边。孔子说:“先王拥有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君臣上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是什么吗?”

曾子离开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立身处世,践行道义,扬名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孝,开始是侍奉父母,然后是效力国君,最终是建功立业。《诗经·大雅·文王》篇说:‘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颂修炼先祖的美德!’”

〖解读〗

《开宗明义章》是第一章,是对《孝经》进行总的说明,是全书的纲领、总论,所以称为“开宗明义章第一”。

《正义》曰:“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也。”简单点说,“开宗”就是开启阐发《孝经》的宗旨,“明义”就是阐明义理。

第一章首先揭示了孝的重要性,其关键点有二:一是孝为道德的根本——从人的心灵生长出来的道德之树,其根子是孝;二是教化是由孝而生成的——道德培养必须从孝开始。其次是明确了孝道的两个目标层次:一是爱惜身体、保全身体,这是最低的或曰基本的目标层次;二是立身扬名、光显父母,这是最高的或曰终极的目标层次。再次是规范了孝行的逻辑进程: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里的逻辑进程与前面的目标层次相结合,也就构成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与奋斗历程的结合。这种目标和历程,既是具体的又是高远的,既在现实生活之中又在理想生活之上,是在现实生活中熔铸理想、让理想镀亮现实生活的最佳教化手段。借鉴到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最为缺失的恐怕就是“始于事亲”这一最基本的环节,因而使得我们的教育成为空中楼阁,理想性有余而现实性不足,其效果也是事倍而功半。

天子章第二

〖原文〗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

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

民赖之。’”

〖译文〗

孔子说∶“爱戴父母的人,不敢憎恶他人;敬重父母的人,不敢侮慢他人。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将德行教化施加于黎民百姓,身为典范而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大概就是天子的孝道!《甫刑》说∶‘天子一人能行善,万方民众都仰赖他。’”

〖解读〗

从《天子章》开始,孔子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提出了践行孝道的不同要求,自天子而下,至于诸侯、卿大夫、士乃至于庶人,对他们的行孝奉亲之事,一共讲了五章,因而又被称之为“五孝”,这也可以说是孝道实践上五个层次的实践标准。

对天子行孝的要求,关键是以身作则:首先是爱敬父母,其次是博爱广敬,其三是率先垂范。有了这样的天子之孝,亿万百姓的孝道也就不难推行了。

道德建设的关键是道德实践的问题,而道德实践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实践目标和标准,《孝经》从孝道实践的要求出发,针对不同的人群提出不同的目标和标准,这是今天的道德建设值得特别重视的。

诸侯章第三

〖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虽居高位也不会有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溢。居高位而没有危险,所以能长久地保持高贵的地位;财富充裕而不奢靡挥霍,所以能长久地守住富裕。能够保持富裕和高贵,然后才能保住家国社稷,使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大概就是诸侯的孝道!《诗经·小雅·小旻》篇说:“战战兢兢,如同身临深渊、脚踩薄冰,小心谨慎地处事。”

〖解读〗

诸侯是列国的国君,其地位仅次于天子,因而在“五孝”中排在第二。作为诸侯这一级别的人行孝道,当然也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但也有自己特殊的地方,这就是要做到“二不”:高而不危,满而不溢。而“不危”“不溢”的前提又是“在上不骄”、“制节谨度”。“不骄”是不能骄傲,更不能骄横;“制节”是节约省俭,“谨度”是谨慎地遵行法度。这样,既能保住自己的高贵地位,也能保持国家的富裕,从而造福于一方民众,让他们过上祥和的生活。诸侯的地位很独特,“高而危”的处境要求时时刻刻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贪欲不可长、禁律不能犯、行为循法度。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有鉴于今天的诸多高官纷纷落马,那些主政一方的“诸侯”们或许更应熟读、谨记这一章。

卿大夫章第四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译文〗

不是先王法定的服饰不敢服用,不是先王法定的言语不敢言说,不是先王的德行不敢施行。所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道德的事不做;这样,开口说话就不需要考虑是否说错,立身行事也不必考虑是否越轨;即使言语播满天下也不会有过失之处,行事传遍天下也不会招来怨恨厌恶。衣饰、语言、行为三者都符合先王的礼法道德,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的宗庙。这大概就是卿大夫的孝道!《诗经·大雅·烝民》篇说∶“早晚勤勉不懈,专心奉事君主。”

〖解读〗

卿大夫的地位仅次于诸侯,所以《卿大夫章》紧接《诸侯章》之后。关于卿大夫,《说文》解释说:“卿,章也。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尚书·周书》说:“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也就是说,六卿分管其事,各尽其责,率领各自的属下,宣传、倡导、治理民众,大力安定亿万民众。所以“卿”的职责首先是“章”,“章”是“章善明理”,让治理国家的道理彰显于天下。因此,对他们来说,其言语和行为必须中规中矩,不能违背礼法,不能悖逆道德。根据卿大夫的职责特点,其孝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服饰、言语和行为都要合乎法度。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先王之法”主要是指已经确定、正在推行的法度,这样的法度是不能随意改动的,特别是作为负责宣传、执行的卿大夫这样的“中层”官员,更不能随意更改。考虑到今天中央政策的“三令五申”,常常是有令不行、屡禁不止,不少“卿大夫”们因违法乱纪而带来灾祸,不仅不能保全自己,还辱没祖先。这样的人,是否应该扪心自问:我对得起父母和家人吗?能说是一个孝子吗?

士章第五

〖原文〗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

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译文〗

用奉事父亲的态度去奉事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亲的态度去奉事国君,敬重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亲是用爱心,奉事国君是用敬重之心,对待父亲则两者兼而有之。因此,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是忠诚,用敬重之心来奉事长上就是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长上,然后就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并能守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大概就是士人的孝道!《诗经·小雅·小宛》篇说“∶早起晚睡勤勉做事,不要辱没生你养你的父母。”

〖解读〗

关于士,《说文》云:“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也就是说,“士”是做具体“事”的,能够从“十”推演归纳为“一”,也就是能够从众多复杂的事务中归纳总结出一个简单的道理或方法来,这其实是强调做具体事务的人需要有条理性。“士”作为最下层的官员,是上级官员与百姓的连接中介,因而他们的孝道主要也就是做好两点:一是对母亲要爱,对父亲要又爱又敬;二是要将孝推广到社会,即将孝转化为对长上的顺从和对君主的尽忠。这里,对父亲的孝之所以要在“爱”之外又加上一个“敬”,这一是因为父亲是一家之长,在家里的地位最尊;二是因为要在家中培养子女的敬重之心,以便他们走向社会之后能够以敬重之心对待长辈、上级、君主。“士”类似于今天的基层干部,如果这些广泛渗透在民众中的基层干部能够以身作则,在家孝敬父母,出门敬重长辈和上级,并将对君主的忠诚转化为对人民事业的忠诚,以此来引导社会风气的改善,那么就不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庶人章第六

〖原文〗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译文〗

利用自然的规律,分辨土地的情况而获得利益,行为谨慎,节约用度,以此来奉养父母,这就是百姓的孝道了。所以从天子到普通百姓,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如果不能始终坚持而又想不遭遇祸患,那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解读〗

对普通百姓而言,尽孝道似乎更简单些,能够做到用天、分地、谨身、节用,就已经足够了。所以,这里的用词是“此”庶人之孝而不是“盖”庶人之孝。“盖”是“大概”、“大略”,从天子到士,即使完全做到了相应章节中所列举的内容,那也只是尽到了自己职责内孝道的一个“大概”或“大略”,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了。因此,职位越高,孝道就越宏大,其价值就越重大,其要求就越严格,就越需要发挥表率作用。当然,普通百姓尽孝道其实也并不简单,仅就“养父母”而言,《吕氏春秋·孝行览》曾提出了“五养”:一养体,二养目,三养耳,四养口,五养志。也就是从物质到精神都要让父母过得舒服、舒心,这才算是高境界的赡养父母,高标准地尽了孝道。对照这“五养”,我们现代人该如何反省自己的孝行呢?

读完这“五孝”,我们对孝道的内容应该有一个较为全面、较为完整的认识了。孝道不仅仅是一般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只是基本层面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怎样将基本层面的东西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将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结合起来,从而使家庭与社会形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统一体,这才是《孝经》之所以为“经”的核心价值所在。

三才章第七

〖原文〗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译文〗

曾子说∶“太伟大了!孝道是多么博大重要呀!”

孔子说∶“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则,人类效法这种法则。效法天之长明,利用地之常利,而顺化天下。因此其教化不须严肃施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须严厉推行就能得以治理。先王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感化民众,所以用博爱作先导,而民众就没有遗弃父母双亲的;向民众陈述道德、礼义,而民众就兴起善良行为;用谦恭礼让作垂范,民众就不争夺;用礼乐来引导,民众就和睦相处;以好恶美丑作为明确的标准,民众就知道禁戒而不违法了。《诗经·小雅·节南山》篇说∶‘威严而显赫的太师尹氏,民众都仰望著你。’”

〖解读〗

前“五孝”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个人所提出的行孝要求,从这一章开始,换了一个角度,主要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论证孝道的价值和意义。

本章所谓的“三才”,是指天、地、人;天地谓之两仪,人生天地之间,便构成了“三才”。“三才”不仅仅是指天、地、人,其意蕴还包括天经、地义、人行。天之日月星辰依常规运行,这就是“经”;地之“五土”(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之地)利于万物生长,这就是“义”;人秉承天地之气而生,效法天地而存,孝道就是效法天之经、地之义而施行于世,是“百行之首”、“百行之本”亦即人之“常行”。具体来说,人之“常行”究竟该如何“行”?孔子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以博爱防范遗亲行为;以德义引导善良行为;以敬让避免争斗行为;以礼乐融洽和睦行为;以好恶警戒犯禁行为。这五种行为,两种是正面引导,三种是反面防范,这其实也就是人们日常行为的法律和道德底线,是不可突破的红线。我们只要看看现代人还在不断地出现遗弃亲人、泯灭良心、争名夺利、非礼粗暴、违法乱纪等种种丑行,就会觉得孔子的话穿越了两千多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大概也是古人视“孝道”为“常道”、“孝行”为“常行”的真正原因吧!这里的“常”,既是日常之“常”,也是恒常之“常”。也就是说,“孝行”不仅是人们的日常行为,而且是恒久的日常行为,过去、现在与将来,概莫能外。

孝治章第八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译文〗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对极卑微的小国的臣属也不敢遗弃,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了。所以能得到各诸侯国的欢心,使他们奉祀先王。治理一个封国的诸侯,即便是对鳏寡也不敢欺侮,更何况对士人和民众了,所以能得到老百姓的欢心,使他们奉祀诸侯的祖先。治理自己封邑的人,即便是对臣妾奴仆也不敢失礼,更何况对其妻子、儿女了,所以会得到众人的欢心,便他们乐意奉事其父母。能够这样,才会让父母在世时安乐幸福,死后作为鬼神也能享受祭祀。因此也就能够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灾害不发生,人为的祸乱不出现。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达到这样的效果。《诗经·大雅·抑》篇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会归顺他。’”

〖解读〗

本章主要是讲怎样以孝来治理国家的问题,所以称之为《孝治章》。

以孝治国首先要做到“三不敢”:不敢遗小国之臣,不敢侮于鳏寡,不敢失于臣妾;然后才会有“三得”:得万国之欢心,得百姓之欢心,得人之欢心;最后才会有“三事”:事其先王,事其先君,事其亲。既然是谈“孝治”,当然是针对统治者说的。其实,“三三”可以归一,用一句话来表达:为民众,得民心,固社稷。“三不敢”是说对社会地位最低的人也不敢怠慢,这样才能得民心;“三事”既可以说是祭祀祖先,也可以说是从事祖先未竟的事业。“社稷”是国家存在的标志,也是家族事业存在的标志,在“家天下”的历史背景下,治国也是治家,“治道”也是“孝道”。所以对统治者来说,行孝也就是要为民众、得民心。否则,就将“社稷”不稳、“家业”不继,这就是最大的不孝。因此,《孝治章》是要求统治者好好地行孝,好好地对待民众,以维护自己的“家业”。我们今天说权力是民众给的,要好好地对待民众,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力,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只是古人将权力再与“家业”相联系,似乎看得更深、更远一些。那么,在现代权力任期短暂的情况下,如何将任期内与任期前的连接及任期后的发展相结合,避免前任、后任各行其是的人为浪费,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圣治章第九

〖原文〗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译文〗

曾子说∶“我很冒昧地请问,圣人的德行,就没有超过孝的吗?”

孔子说∶“天地万物之中,人是最为尊贵的。人的行为,没有比孝更为重大的了。在孝行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敬重父亲,没有比配天祭祀更为重大的了,周公就是这样做的。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让其始祖后稷配享祭祀;在明堂祭祀五方上帝的时候,又让父亲文王配享祭祀。因为他这样做,所以全国各地诸侯能够克尽职守,前来协助他的祭祀活动。可见圣人的德行,又有什么能超出孝道之上呢?因为子女对父母亲的敬爱,在年幼相依父母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亲尊严的爱敬。圣人就是依据这种子女对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导人们对父母要孝敬;又因为子女对父母天生的亲情,教导人们要互相关爱。圣人的教化之所以不必严厉地推行就可以成功,圣人对国家的治理不必施以严厉粗暴的方式就可以治理好,是因为他们顺应的是孝道这一天生自然的根本天性。父子之间的道德,是自然的本性,也体现了君臣之间的道义。父母生下儿女以传宗接代,没有比此更为重要的了;父亲犹如尊严的君王,恩义深厚,没有比此更厚重的了。所以,不敬爱父母却敬爱别人,是悖逆道德;不尊敬父母而尊敬别人,是悖逆礼法。不是顺应人心天理地爱敬父母,而要逆天理而行,民众就没有准则了。不是在身行爱敬的善行上下功夫,而要凭借违背道德礼法的恶行施为,虽然能一时得志,也是君子所卑视的。君子的作为则不是这样,其言谈合乎道德,其作为给人欢乐,其德行让人尊敬,其举止可以效法,其容貌可供观摩,其进退合乎法度,这样,才能无愧地面对民众。君子以这样的作为来治理国家,统治黎民百姓,所以民众敬畏而爱戴他,学习仿效其作为。所以君子能够成就其德治教化,顺利地推行其政令。《诗经·曹风·鸤鸠》篇说∶‘善人君子,举止无错。’”

〖解读〗

《圣治章》是说圣人之治,其对孝道孝行的要求,比《孝治章》显然高了一个层次。

周公被孔子推为圣人,所以圣人之治就以周公为榜样,而周公的“圣人之德”是“无以加于孝”,其表现就是“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上帝”。后稷是周公的先祖,文王是周公父亲;周公敬先祖同敬天一样,敬父亲同敬上帝一样,这自然就是最好的孝了。可以说,周公将孝道推向了极致。考虑到孔子的时代“子弑父”、“臣弑君”(在宗法制背景下,“臣弑君”也等同于“子弑父”)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孔子要特别强调周公对祖先及父亲的尊崇,还特别强调了其效果:正因为有了尊崇祖先、配天享祭之孝,所以周公成了四海的典范,四方诸侯尽职尽责、认祖归宗前来助祭,一种融洽、亲密、平和的政治局面便形成了。这也就是“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那么,后人如果学周公也想达到“圣人之治”的效果,当然就不只是“配天享祭”这样简单了。这首先要避免“两悖”:一是“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这是“悖德”;二是“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这是“悖礼”。这里不能孤立地理解,以为要引导人们自私地只爱其亲、不爱他人。其实,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两悖”至少表达了两层深刻含义:其一,爱敬父母乃是从小形成的自然本性,不爱敬父母也就泯灭了这种自然本性,那么爱敬他人也就很难是人之本性的自然流露,很可能是虚情假意的;其二,作为君王不爱敬自己的父母,又怎能让天下人爱敬自己的父母?天下人不爱敬自己的父母,家庭又如何稳定?家庭不稳定,天下又如何稳定?因此,反对“两悖”,不是提倡家庭“私德”,而恰好是维护天下稳定的“公德”。除此之外,在道德修养、行为举止上则还要做到“六可”:“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这与上一章的“三不敢”相比,显然高了一个层次。如果说“三不敢”是提倡孝治、维护“家业”延续的道德底线,“六可”则是开创圣人之治、实现太平盛世的政治基础。在人治社会,君王道德修养的优劣,往往决定着国家政治的好坏。因此,唐玄宗御制的《孝经注》(以下简称《注》)曰:“上正身以率下,下顺上而法之,则德教成,政令行也。”

今天是法治社会,但人治因素仍然很浓,仍需要德治辅助。如何顺应人性中孝的自然天性加以引导,从“我”做起、特别是从领导干部做起,以领导的表率作用来带动上行下效的良好社会风气,达到“不肃而成”、“不严而治”的政治效果,这的确是很值得深思和效仿的。

纪孝行章第十

〖原文〗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译文〗

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事奉,家居要尽心竭力地孝敬,赡养要尽心竭力地使他们快乐,生病要尽心竭力为他们分忧,父母去世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丧事,祭祀父母则要庄严肃穆。这五者具备了,才能算是尽孝事奉父母了。尽孝事奉父母的人,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身居下位而不作乱,处众人之中而不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者势必要灭亡,在下位而作乱者势必要受刑罚,处众人之中而好争斗者势必引发刀兵之祸。这三者不能戒除,即便每天用牛羊猪三牲奉养父母,也还是不孝。”

〖解读〗

这一章主要是纪录孝子奉事父母的行为,其中包括应该具备的“五事”和应该预防的“三不”。

“五事”是孝子所必须做到的,即居敬、养乐、病忧、丧哀、祭严。这“五事”是孝子行为的基本准则,无论贵贱,人人都必须做到,而且缺一不可。所以《注》曰:“五者阙一,则未为能。”由此可知,对父母的,绝不只是简单的衣食等物质供养,还必须提供情感、精神方面的慰藉。“三不”是不骄、不乱、不争,这三者是预防灭亡、刑罚和刀兵之祸的前提,也是保证“五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五事”是内养,“三不”是外防,二者的结合,才能保证家庭生活的和谐稳定。

在现代生活中,“五事”当中只有“祭严”较为淡化一些,但清明祭扫似乎仍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大事;“三不”则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孔子所说的话,穿越两千多年,到今天似乎有着更强的现实针对性。人类的大智慧,是经得起时间的洗礼的。

五刑章第十一

〖原文〗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译文〗

孔子说∶“五刑所属的犯罪条款有三千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过更大的了。要挟君主的人是无视君主,非难圣人的人是无视法纪,非议孝道的人是无视父母。这三种人的行径,乃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所在。”

〖解读〗

古代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墨是在脸上刺青,劓是割鼻子,剕是断腿,宫是阉割,大辟是死刑。“五刑”所属的犯罪条款有三千之多,但不孝的罪名是最大的。这也是从反面说明孝道的重要性。

今天的法律没有“不孝罪”,只有“遗弃罪”,与父母遗弃未成年子女等同,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准绳来说,自然是文明进步了。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抚养与子女的赡养又天然不是相等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是很难对等的。因此,虽说在法律中恢复“不孝罪”是没有必要的,但在舆论宣传中多提倡一下子女的感恩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不孝”现象实在是太多,“不孝”的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实在是淡而又淡了。

广要道章第十二

〖原文〗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译文〗

孔子说∶“教育民众互相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教育民众礼貌和顺,没有比敬爱兄长更好的了。转变风气,改变习俗,没有比音乐感化更好的了。使君上安定、民众得到治理,没有比用尊崇礼教更好的了。所谓礼,也就是尊敬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会喜悦。尊敬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喜悦。所尊敬的人少,为之喜悦的人却很多,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啊。”

〖解读〗

《孝经注疏》云:“首章略云‘至德要道’之事,而未详悉,所以于此申而演之,皆云‘广’也。”也就是说,第一章提到的“先王有至德要道”,并没有详细阐发,这一章则是对“要道”的阐发,下一章《广至德章》则是对“至德”的阐发。“广”,不仅有阐发扩展的意思,也包含推广、发扬、光大的意思,也就是将“要道”推而广之,使之成为治理国家的“广泛”法则。

当然,“要道”之“要”是在其广泛的社会效果:敬一人而千万人悦。其过程就是由“礼”而“敬”,由“敬”而“悦”,由“悦”而“和”。这一章的内容,看起来是针对所有的人说的,但就国家治理的效果而言,主要是针对治理国家的官员们说的,与第八章《孝治章》所说的“明王之以孝治天下”,“故得万国之欢心”、“百姓之欢心”、“人之欢心”,应该是同样效果;两章对照起来读,也可以加深理解。同时,欢心喜悦是社会心理平衡的决定因素,进而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决定因素,从这意义一说,也是“要道”之“要”的关键所在。联想到今天的“郁闷”一词,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如何通过“礼”、“敬”或其他途径来化解人们心头的种种“郁闷”以求得心理平衡,这似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广至德章第十三

〖原文〗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译文〗

孔子说∶“君子教人以行孝道,并不是挨家挨户去推行,也不是天天当面去教导。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让天下为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以为弟之道,是让天下为兄长的人都能受到尊敬。教人以为臣之道,是让天下为君主的能受到尊敬。《诗经·大雅·泂酌》篇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如果不是孝这种至高无上的德行,其怎么能使天下民众顺从而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呢!”

〖解读〗

“广至德”与“广要道”的表述相同,也就是要将“至德”推而广之。所谓“至德”,也就是孝道,与此相关的,则还有“弟道”、“臣道”。孝道的核心作用是理顺人与人之间上下、长幼的尊卑关系,并以此为基点建立起一种上下和顺的社会秩序,以维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孝道必须从家庭推广开去,并与弟道、臣道相结合,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能参照家庭的上下长幼关系来处理人际关系,这是从人心自然存有的德性因而导之,顺应民心,成效显著,几千年来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简单易行、以小博大的智慧,很值得现代人学习。

广扬名章第十四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奉事父母尽孝,所以忠可以移用于奉事国君。奉事兄长能做到恭敬,所以恭敬可以移用于奉事长上;居家能处理好家事,所以治家也可以移用于做官的治政。因此说在家里能够尽孝悌之道并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能显扬于后世的。”

〖解读〗

本章也是承接第一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的意思所展开的论说。其中心思想则是更进一步、也更加明确地强调治家与治国的一致性。徐复观曾经指出:“在中国历史中,在大危难之际能免于销毁,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得力于‘家族’。而此家族实为以道德为中心的自治团体。”(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家族是维系中国“免于销毁”的有力保证,可见“居家理”的重要性了。从孔子的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家族的荣誉、国家的治理结合在一起,其理想路线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这一目标的根本在孝、效果在和。有了孝悌,就有了父子和、兄弟和、家庭和;有了家庭的和谐,才会有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和谐。而且,“家和万事兴”,有了“家和”,才会有家事兴、国事兴、天下事兴。不用说,“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这种内在的素质,正是现代人最为缺乏的;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素质修养,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恐怕是很难真正实现的。

谏诤章第十五

〖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译文〗

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夫子的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呢?这是什么话呢?往昔,天子有直言相谏的诤臣7人,即使不行正道,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相谏的诤臣5人,即使不行正道,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卿大夫有直言相谏的诤臣3人,即使不行正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家园。士人有直言相谏的朋友,他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父亲有敢于谏诤的儿子,其自身就不会陷于不义。所以面对不义之事,儿子不可不向父亲谏诤,臣子不可不向君主谏诤。所以面对不义之事,就应当谏诤。如果只是听从父亲的命令,又怎能算得上孝顺呢?”

〖解读〗

本章所论说的是孝道的另一面:“争”。唐玄宗《注》云:“不争则非忠孝。”这里的“争”通“诤”,即“谏诤”,意思是直言规劝。本来,孝道所强调的是“顺”,是子对父、下对上的恭顺、顺从。但是,如果只是盲目地顺从,就势必走向反面,很可能导致家破国亡。因此,孝顺决不是愚孝,要分而析之,区别对待,其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道义,符合则顺从,不符合就当“争之”。孔子不仅重视谏诤,更重视谏诤的方法和效果。《孔子家语·辨政》载:“孔子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讽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讽谏。”“谲谏”是婉转地进谏;“戆谏”是不加修饰地进谏;“降谏”是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地进谏;“直谏”是直截了当地进谏;“讽谏”是言辞委婉、借助比喻进行劝谏。总之,要根据谏诤对象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谏诤方法,力求收到实际功效。

谏诤也是一种监督机制,越是位高权重,越需要更多的人来进谏,这也是中国数千年来维护政治清明的重要法宝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将“谏诤”改造为“批评和自我批评”,并成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三大法宝之一,确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是近年来人们习惯了“表扬和自我表扬”,谏诤、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法宝,已经渐行渐远了。

感应章第十六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译文〗

孔子说∶“往昔圣明君王,奉事父亲很孝顺,所以祭祀天神也能明白上天庇护万物的道理;奉事母亲很孝顺,所以祭祀后土也能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理顺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君臣上下都能治理好。能够明察天地庇育万物的道理,那么神明也会受到感应而彰显其福瑞。所以虽然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意思说还有父辈;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意思说还有兄长。宗庙祭祀能致敬,是没有忘记亲人;修身养性、谨慎行事,是害怕辱没祖先。宗庙祭祀能致敬,神明就会出来享受。孝悌达到了极至,就可以通达神明,光照四海,无所不通。《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悦服的。’”

〖解读〗

本章进一步强调了“孝悌”的重要性:不仅能理顺人世间的上下长幼关系,而且能感应天地神明彰显其福瑞。《周易·说卦》云:“乾为天,为父”;“地为坤,为母”。因此古人认为,事父之孝道通于天,事母之孝道通于地;奉事父母,同样也是奉事天地神明。这就是人道源于天道、孝道通于神道的天人感应说。因此,中国没有彼岸世界的上帝信仰,只有此岸与彼岸融为一体的神灵崇拜;也恰好是这种融合,将人生的价值追求和死后的灵魂安置两大问题都一并解决了。因为“立身扬名”作为孝之终点,既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光宗耀祖的厚礼,可以告慰于祖先、告慰于自我,自己的灵魂也可以回到祖先的怀抱安息了。现代人已经不相信灵魂的存在,但检查自己的一生,是否可以告慰于祖先、告慰于自我?这种“终极关怀”,总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吧!

事君章第十七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文〗

孔子说∶“君子奉事君上,进则思竭尽忠心,退则思弥补过失。对君王的美好优点,要顺应发扬;对君王的过失缺点,要匡正补救。所以君臣上下才能相互亲密。《诗经·小雅·隰桑》篇说∶‘心中充满爱的情怀,为什么不说出来呢?久藏心中的那份情感,哪一天会忘记呢?’”

〖解读〗

本章是针对“为臣之道”所展开的议论,也可看作是《谏诤章》的补充。因为本章的重点是强调为臣的要匡正补救君王的过失,末尾的“引诗为证”,也是要求把该说的话说出来。《小雅·隰桑》是爱情诗,当然是说要把爱的情感表达出来;这里则是说要把批评的话说出来,赞扬的话总是不难出口的,批判的话才难以出口:忠言逆耳。而恰好是忠言,才是对君上的真正的爱,所以那一份“爱的情怀”不能藏在心中,必须要说出来。这一章对现代的为官之道来说,或许更有现实意义:“进思尽忠”,忠诚于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退思补过”,反思并补救自己的过失,也可以反思并补救领导的过失;“将顺其美”,即与上级的“美政”保持一致,并顺行推广;“匡救其恶”,则是对上级的恶行尽力劝阻,并设法补救其过失;“上下相亲”,也就是团结协作,和谐共事。

丧亲章第十八

〖原文〗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 偯 , 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 簠 簋 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译文〗

孔子说∶“孝子丧失父母亲,哭得声嘶力竭,行礼不修饰仪容,言语不讲究文采,穿上华美的衣服心中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不快乐,吃到美味的食物不知味道,这是因为心情哀痛悲戚。三日之后就应该进食了,教导民众不要因失去亲人而伤害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人生的天性,这是圣人的为政之道。为亲人守丧不超过三年,告诉人们居丧是有终止期限的。为去世的亲人备好棺椁、入殓的衣饰和被子等,妥善地安置入棺,陈列簠簋等祭器祭品,以寄托生者的哀痛之情。捶胸顿足,哀泣送葬。卜问墓穴吉地以安置亲人。修建宗庙,以祭鬼神的礼仪祭祀亲人。春秋祭祀,以表示对亲人的思念。父母生前以爱敬来奉事,死后以哀戚来奉事,如此则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孝子奉事父母的义务才算得以善终。”

〖解读〗

《丧亲章》是《孝经》的最后一章,也是孝子孝亲行为的善终阶段。“丧亲”之“丧”,也有着特殊的含义。《白虎通·崩薨》称:“丧者,亡也。人死谓之丧。何言其丧?亡不可复得见也。不直言死,称丧者何?为孝子之心不忍言也。”因此,“丧”字之中寄寓着孝子之情,孝道之义。

本章中所规定的丧礼,或许已经过时。但变化的是丧礼,不变的是孝子之情,“生事爱敬,死事哀戚”,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孝子之本分,更是天经地义、永远不变的常理。

结 语

“百善孝为先”,通过对《孝经》原文的阅读和解读,我们或许可以更加理解了古人对孝道何以如此重视了。因为“孝”决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道德的问题,它既关涉到人生的方方面面,也关涉到家事的方方面面,更关涉到国事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涉”。尤为重要的是在道德培养方面,家庭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一体化,也实现了家庭管理与社会管理、国家管理的一体化,可以说体现了中国古人的高度智慧。

猜你喜欢
孝经孔子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蒙古文《孝经》及其词语释义研究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